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联》教学教案

《春联》教学教案

《春联》教学教案《春联》教学教案龙街小学李艳萍第一课时: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难理解的词读出意思,读出节奏,读出画面。

3、通过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熟悉四幅春联,了解春联的内容,感受春联的声律美和对仗美。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初步了解春联内容,感受春联的声律美和对仗美。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鞭炮声乐和《恭喜恭喜》歌曲师:同学们,听着轻松欢快熟悉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像过年)。

是啊,春节的脚步起来起近了,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因为它意味着万物复苏、草木更新的春天将要来临。

在我国,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2、出示一副春联,教师告诉学生读春联的方法。

3、揭题。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欢天喜地地张贴大红——春联。

家家户户都贴春联,可见春联具有非凡的魅力。

到底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指题)春联,学习——春联,欣赏——春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板书)春联,去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

4、读题。

让我们高高兴兴地读一读课题,再高兴一些。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疏通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要求:遇到生字多读两遍,没见过的词语多读两遍,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第一组词语,(张贴、浏览、揣摩、声律、言辞、奥妙、增添、歌颂、和睦)指名读,再齐读。

要求读出意思,读出节奏,读出画面。

3、学习临摹四个生字(律、辞、增、添)要求:看(间架结构排布均匀);想(长短避让笔画协调);临(点顿分明笔锋清晰)。

教师范写,学生临摹。

4、出示第二组词,通过指导朗读,要求读出节奏。

5、将学习过的所有词语带进课文,逐句逐个朗读。

6、按提示给课文划分段落。

(内容和特点)三、精读第一段1、出示第一句话,伴音乐指读。

师:那么人们喜欢选择什么样的春联张贴在自家门上呢?1、默读课文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春联,用波浪线画出春联的内容。

想一想它们的意思,然后放声读一读。

2、指名读春联3、在这五副春联中,你最喜欢哪一副?为什么喜欢?想好了同桌交流一下。

4、集体交流、点拨(随机指着相应的春联)㈠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⑴这副春联中有两个表示色彩的词用得特别好,你知道是哪两个吗?(绿、红)好在哪里?绿和红两种不同的色彩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浪漫的春光,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由两个词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无边的春色。

⑵谁能想象出这种美丽的春光吗?⑶这副春联中还有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吗?(一年、十里)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写出了秀丽的春色。

⑷同学们看,现在把“又是”“依然”这两个词去掉,变成“一年芳草绿,十里杏花红”又成了另一副春联。

比较一下,这两副春联有什么不同?(每年都是这样,去年这样,今年这样,明年、后年还是这样,都是呈现出这样美丽的春色,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是”含欣喜之意)⑸你能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㈡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川兴⑴这副春联中,老师也认为有两个字用得特别妙,你知道是哪两个吗?(秀、兴)妙在哪里?(“秀”写出了春天自然景物的美,春回大地,山清水秀)“兴”什么意思?(写出了神州大地百业兴旺的景象)⑵“日”是指什么?同学们,难道太阳照着神州,祖国大地就百业兴旺了吗?这里的“日”还有别的意思吗?(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如温暖的阳光给中华大地带来了繁荣兴旺)⑶读这副春联,能读出兴旺蓬勃的景象吗?指名读,齐读。

㈢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副春联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㈣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⑴“竹”是指什么?(原指翠竹,现指爆竹,有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在人们的心中有祛灾避邪的作用。

(2)齐读,祝愿天下的人平平安安。

(3)教师引读四幅春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内容——各种各样四、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揣摩体会春联的语言,领会到了它潜词造句的简洁、精妙、传神,语言形象、生动、凝练,有丰富的内涵,值得好好体会。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春联》,感受春联带给我们的无穷语言文字的魅力。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四幅春联,感受春联的特点,了解春联的内容美、对仗美、音律美。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通过读悟,感受春联的特点:内容美、对仗美、音律美。

教学过程:一、复习四幅春联1、引读复习。

2、送春联。

春联表达的内容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对象选择。

眼下,春节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想把这几幅春联送给亲朋好友,同学们能帮我参谋参谋吗?(1)、我的一个朋友通过辛勤劳动,今年收成特别好,该送?(2)、有一个亲戚是做生意的,该送?(3)、我的一个小侄女非常喜爱美丽的春天,该送?(4)、师恩难忘啊!我想过年时送一幅春联给我的老师,表达我对他的祝愿,该送?二、感知春联的特点。

