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1鸦片战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1鸦片战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课标解读】本课课标要求:(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针对课标(1)讲述层面,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等,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针对课标(2)要求,通过自主学习、地图分析等,理解并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史料解读、合作探究等,进而认识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一课,上承中国古代史,下启中国近代史,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人民抗争史的开端。

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因此了解并掌握本节课,有助于把握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学情分析】我校是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比较差,但男生比较多,对战争类的课比较感兴趣,他们在初二的学生已经学过中国古代史,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历史分析能力,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和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也许对该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通过本节课,不仅仅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的主要经过,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的教育,要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危害,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教学目标】1. 通过观看图片与阅读材料,掌握鸦片的危害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进而领悟林则徐的民族情怀。

2. 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地图,理解并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 通过史料研习和合作探究,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教学方法】1. 通过导学案,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2. 史料教学法。

3. 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欢迎走进历史课堂。

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习中国近代史。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这种漂亮的花儿,你认识吗?这就是罂粟花,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儿之一,它却隐藏罪恶。

用罂粟果的汁液制成的软膏就是鸦片,鸦片是一种毒品。

吸食鸦片可使人体质衰弱,寿命缩短,染上毒瘾,则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课《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史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五四运动为节点,之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这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是一部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

鸦片战争真的是由鸦片引起的吗?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那段沉重的历史。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第一课,通过时间轴,让学生对整册书线索有个大概的认知,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

(二)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阅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三)【第一环节】纪念馆,再现历史——鸦片战争的五个展厅(线索之窗)(图片展示)明确了学习任务,我们来参观鸦片战争主题纪念馆,此馆包括导言厅、局势厅、禁毒厅、战争厅、沉思厅五大展厅。

我们将通过这5个展厅,带同学们全面了解鸦片战争前后的有关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参观鸦片战争主题纪念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以纪念馆五大展厅为线索,将本课知识有机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历史。

【第二环节】导言厅,学习历史——展示自学能力(知识之窗)请结合导学提纲,自学本节课内容。

学习时一定要动笔,填空题写在提纲上,材料题划在书上。

做完后请举手示意。

【设计意图】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初步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

【第三环节】局势厅,触摸历史——截然不同的两个国家(背景之窗)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 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至少要四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通过微课,从对比的角度进行分析、印证,从而得出结论:英国已步入机械化时代,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生产力水平较高,国力强大;而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统治者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呢?(闭关锁国)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远远落后于英国,已经落伍了。

在中英贸易中,英国的毛呢、布匹到中国很难卖出去,而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等在英国却很畅销,导致很多白银流入中国,于是英国就想到了另外一种牟取暴利的方式——向中国走私鸦片,而且数量惊人。

【设计意图】图片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与英国的差异;通过几幅图片,让学生比较形象的了解鸦片战争背景,知道英国和中国国力存在的巨大差距。

【第四环节】禁毒厅,神入历史——设想当时你会怎么做(销烟之窗)1.鸦片的危害有资料显示,鸦片战争前,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超过200 万。

假如你生活在那个年代,请你列举鸦片走私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

2.上书给道光帝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有志之士奔走相告,怒斥鸦片之祸。

这时林则徐挺身而出,向道光帝上书,悲愤地指出:几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请求道光帝禁烟。

3.从虎门销烟说起让学生了解林则徐查禁鸦片的措施及成果。

他在哪里进行销烟活动呢?时间?方法?(虎门;1839 年6 月3 日)让学生简述虎门销烟的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设计意图】采用“神入”历史的手法,让学生根据生活常识体会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认识中国禁烟属正义行为,让学生从中学习林则徐维护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第五环节】战争厅,讲解历史——命运因谁而改变(屈辱之窗)1.利用鸦片战争形势图让学生分阶段简述鸦片战争的过程。

2.战败的代价战争中中国战败了,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学生对照课本列举出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能在地图上找出香港岛及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的位置。

3.历史的转折教师对比、讲述:鸦片战争以前,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中国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封建国家。

学生比较归纳:在政治上、经济上中国社会出现了什么变化?通过对比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师简单解释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困惑,师需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惑的问题,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设计意图】列举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对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条约的危害。

师进一步解释,让学生理清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突破难点。

【第六环节】沉思厅,反思历史——我们为什么挨打(收获之窗)鸦片战争已过去100 多年,战争的烽火早已经烟消云散,但所谓天朝上邦,泱泱大国最终只能接受战败的事实,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之事,却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体味,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沉思厅,回顾那段屈辱地历史。

1. 材料: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 争取外交礼仪平等D.打开中国市场2. 有人说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不会爆发,你同意吗?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而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只是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借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也会找到其他理由的,侵略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

3. 请同学们阅读三则材料,材料一:在鸦片战争中,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只有4000 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 万人,只损失百人上下;而清军调动10 万人马,却阵亡12 个都统以上官员和数千名士兵。

曾经以武力立国的大清王朝面对坚船利炮无能为力,屡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

材料二:拿烟枪的军队材料三:在整个鸦片战争史上,我们很难找到完全不撒谎、不贪污的清廷官员和将领,如钦差大臣琦善,两江总督伊里布。

—易中天思考一个问题,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为什么会失败?现在分组展开讨论。

根本原因:封建主义制度的落后与腐朽。

鸦片战争的炮声让我们扼腕叹息,叹息之后要以史为鉴: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容易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获,获有所得。

让学生在反思中对本课知识达到巩固和提升的目的,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而永久的震撼。

【第七环节】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 达标检测1. 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A.上海B.南京C.福州D.虎门2.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鸦片战争是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B.鸦片战争以中国的战败而结束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3.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具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四)结束语同学们,这是2017 年10 月3 日,中国海军舰队首次靠泊英国伦敦港。

中国是为了和平而来,和平是繁荣盛世的基础,但和平要靠强大的国力作支撑。

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1840 年的鸦片战争,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这一页也带着光芒,林则徐、关天培等中华儿女不畏强权,英勇抗敌,向世界表明:中国人不可欺。

现在中华民族已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一项项领先世界的成就数不胜数,现如今的中国正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引领下,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崛起,迄立在世界的东方!习主席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的事业,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才能筑梦成真。

(五)课外拓展请同学们周末去观看电影《鸦片战争》,并写下观后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