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理念及其方法
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
它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
各国各地的教育理念有很多,地理教育也一样,我认为,在地理教育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有这样几个观念:第一,科学、人文、创新融合的理念。
地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综合的学科,要融合,更要有创新意识;第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这种理念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体现,而且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形式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他们自己动手参与到课堂中来,并注重发展的全面性;第三,宏观大局性、国际性理念。
这一理念对地理学科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地理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全局意识,有宏观大局观念,也就是要有大地理思维。
而国际性思维是指要有人权意识、有国民意识,同时要懂得和平处世、要理解其他国家地区和人民的文化,并要认识和理解国际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国际协调、合作意识,形成国际性观念;最后,现代知识教育的理念。
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的教育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地理教育也是一样,不能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关心学生是否掌握了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传授知识只是一种开发学生智慧的手段。
除了以上那些理论,再来说说通过中学、大学短暂的地理学习,我对“地理教育”的一点简单思考。
“教师”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职业,我之所以喜欢这个行业是因为我喜欢享受这种站在讲台上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与他人一同分享的快乐。
真正认真地接触地理是从高中开始,从那一刻起,我就觉得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它离人的生活很近。
除了高中的文科生,其他人几乎都会把地理当作一门副科,不够重视,也不喜欢,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影响学生,让他们看到地理吸引人的一面感受到它的魅力,主动地学习地理、了解地理、喜欢地理。
而关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个专题我在想,什么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怎样的教育才是科学的、先进的,更利于培养真正人才的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深思考的问题。
虽说我国的新式教育从民国开始就已
起步,但僵化守旧、惟分是举之弊积淀甚深,从现在一些有个性的学生身上,我们又能否探索出一种全新的人才观,使学校真正成为未来人才之摇篮,科学教育之殿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