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
4
特点
食品安全事故
食物中毒 (急性亚急性)
食源性疾病 (急性或慢性)
食品污染 (潜在性)
5
2005-2008年全国食物中毒统计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2005
2006
2007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
主要内容
一、概 述 二、职责分工 三、应急处置 四、报告程序 五、调查处置 六、后续处置
2
一、概述
概念
事故(accident)、事件(incident)
特点 分级 应急响应
3
相关概念
食品安全事故(法定):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 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食物中毒(法定):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 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食源性疾病(法定):指食品中治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 性等疾病。 1984年WHO将“食源性疾病”(FBD,food borne diseases)一词作为 正式的专业术语,以代替历史上使用的“食物中毒”一词,并将食源性 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 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11
二噁英的致畸性
12
??!
13
重大危机与社会进步
2004年“阜阳奶粉”事件
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 20世纪初美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食品安全法》
1906年《纯净食品与药物法》
14
分级(1)
《河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豫政办 〔2009〕122号)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发生跨境(含香港、澳门、台湾)、跨国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 响的; (3)超出省政府处置能力的,或者国务院认为应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 处置的。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涉及2个以上省辖市级行政区域的; (2)一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发展中国家 数十亿病例与腹泻相关,5岁以下儿童数 百万。 每年约170万0-15岁儿童因食源性微生物 污染引起的腹泻而死亡
10
食品污染类型
微生物污染:微生物、寄生虫、 生物毒素等污染;
化学污染:重金属(铅、汞、镉、 砷、铬),农药,兽药,亚硝酸 盐,二噁英等污染;
物理性污染:放射性污染; 非法添加物污染:三聚氰胺、皮 革水解蛋白、毛发水、吊白块、 工业乙酸、甲醇等
20
一法一条例
《食品安全法》第七章 第70条:关于应急预案(政府、有关部门、生产经营企业)
第71条:关于事故上报和部门通报(政府、有关部门、 生产经营企业) 第72条:关于应急处置(启动预案、救治、封存、检验、 清洗消毒、信息发布、) 第73条:关于事故责任调查;(调查、向政府提交报告) 第74条:关于事故现场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针对疾控 机构职责要求) 第75条:关于责任人追究(强调认证、中介机构责任追究)
2008
6
2008年全国食物中毒报告起数按致病因素分类
微生物性 化学性 有毒动植物 不明原因
7
2008年全国食物中毒中毒人数按致病因素分类
微生物性 化学性 有毒动植物 不明原因
8
2008年中毒人数按就餐场所分类
其他
集体食堂 饮食服务
家庭
9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每年约有30%的人口感染食源性疾病 美国 每年约发生7.6万例食源性疾病,32.5万 人住院, 5,000人死亡。
15
分级(2)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1)影响涉及省辖市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市)行政区域,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较大危 害的; (2)一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 (3)省辖市政府认定的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影响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一定危害的; (2)一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伤害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政府认定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逐级介入原则
优先权原则
第一优先权:生命拯救
第二优先权:事态稳定
18
二、职责分工
下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平 上
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会同 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9
依 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施行)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章第43-46条
21
具体职责(1)
卫生行政部门:
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查处Ⅳ级食品安全事故;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查处Ⅲ级食品安全事故;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查处Ⅰ级、Ⅱ级食品安全事故,依法对外发布食品安 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
16
应急响应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由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由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
17
应急原则
地方为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9日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河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河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豫政办〔2009〕122号) 《河南省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豫卫监〔2009〕50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