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03名大学生自尊和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303名大学生自尊和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Key words] Self Concept ; Loneliness ; Quality of Life ; Personal Satisfaction
生活满意度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 体评价[1 ] 。生活满意度可分为 2 种 : 一般生活满意 度是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 ; 特殊生活满意度 是对不同生活领域的具体评价 ,如婚姻满意度 、收入 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等 。一般生活满意度较之特殊 生活满意度更为稳定 。有关研究发现 ,在各种预测 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变量中 ,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相 关最高[2 ] 。Diener 对 31 个国家 1 万多名大学生参加 的跨文化研究发现 ,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 达到 0. 47 。研究还发现 ,在人口统计学变量 、自尊 、 社会支持 、人格特质 、应付能力 、适应能力等预测指 标中 ,自尊是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最佳指标之一[3 ,4 ] 。
t值 0. 828
孤独感
-x 41. 07
s 7. 942
41. 01
8. 203
t值 - 0. 124
41. 13
7. 718
0. 508
40. 79
8. 529
0. 550
- 0. 074
41. 30 43. 36
7. 449 6. 882
2. 403 3
40. 55
8. 087
1. 077
·254 ·
中国校医 2010 年 4 月第 24 卷第 4 期 Chin J School Doctor Apr. 2010 Vol. 24 No . 4
[ 文章编号 ] 1001 - 7062 (2010) 04 - 0254 - 04 [ 中图分类号 ] R 395 [ 文献标识码 ] A
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 。 [ 收稿日期 ] 2009 - 12 - 28
联系的 、对自我的态度体验 ,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 标之一[6 ] 。
孤独感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负性情绪体验 ,是 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对自己的 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 观心理感受或体验 ,常伴有寂寞 、孤立 、无助 、郁闷等 不良情绪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7 ] 。肖新燕对大学生 的调查发现 ,大学生自尊与状态性孤独和特质性孤 独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状态性孤独 r = 0. 416 ,特质性 孤独 r = 0. 423 , P < 0. 01) 。于绪丽也发现大学生孤 独感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 ,并且自尊对孤独感有显 著的预测作用[8 ] 。
40. 41
871
7. 768
0. 372
39. 90
8. 080
- 1. 811
41. 65
7. 829
生活满意度
-x 18. 73
s 4. 727
18. 10
4. 575
19. 32
4. 805
19. 24
4. 894
18. 32
4. 560
19. 46
4. 973
表 2 大学生自尊 、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拟探索大学生的自尊 、孤独感 、生活满意 度 3 者之间的关系 ,特别要考察自尊在孤独感与生 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 。
1 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在徐州某大学随机抽 取大学生 310 名 ,有效被试 303 名。其中 ,男生 146 名 ,女生 157 名 ;农村 167 人 ,城市 136 人 ;独生子女 149 人 ,非独生子女 154 人 ;正在谈恋爱的 100 人 ,没有 谈恋爱的 203 人。平均年龄 20. 75 ( s = 1. 264) 岁。
18. 57
4. 665
19. 27
4. 811
18. 21
4. 602
19. 22
5. 161
18. 49
4. 492
t值 - 2. 252 3
- 1. 700 1. 284 1. 949 1. 261
1. 2 方法 1. 2. 1 自尊量表 自尊量表 (SES) 采用 Rosenberg 编 制 ,该量表由 10 个条目组成。记分方法按韩向前、江波 等提出的建议 : 1 、2 、4 、6 、7 、8 题(正向记分题) ,很不 符合 1 分、不符合 2 分、符合 3 分、非常符合 4 分[9] 。总 分范围是 10~40 分 ,分值越高 ,自尊程度越高。以往研 究表明 ,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 2. 2 孤独感量表 用 Russell 等人编制的孤独量 表 (第 3 版) UCLA ,加上了积极的反序计分条目 ,总 共有 20 个项目 ,每个项目有 4 级程度评分 :我从未有 此感觉 、我很少有此感觉 、我有时有此感觉 、我一直 有此感觉 ,得分越高 ,表示孤独感越强 。该量表经考 察后 ,各项指标显示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如同质 性信度在 0. 90 左右 ,区分效度和聚敛效度较好[10 ] 。 1. 2. 3 生活满意度量表 采用 Diener 等人编制的 生活满意度量表 ( Satisfaction wit h Life Scale , SL S) , 此量表包括 5 个项目 ,采用 7 点计分法 ,选项从 1 (非 常不同意) 到 7 (非常同意) ,分数越高 ,满意度越高 。 内部一致性信度是 0. 84 ,国内外已有研究应用中均 表明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0 ] 。 1. 3 数据处理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SPSS 16. 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
[ 精神卫生 ]
303 名大学生自尊和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王继玉
[ 摘要 ]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自尊 、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方法 采用孤独感量表 、自尊量表以及 生活满意度量表对 303 名大学生进行测量 。 结果 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文理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 2. 403 , P < 0. 05) ,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 - 2. 252 , P < 0. 05) ,大学生的自尊与孤独感存在显 著负相关 ( r = - 0. 338 , P < 0. 01) ,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 r = 0. 251 , P < 0. 01) ;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活满 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 ( r = - 0. 326 , P < 0. 01) 。自尊对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 。 结论 大学生的 自尊 、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均呈显著相关 。自尊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 。
3. 644
31. 22
3. 614
31. 27
3. 871
31. 49
3. 424
31. 36
3. 472
31. 40
3. 668
31. 62
3. 965
31. 17
3. 264
31. 50
3. 909
31. 33
3. 488
注 : 3 P < 0. 05 , 3 3 P < 0. 01 。
表 1 大学生自尊 、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
[ 关键词 ] 自我概念 ;孤独 ;生活质量 ;个人满足
Relationship among self2esteem ,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303 college students W A N G Ji2yu .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 X uz hou Norm al U niversity , X uz hou 221116 , Jiangsu , Chi na
中国校医 2010 年 4 月第 24 卷第 4 期 Chin J School Doctor Apr. 2010 Vol. 24 No . 4
·255 ·
项目
男 女 城市 农村 文科 理工科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恋爱中 没有恋爱
自尊
-x 31. 39
s 3. 627
31. 57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 的积极情感性体验 ,由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以及自 我悦纳或自爱 2 个部分构成[5 ] 。林崇德认为自尊是 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 ,是与自尊需要相
[ 作者单位 ]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 作者简介 ] 王继玉 (1983 - ) ,男 ,江苏连云港人 ,心理学研究生 ,研
满意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 - 2. 252 , P < 0. 05) ,且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 。同 时 ,数据也显示 ,独生子女的生活满意度略高于非独 生子女 ,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略高于农 村大学生 ,处于恋爱中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略高于 没有恋爱的大学生 。 2. 2 自尊 、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自尊与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 关( r = - 0. 338 , P < 0. 01) ,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 正相关 ( r = 0. 251 , P < 0. 01) ,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 活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 ( r = - 0. 326 , P < 0. 01) 。
[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 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2esteem ,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303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tested by t he loneliness scale , self2esteem scale and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 and t hen t 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way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loneliness between t he students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 t = 2. 403 , P < 0. 05) .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life satisfaction between t he male and female ( t = 22. 252 , P < 0. 05) . There exist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 r = 20. 326 , P < 0. 01) . Self2esteem played an intermediate part between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Conclusion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among self2esteem ,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Self2esteem plays an intermediate part between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