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word版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word版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谁主管,谁负责”和“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第一章:火灾
1、燃烧的定义(三要素)?
燃烧是物质剧烈氧化而放热发光的现象。

燃烧不是随便发生的,凡发生燃烧,就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2、热的传播方式(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1)热传导:热从物体的一端转移到物体另一端的现象。

(2)热辐射:热量就像电磁波一样的辐射现象。

(3)热对流:流体宏观上的位移现象。

3、火灾的定义?
就是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并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燃烧条件在消防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做三棱锥
窗体底端
着火三角形三个顶点是发生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而燃烧四
面体是维持燃烧的四个必要条件。

它们是制定防火措施和灭火措施的依据。

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消除火源。

1、冷却法。

2、隔离法。

3、窒息法。

4、抑制法。

4、火灾发展的五个阶段
(1)初级阶段:
火灾初起阶段是物质在起火后的几分钟里,燃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较缓慢,火焰辐射出的能量还不多,周围的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但呈上升趋势,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灭火器材将火控制住或扑灭。

(2)发展阶段
由于燃烧强度增加,载热500℃以上的烟气流,加上火焰辐射热的作用,使周围可燃物品和结构受热并开始分解,气体对流加强,燃烧面积扩大,燃烧速度加快,在这个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力量和灭火器材。

(3)猛烈阶段:
由于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出来,空间温度急剧上升,使周围可燃物品几乎全部卷入燃烧,火势达到猛烈程度。

(4)下降和熄灭阶段:
5、A、B、C、D、E类火灾定义及相应选择的灭火器。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火灾种类按火灾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又可划分A、B、C、D、E、五个类别。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物质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物质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燃烧火灾。

6、火灾的标准划分:
火灾按其一次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物直接损失金额,可划分为四类:
(1)特别重大火灾:死亡3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100人以上;烧毁财物直接损失一亿元以上。

(2)重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烧毁财物直接损失5000万以上一亿元以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