过渡: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一些特点呢?不信我们一起看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板书;特点1、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2、指名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3、对于对仗,大家一定不明白,那书中给我们举了个例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4、我们试着来读一读。

5、读了这副春联体有什么样的感觉?从哪几个词中可看出。

(舒眉辞开口贺)适当点拨辞:送走6、书上是怎样把它分别对起来的?7、请在前面几副春联中挑你最喜欢的一副,试着给它对对看?8.引读:看了这几副春联,我们可以发现每副春联的上下联不仅而且板书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只要我们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9、选择你最喜欢的春联读一读,请读出春联的意思。

10、听你们读春联真是一种享受,点评:这个同学读得真是太棒了,她不仅声音响亮,而且声音有高有低,又快有慢,很有节奏感,这样,我们就能读出这些词语的音律美,这其实就是春联的第二个特点——抑扬顿挫。

11、自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春联还有什么特点?教师相机板书。

12、结合板书小结:春联是祖国文化长河中的瑰宝,它讲究对仗,上下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具有声律美的特点。

13、谁能任选一副春联读出它这个特点。

三、课内实践1、整理春联。

知道了春联的这两个特点后,我又要考考大家了。

这里有几副春联的上联,请大家为它在后面找出正确的下联。

出示:载歌载舞庆新春人新事新时代新碧波跳红鲤同心同德于四化山美人美风光美绿水跃白鲢2、补充春联。

老师想自己写一幅春联送给我的老师,可是需要你们根据我的上联来帮我补充下联。

3、根据本课学的词语创作春联。

4、介绍对联。

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种,对联的种类很多,比如挽联、喜联、寿联、行业联、装饰联等。

我们曾经学过的……复习。

四、总结1、师就板书上的四个字创作一副对联,让学生朗读感受。

2、师: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读一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如果肯下功夫背诵一批名联,就更能帮助我们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了!3、最后,让我们为祖国的欣欣向荣而骄傲、自豪地读吧,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祝愿送给我们的祖国,送给远方的亲人,送给听课的老师,同时也留给自己吧!伴音乐齐声朗读本课所学的五幅春联!板书:内容——各种各样24 春联对仗美特点声律美《春联》教学设计2016-09-06 23:37 | #2楼《春联》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课时执教者桂林市榕湖小学骆燕青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中的五副对联。

2、初步了解春联讲究对仗、追求声律的特点。

3、积累春联。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文中出现的春联的特点:对仗、音律美,这些因为是初次接触,学生可能较难理解。

教学准备:CAI课件、大红春联、练习纸(画着门)、有关对联的书籍或资料。

研究要点:通过语言文字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春联的一些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在初步了解有关春联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到实践中,并能背诵和积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创设情景。

播放贺年歌《喜洋洋》,师生同唱。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开始,利用歌曲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为他们创设情景营造环境,鼓励学生全身心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气氛,同时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体现了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二、猜春联,复习导入。

(一)看课件,你能根据图中的情景,猜出相应的对联吗?(先出示描绘的图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景和对联。

)1、出示课件图一:美丽的春光(对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2、出示课件图二:一副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对联: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3、出示课件图三: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对联谁还记得?(对联: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4、老师口述:还有一副表达了人民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是什么?(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复习只是为了对新课做一种铺垫,复习也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但考虑到学生已经在第一课时已学过,如果是简单全复,学生就会觉得没有趣味。

于是我选择使用看图猜春联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也为下面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教师小结。

三、品春联,析形式。

1、你们喜欢这些春联吗?为什么?(让学生自由表达,引出第二自然段的学习)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了解春联的特点。

(1)学生读后汇报自学情况。

(2)教师归纳(春联最讲究对仗: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①“字数相等”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七字对联“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和五字对联“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发现不管七字还是五字,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都是相等的] [②“词类相当”就请学生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为例子来说一说你对春联词类相当的理解。

主要让学生明白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表示事物的词相对,表示动作的词相对][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我先组织学生有效合作,再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然也逐渐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质疑:对第二段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估计质疑:揣摩、词类、舒眉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

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