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学》课程标准

《中药学》课程标准

《中药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G4000063 适用专业:中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专科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72课时(60理论:12实验)总学分数:4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性能和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中药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辨证思维方法阐述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阐明各章药物的含义、性能功效、适应证、分类、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阐明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各种中药的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方剂学》及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中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后续学习方剂学,中成药学及中药调剂学奠定基础。

4.课程作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新药研发的思路,为今后从事中成药生产、经营、管理、使用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中药产业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中药学课程是依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设置,在理论为实践服务、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中药行业现状、我校现有条件以及高职中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制定该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的每一项目下的工作任务又分为具体模块。

其内容确定以掌握各类药材的性味特点,功效及临床应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具备辩证配伍应用药物的能力。

同时要求对常见中药材的形态有初步认识的能力。

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紧紧围绕各知识点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共计72学时,学分为4分。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总论部分掌握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炮制目的及部分常用炮制方法、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及用法等基本理论;了解中药的起源、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来源、产地及采集等知识。

2.各论部分掌握22类中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适用范围、分类、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掌握153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重要配伍、性能特点、特殊的炮制意义、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某些药物因品种来源不同而存在的功用差异;熟悉159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某些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熟悉性能功效及应用相似药物的异同;了解123味较常用药物的主要功用特点、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49味附药与主药性能功用的联系等。

(二)能力目标具有《中药学》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和各种中药临床应用的能力。

具有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各章药物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配伍原则、使用注意的能力;分析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的能力;分析各种药物的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性能特点及用法用量的能力;具有辨证配伍应用药物的能力;具有能用归纳比较法区别性能功效及应用相似药物的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和辅助下完成各章节药物小结;对常用中药的形态有初步认识等能力。

具有一定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医事业。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关心病人,勇于献身的良好职业道德风尚。

3.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优秀品质。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

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对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进行描述。

知识要求1.掌握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症、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2.掌握相似药物的功效应用的异同点能力要求1.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与应用2.具有对常见中药进行分析的能力素质要求1.明确职业定位,热爱中药专业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学习内容1.泻下药3.祛风湿药4.化湿药学习性工作任务1.掌握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症、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2.掌握相似药物的功效应用的异同点教学方法一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训作业法教学流程图课前布置任务(常见的风湿疼痛症状及常用药物)一课堂讨论一得出讨论结果一引入课堂内容,讲授一课堂练习教学条件《中药学》杨德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第四版多媒体课件中药饮片考核方式课堂考核+实训考核四、课程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团队专任教师要求中医学学或中药学相关专业毕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初级中药师及以上职称。

鼓励积极参加实践锻炼,每两年不少于一个月。

具有扎实的中药学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能力,能独立担任理论或实践教学。

师德高尚、工作责任心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2.教学场地、设施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需配套普通实验室、理实一体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较完善,实验配套药品较齐全,以满足学生实验的基本需求。

常用的实验设备应包括:L足够的中药饮片药材;2.足够的中成药包装盒;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如社会药房或医院中药房等。

网络资源建设,如中药学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

(二)教学建议1.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岗位需要为前提,定位明确,注重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力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合理取舍,实践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理论课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运用启发性教学,理论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突出知识特点,减少知识的抽象性、多采用实物、多媒体等直观教学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中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中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中药相关工作。

2.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案例分析等(三)教材与教学资源1.推荐教材《中药学》,杨德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第四版2.教学参考资料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06②《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01,第一版3.信息化教学资源①实训操作视频②课程标准、教案、课件、实验指导和大纲、云课堂。

③中药学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四)课程评价1.评价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考核突出过程性考核与终末性考核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也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

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阶段性专业能力,包括学生学习状态、知识掌握度、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内容;终结性考核为理论和技能考试,重在对专业能力的考核。

2.评价方式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实验(实训)、期末考试四部分。

平时考试满分为100分,占总评成绩的30%;实验(实训)满分为100分,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满分为100分,占总评成绩的40%。

考核要点平时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包括①学习状态15%:根据理论和实验课堂表现评分。

包括出勤情况、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等。

要求听课认真、思维活跃、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实验态度严谨、操作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积极;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旷课一次扣3分,旷课三次取消本项成绩,履行请假者不扣分。

②知识掌握度10%:根据课后网络题目测试的正确率计分。

考核课堂知识的学习和阐述能力,每题2分。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按时按量完成。

③逻辑表达、交流合作、独立分析问题等能力5%:根据独立完成及团队合作完成作业的情况计分。

要求按时按量上交、记录准确真实、分析逻辑清楚、结论简洁明了、文字布局清楚合理,鼓励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④知识应用、描述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等能力5%:根据每教学单元结束时的综合案例分析的答题情况评分。

要求答题思路清晰、语言组织流畅、分析要点明确、知识应用灵活。

技能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依据技能大赛模块一饮片识别及功效来制定,根据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来计算评分。

统一评分标准,依次考核,逐个进行操作。

期末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根据期末统一闭卷笔试的答题情况评分。

考核学生对本课程主要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试卷库中抽题。

按照本课程要求的学习目标进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对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和各类中药材有关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试题类型有填空题(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名词解释(着重考核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选择题(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判断题(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简答题(着重考查学员对知识的阐述和理解程度)。

针对于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采用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