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城之春》解读 电影鉴赏

《小城之春》解读 电影鉴赏

❖ 没有时代性、没有民族性,完全是神经病者 幻想的产物;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纯形式 主义的东西,…是不可宽恕的罪恶。
二、十七年的评价 ❖ 尽情渲染了男主人公的感伤和女主人公“发
乎情、止于礼义”的矛盾心情; 环境描写加重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 影片的艺术处理,显示了费穆导演艺术的特 色,但加深了没落阶级颓废感情的渲染,扩 大了它的不良影响和作用。
——江俊绪
三、九十年代的评价
❖ 通过爱情悲剧,折射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因 素,探究了造成悲剧主要原因的知识分子自 身的悲剧性性格,揭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和文化心理结构;
含蓄诗意的镜头语言刻画人物复杂多变的心 态,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信息;
对于该片的艺术成就要充分重视和公正评价。
——文武
《小城之春》
一、评价
1.1948年公映期间的评论
❖ 如饮美酒;充满人情味,表达过渡时代的矛 盾现象;演技上,全部戏是调和的,没有人 多做了一点戏。
❖ 是一首真正的中国古诗,温柔淳厚。但春光 局促于颓域的一隅,带着一些狭窄、保守、 陈旧、隐逸的气味。
❖ 表现的情感那么苍白,那么病态,根本忘了 时代。
——钟大丰《中国电影史》
❖ 中国电影艺术上的一个里程碑。 ——封敏《中国电影艺术史纲》
二、分析
❖ 人性探索 各自有各自的愿望,但也理解别人,把考虑 别人的利益放在追求自己愿望的前面。
❖ 文化思考 当时,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化冲击,费 穆所作的思考。
❖ 内心刻画 主要剖析周玉纹的内心 人物关系的设置让她处于尴尬境地: 她不爱礼言,却是他的妻子; 她深恋章志忱,却无法与之结合; 戴礼言有意介绍戴秀给章,戴秀也有此意, 但周不愿他们结合,人对感伤经 验、感伤文化的态度; 多用两人以及多人镜头,形成更开放、更整 体性的空间感受。
——应雄
❖ 是中国现代电影的先驱,还具有中国电影自 身的民族特征。
——李少白
❖ 影片在艺术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使之成为 这一时期不同于“影戏”风格的非主流电影 创作的一个突出代表。
以虚代实,从背影写人物情感交流。
❖ 划船一场戏
从河水水面的空镜头开始,现出四人划船的 全景主镜头,切入章看周,摇周回头看章, 划过周,章入画;两次切入周划桨的近景和 三个河水空镜头。
❖ 喝酒一场 除少数固定镜头外,大量镜头用摇移的方法 处理。
从花厅廊子上老黄在温酒的远景开始,摇到 屋内的晚宴镜头全景,以后一直以这个镜头 为主,摇推出周与秀,周与礼、章,周与章 的两人或三人镜头,特别切入礼的惊异特写, 再切礼坐在椅子上。
➢ 可视的生活细节和人物动作暗示周内心: 初见:步履缓慢,停顿了一下;颔首示意 欢聚:外表沉静,内心波澜 试探:先差老黄送兰花、亲自送水瓶、送毯 第二次脚步特写轻快 私会:分开又靠拢又分开 泛舟:《在那遥远的地方》 戴秀— 甜蜜快乐 章— 苦涩 周— 不是顾望章想起万般心事 礼言— 回忆曾经的青春岁月
周转身走 到礼床 前,心理 上也是对 秀歌声的 反感。 镜头摇成 周和礼的 二人中景。
坐回椅子, 看着秀、章。 镜头随周将 礼摇出画 ,又成三人 中景。
秀不满, 章不好好 意思的回 头,镜 头将周摇 出画。
礼起身,离 开床。
镜头 随礼划过周 摇成秀、礼、 章三人中景。 周被摇出画。
周被排除三 人画外, 回到礼床前。
❖ 环境、意蕴的诗意化处理
影片当中出现的城墙、荒郊、颓败的宅院不 仅是故事发生的现实时空,也是人物心理和 心绪的意象写照。“一切景语皆情语”
影片从人在情理冲突中传达出共性的人生境 遇,使人获得一种对人性人生的思考。“象 外之象”“味外之旨”
❖ 两次城头相会: 都是双人近景镜头
第一次— 两人交替前进的场面调度法,形成 两人忽左忽右的变化。
第二次— 用了三个两人依肩而立的近景,用 叠接的镜头技巧,使人物一左一 右,一右一左,又一左一右,暗示 时间进程。
❖ 章、周走在林荫小路上。 纵深调度的深景镜头,两人背离镜头而去, 两次靠近,又两次分开;到镜头景深处,章 跟周跑去。
影片开头的画外音,介绍戴家背景和现状,把 过去和现状联结起来;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刻画 女主人公内心的抒情基调。
开头的画外音,还对影片的许多画面做了语言 上的重复性叙述。“买完菜回家,我就进了厨 房,…”,强化女主人公的心理表现。
❖ 概述性的画外音结束以后,故事进入现状时 态叙述,画外音采用内心独白方式。“我后 悔,我心里从没这样想,怎么嘴里会这样说 呢?” 。采用戏曲中人物内心独白的手法。
❖ 长镜头 以长镜头为基本单位,真实再现事件和人物 感情的自然流程,创造出寂静、凄凉的环境, 渲染人物思想感情上的忧郁苦闷; 又通过摄影机推拉摇移,改变画面构图,调 整人物关系,传递人物内心复杂情绪。
“为了传达古老中国的灰色情绪,用长镜头和 慢动作构造我的戏(无技巧的)。”(费穆)
❖ 叙事特色 ➢ 画外音的使用
❖ 总的说来,画外音使影片带有一种委婉、抒 情的突出表现人物内心冲突的特点。
➢ 叙述角度 影片的概述部分以及周无所不知的叙述是一种 事后的叙述,而并非全知的叙述是故事发生时 的叙述。两种叙述交替进行,有时不同的画外 音出现在同一场景中。
混沌的人称叙事。由于有内在的逻辑依据,因 而审美感受上是完整统一的。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
三、八十年代的评价
❖ 影片主人公不满现实处境,力求摆脱压抑痛 苦,追求光明和幸福,但又缺乏足够的勇气 的实际状况,是当时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因此,就影片的思想价值而言,要给以充分 肯定,但无须过多溢美。真正值得大书特书 的,是它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它对中国电 影所做出的贡献。
➢ 服饰暗示人物微妙心态
起初:周和礼都穿素色衣服。 章时髦服饰,充满活力与礼形成反差。
几次夜访,周的服饰变化:第一次,保守素色; 第二次,虽动情但未完全放开,素色衣服加 披衫;第三次,带花纱巾;宴会后,花旗袍, 围巾。
❖ 场面调度 “欢聚”一场戏(单个镜头内的场面调度)
周前景准备药、 水,后景秀、 章。秀深情看 章,章痴心看 周,周不动声 色,但关注身 后动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