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


激情是一种爆发迅速、强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常常是由对个体具有重大意义的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
的意外事件所引起。在激情状态下,人的一切心理过程和全部行动会随之产生显著的变化。激情产生的过程十分猛 烈,强度很大,并使人体内部突然发生剧烈的生理变化,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
(一)焦虑
在大学生所有的情绪问题中,焦虑是最主要的一 种情绪困扰。焦虑是人们对即将发生的某种事件或 情境感到担忧和不安,又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 预防和解决,此时心理上会产生紧张的期待情绪, 表现出不明原因的忧虑和不安,是一种紧张、害怕、 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大学生主要有考 试焦虑、社交焦虑和就业焦虑三方面的焦虑情绪。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与常见负性情绪 调控情绪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心理探索一
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利珀(Robert Ward Leeper) 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 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
二、大学生常见的负性情绪
所谓负性情绪是指因生活事件引起的悲伤、痛 苦长时间持续不能消除的状态,是在人们主观预 期有挫折、威胁、压力等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 自己又感到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而产生的以紧张 为主并伴以忧虑、恐惧、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体 验。如果负性情绪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或者泛化, 就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的情绪状态。人在突如其来或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在必须迅速果断地做 出反应的时刻,往往会出现应激状态。
人在应激状态时,可能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动员身体各种潜能, 使活动积极起来,情急生智,沉着镇定,以致能超乎寻常地应付危急局 面;另一种是使活动抑制或完全紊乱,手足无措,呆若木鸡,有些人甚 至会发生临时性的休克等症状。在应激状态下,人们会出现何种行为反 应与个体的适应能力、个性特征、知识经验以及意志品质等密切相关。 同时,应激的积极状态也是可以训练的。
➢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 认为,“情绪是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 理状态及行动的倾向性”。
➢ 苏联心理学家为情绪作出一种概括的定义:“情 绪是对事物的关系或态度的体验。”
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是对外界刺激 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它左右 人的精神状态,驱使人们去行动。
除了情绪的概念外,在心理学上还经常使用情感这一概 念。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两者有着 紧密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带有极大的情境性,情感则带有很大的稳定性;
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一 般较微弱,较少有冲动性,外部表现也不明显;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心理探索二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与常见负性情绪
(一)情绪的丰富性 (二)情绪的矛盾性 (三)情绪的冲动性 (四)情绪的不稳定性 (五)情绪的掩饰性
情绪的丰富性
随着生理和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大学生对自 我体验的需要更加强烈。随着交往范围的日益扩大,他们 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社会,对自己的能力特长等有了更深刻 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同时恋爱、就业等新问题随之出现, 这些需要和问题相应地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情绪体验,理智 感等高级情感也有所发展,使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别丰 富,表现出活跃、浪漫、热情,并富有创造性。
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 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情绪 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以将情绪分为心 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绪状
态。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 喜”,这种情绪的蔓延状态就是一个人在 这段时间内的心境。
情绪的矛盾性
一是情感独立与依赖的矛盾。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大
学及其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 一方面他们在情绪上有着强烈的独立反应,希望社会承认并相
信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受社会经验和认识习惯的 局限,还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学习与生活中一系列复杂 的问题,对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明显的情绪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与 迅速发展的独立性并存的特点,常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作用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不良情绪压抑过久,或是某种情绪表现过激都会影 响人的身心健康;而合理控制情绪的变化,巧妙地运用情绪来调节人体的生理指标,又会增进人的 身心健康,所以,情绪能致病亦能治病。
积极的情绪能维护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 抗力,使人精力充沛。国内外许多科学家研究都指出:长寿老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乐观的情 绪。
情绪的不稳定性
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 型,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活 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情绪活动随着认知 标准的改变而改变。情绪上的起伏与不稳定 尤为明显,积极与消极,平稳与急躁之间的 变化呈现无规则状态。
情绪的掩饰性
大学生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内涵的 丰富,在情绪反应上较隐晦。他们已具备在一 定的情景下压抑、控制自己的愤怒、悲伤的情 绪,将真实的情绪掩饰起来的能力,形成外在 表现和内心体验不一致的特点。情绪表现出封 闭性和掩饰性的特点。
情绪的矛盾性
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对理想的设
计,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许多大学生对理想只是停留于想 象阶段或口头阶段,这种对自我理想的认识与行为的不同步,以及 由此而形成的自我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特别是当理想在现实中受挫 时,许多大学生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负性情绪。
情绪的冲动性
有的心理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把青年期形容为“疾风怒 涛”时期。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对外界事物 较敏感,年轻气盛。在遇到外界的强刺激或 突发事件时其情绪容易被激发,很容易感情 用事。大学生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 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豪情万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