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体育教案全集:耐力跑

初中体育教案全集:耐力跑

初中体育教案全集:耐力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耐力跑的概念及其作用;
2.掌握耐力跑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
3.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增强体质;
4.通过耐力跑活动的开展,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教学内容
1.耐力跑的概念及其作用;
2.耐力跑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
3.耐力跑的训练方法;
4.耐力跑环节的设置。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引导学生谈论关于体育锻炼的目的和体育锻炼的好处,以此引入耐力跑的概念。

同时,拓展学生对于锻炼的认识,能够认识到不同形式的锻炼对巩固体质的重要意义。

2.讲授
(1) 耐力跑的概念及其作用
耐力跑是长跑的一种,也是体质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

通过耐力跑,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耐力和心肺功能,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心理素质。

(2) 耐力跑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
1.正确的跑姿:身体姿势要挺拔,瘦腰紧臀,前倾并注意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
2.正确的呼吸方法:通过鼻子吸气,口吐气,加强呼吸训练的同时,更好地保持身体的平衡;
3.正确的训练强度:先从小强度开始,逐渐增加强度,让自己逐渐适应。

(3)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
根据学生的体质和训练需求,可以采用以下训练方法:
1.低强度长时间:跑步速度慢,时间长,主要是提高身体的耐力。

初学者推荐采用这种方法,一般从5分钟起,每周增加2~3分钟。

2.中强度中时间:跑步速度中等,时间中等,主要是训练身体的耐力和氧气摄取水平,也就是全程的50%80%
40分钟。

左右,时间为20
3.高强度短时间:跑步速度快,时间短,是针对已经达到一定的训练强度,但还想继续提高身体素质的人使用的训练方法。

一般选择在距离短时间内进行速度训练。

(4) 耐力跑环节的设置
在日常体育课或体育锻炼中,可以设置耐力跑环节。

建议选择室外环境进行训练,通过在操场上进行长跑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耐力水平。

3.实践
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进行耐力跑训练,教师要严格按照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指导,注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呼吸技巧和疲劳处理方法。

4.总结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耐力跑对身体的好处,体验到耐力跑的训练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并能够了解不同强度的耐力跑训练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将耐力跑的实践方法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估
通过教师的观察、记录等方式,对学生的耐力运动水平和技巧进行评估。

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
针对本次教学,教师要认真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耐力跑模块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运动之中拥有更好的体验和体质水平,能够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