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研究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研究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游戏迅速风靡于年轻人当中,其中又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但我们许多大学生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他们又处在一个许多价值观念正在逐渐形成的阶段。

所以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分析和提供相关解决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
在医学上,上瘾一般认为由于成瘾物质所引起的依赖性和行为冲动甚至失控,但“网络成瘾”或者“网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实际上是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所以也有学者认为应该称为“病态网络使用”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而不是“网瘾”。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戈德伯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杨(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这一概念,杨倾向于将网络成瘾视为如同赌瘾那种并无涉及到中毒的“冲动控制失序症”。

由于“网瘾”一词在国内已经约定俗成,本文也沿用“网瘾”这个说法。

现实世界中的一些不平等如身份、背景、家庭财富等都排除在外。

当代的大学生基本都已成年,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平等肯定会有不同地体会,甚至有一些“受害者” 而网络游戏的出现无疑给了这些人一个新的平等的“开始”。

在游戏中,所有的一切可以说都
是以玩家为主体,玩家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说任何想说的话,甚至可以体验另一种“自己” 。

也许有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小心谨慎,而在游戏中豪爽痛快,这就是玩家赋予游戏中的“自己” 以另一种性格,这是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做到的,而当游戏中一切以玩家自身为主导时,许多人就会深陷不已。

而且在游戏中,许多大学生能得到许多在他们这个阶段所很难获得的东西。

如成就感,当你和你的团队通过一个很久没过的副本,当你通过很久的努力得到你梦寐以求的装备,当你战胜了一个你从没赢过的对手,这种成就感会十分的明显;比如权力的获得,当你装备比较好,技术比较好,你很容易获得别的尊敬和信任,你可以很容易的去领导别人。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心理追求太幼稚,可是当代的大学生谁又有那么多的机会去获得那么多的成就感?而且这种成就感是会“上瘾” 的。

大学生自我主体性的缺失痴迷于网络游戏的许多人有着这样的身份:孩子、学生,而对网络游戏进行批判的大部分人有着这样的身份:家长、老师。

从这些身份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们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被管理者得以一种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的姿态来面对管理者的教育,被管理者自身的主体性在这种情况就容易丢失。

而网络游戏中不仅能让这些被管理者找回自身的主体性,甚至会有一种“颠覆” 的意味。

在虚拟世界中没有人去阻止你做任何事情,一切都以玩家自身的意志为主导。

有些人发展到极端甚至会专做一些家长老师不让做的事情。

最让人担心的是,一些游戏开发公司为迎合学生玩家的这种心理,竟然开发出了一些与家长老
师对抗的游戏。

大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大学在许多人心目是知识的乐园和学生的天堂,在大学里你可以无忧无虑地去学习你所追求的知识,你可以参加各种学生社团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但是就是在这个“天堂” 里,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人数十分庞大。

我国大学存在这样一种现状:学生上课的时间并不多,课余时间非常充裕,你可以选择做各种事情如参加各种社团,但是许多社团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能够很好地激发社员们的兴趣。

这就导致了一些不善交际和没有特长的学生除了学习,他们无事可做。

并且在大学里,学习最主要的是靠自己,授课老师与学生的接触并不是非常的频繁,许多学生学习刻苦却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大学这个阶段是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逐渐深刻,也越来越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认可,这个时候应该是学校和家长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而偏偏许多学校和家长都认为大学生已长大成人,一切都可以靠自己。

这样就导致了一部分无法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认可感的学生“投身” 于网络游戏中。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及其对策大学阶段是人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生在这个时期许多价值观念都在逐渐的成型,而在许多网络游戏中却有着一套与现实社会相悖的价值观念,如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恃强凌弱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错误的引导。

当一个人沉迷于网络世界,他就可能会与现实世界相脱离,也许其会游戏世界里风生水起,但在现实生活却不一定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活动,这对大学生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当玩家处在游戏中时,会经常处于兴奋状
态,注意力高度集中,身体也久坐不动,这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

近些年来,我国已出现多起大学生因长时间上网而猝死的事件。

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大学这个阶段,学生们极容易受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所以我们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和家长应高度注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一个人处于社会中要受到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这两方面的影响。

社会规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外在的,带有强制性,如各种法律法规等。

而道德约束则是对一个人内在的影响,它具有特定的教育和规范功能,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了,人们就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积极开展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

将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让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积极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重视大学中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要让学生们从课程中加强对自我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

学校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地点,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让每个同学自觉地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是最终检验一个人是否成长的地方,也只有社会才能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的高下。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也要通过一些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完善大学校园管理制度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学校园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一个重
要的原因,而且这种制度的不完善还可能加剧大学生对其自身主体性的迷失。

首先,完善校园社团的管理制度。

大学社团是学生课余生活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既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丰富其校园生活。

一个优秀的社团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能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

现阶段我国大学的许多社团并没有一个十分有效地管理制度,极少有社团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因此,对大学社团的改进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次,加强师生关系。

老师的作用是多方面而且巨大的,不仅能在学业上指导学生,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学生。

大学老师不仅有着渊博的知识而且有着丰富的阅历,他们对学生的
帮助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获得老师的帮助和肯定对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现阶段许多大学的老师与学生的接触并不是那么的频繁,只是在“授业” 这个方面发挥作用,很少有老师问津“解惑” 这个方面。

而与学生接触很多的辅导员则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人生的阅历和经验上则要少很多。

最后,必须做好大学校园心理咨询工作。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属于心理问题,因此积极地对这些网游上瘾的同学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是十分有必要的。

然而在我国许多大学中,心理辅导并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些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只是摆设,对心理辅导的宣传也没有做到位,一些同学出现心理问题并不会去找心理老师进行辅导。

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心理辅导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氛围,对那些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

加强对
网络游戏相关方面的监管除了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进行引导、
教育外,对网络游戏与其一些方面的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目前主要的做法是对网络游戏进行审查和分级,以此来确定各个游戏适合的年龄阶段,这对防止特定人群沉迷游戏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我们也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1)完善网吧管理制度。

虽然我国早已出台过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是一些地方(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网吧为了赢利,利用伪造身份证让未成年人上网,而且这种情况十分 ) 加强对网络游戏宣传的普遍,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 )监管。

虽然我国禁止网络游戏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上进行宣传,但对网络平台上的一些游戏广告却监管的不够到位。

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监管,支持一些合理合法的宣传广告,严禁那些低俗、暴力的游戏宣传。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不仅有着其自身的原因,更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对其投入足够的重视和关怀,为其健康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