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国际花都四期北区二标B2、B3、B4
栋及地下车库
支
模
体
系
整
改
提
升
方
案
2016年12月
一、材料选用阶段预控
1.1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尽可能选择憎水性较好的胶合板,以防混凝土表面出现明显气泡,每次拆模后进行清理并涂刷隔模剂。
1.2木枋选材应统一规格尺寸50×80mm,木枋宽、窄面均应刨平直,且宽面与窄面成
1.3脚手管采用Φ48×3.2盘扣式钢管支撑架体,钢管壁厚不小于3.2mm。
钢管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必须涂防锈漆,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或厚度达不到要求的钢管均不得使用,有脆裂、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钢管应采用卡尺检查壁厚。
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标识,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扣件进行抗滑移检测,满足要求采用。
二、支撑体系安装阶段预控
2.1支撑体系操作方法及预控措施
定位放线:按照模板支撑图,将支撑板纵横向支撑立杆定位线弹出。
标高引测:根据控制水准点,用水准仪测出楼(屋面)板底及梁底标高的控制点,并将其标注在已搭设好的立杆上,再根据此点用钢尺或水平管引测出梁底、板底的标高。
2.2梁支撑架搭设预控措施
2.2.1将第一根主梁支起,可以由下面两人递与上面两人,而后由下面2人将顶杆插入主梁销片内并旋转锁紧,也可由下边2人先将顶杆插入主梁销片,直接将主梁举起,其主梁离边墙的距离以计划料时的尺寸为准,同时保证主梁上平面与梁帮上平面高度一致。
将第二根主梁支起,将副梁安装在两根主梁之间,依此类推,将整个房间支完。
2.2.2通过调整顶杆上的空心丝杠或底座丝杠将主梁上平面调整到与梁帮上面
水平一致。
2.2.3铺模,以915×1830mm规格的模板为例,铺模板时,模板1830mm平行于主梁,以主梁外套顶端开始,以保证通过调整活节位置使另一915mm边落在1
根副梁的中心线上。
当模板出现翅曲等变形时,可用Φ2.5*25的钢钉(水泥钉)将模板边钉在副梁上,严格禁止在主梁上钉钉以免影响抽拉。
2.2.4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坚固稳定,模板拼逢是否严密。
2.2.5在剪力墙结构中使用顶板支撑结构,第一根主梁要紧贴墙体,当最后一根主梁与墙体出现空隙大于100mm时,采取加一根独立的主梁解决,以免影响支撑质量。
2.2.6在框架或框剪结构中使用不带横拉杆的顶板模板支撑结构最后的方法就是先做明柱和悬空梁模而后再做顶模。
纵横向水平拉杆、扫地杆、竖向水平剪刀撑必须采用搭接。
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2.3板支撑架搭设预控措施
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力撑。
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体安全技术规范》第6.6.2条的规定。
楼板模板支撑体系
三、模板安装阶段预控
3.1墙体模板施工预控:
墙体面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模板拼缝处粘贴密封条以防漏浆。
模板竖向次龙骨为50×80mm木枋@≤200mm,横向背楞为双Φ48钢管@450mm。
对拉螺杆为Φ14,纵横间距@450mm。
内墙对拉螺杆外套Φ20PVC套管,混凝土浇注完后拆出螺杆。
地下室有防水要求外墙采用加设40×40×3钢板止水片的对拉螺杆;止水片钢板要满焊,严禁漏孔。
外墙螺杆割除后用1:1防水砂浆填平。
底部三道对拉螺杆应加设双螺帽。
支设前应根据各部位结构的具体情况,根据模板的模数大小事先进行竖向及水平方向的模板排版,严禁随意割据模板。
支模前,必须认真清理好底部的废碴和杂物,模板板面必须清理干净,认真涂刷脱模剂且不得沾污钢筋。
墙模板就位后,拼缝处采用胶带纸或粘贴密封胶条密封,防止浇筑墙体混凝土时漏浆。
用斜撑配合满堂架支撑固定模板,用可调顶托调整模板垂直度,并复核模板上口宽度。
支设前模板底部板面应平整、模板底线水平。
3.2梁模板施工预控:
梁底模采用15mm厚胶合板,50 mm×80 mm木枋作竖向背楞(垂直于梁截面),间距不大于200mm。
梁截面大于300 mm×600 mm或0.18m2时,梁底加设立杆。
梁高大于700或梁截面大于500 mm×700 mm时,模板梁侧加设对拉螺杆,间距沿梁高方向不大于400mm,沿梁跨度方向不大于500mm。
标高梁截面尺寸模板搭设主要技术参数详图号
71.3m
KL5
200×800mm
①. 梁底15mm厚九夹板
②. 梁底50×80mm方木2根
③. 梁底增加承重立柱沿梁跨间距900,两侧立杆横向
间距600mm
④. 脚手架步距1500mm
⑤. 梁侧次楞50×80mm方木4根
⑥. 梁主楞Ø48×3.2mm钢管,间距900;
详图
(一)
72.9m
KL9
200×600
⑦. 梁底15mm厚九夹板
⑧. 梁底50×80mm方木4根
⑨. 梁底增加承重立柱一根,沿梁跨间距1200,两侧
立杆横向间距600mm
⑩. 脚手架步距1500mm
⑪. 梁侧次楞50×80mm方木4根
⑫. 梁主楞Ø48×3.2mm钢管,间距1200;
详图
(二)
平面详图(一)
立面详图(一)
KL5 200 ×800
平面详图(二)
梁高大于700或梁截面大于400×700时模板安装大样
3.3板模板施工预控:
楼板模板先铺设主龙骨,间距同立杆间距。
主龙骨上铺间距200mm的次龙骨。
按配置方案将模板摆放好,模板拼缝要严密,用钉子把模板固定,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上。
主次龙骨均为50×80木枋。
楼板模板支撑满堂架纵横向立杆间距板厚小于200时为900×1200;板厚大于200时立杆间距900×900。
在接近梁的位置立杆可进行调整,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
可调支托U型槽内放双钢管。
平面图
纵向剖面图
横向剖面图
四、架体的其他构造预控要求
4.1在立杆底距地面3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4.2梁板模板支撑架所用杆件必须为合格的国标产品;检验全部节点的上盘扣是否锁紧,整架垂直度应小于L/500,但最大不超过100mm。
对于直线布置的支撑架体,其纵向直线度应小于L/200。
横杆的水平度,即横杆两端的高度偏差应小于L/400,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4.3支撑底支撑架和支撑架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4.4所有方木的位置和放置方向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执行,如有调整应经过设计计算并报批。
4.5纵横梁交接处,不得因梁底支撑架相会盲目减少立杆,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构造立杆。
4.6架体遇到立面结构标高变化处,应注意协调步高与结构标高的关系,以保证不超步高为原则,可采用一至两步小步高的变步距设置进行调整。
五、支撑架体搭设验收标准
5.1建立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对材料的检验,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不准进场,未经检查修复的杆件,不准使用。
5.2该工程使用的盘扣式支撑架体均由租赁站提供,租赁站须提供本工程所使用的盘扣式支撑架体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5.3材料进场后项目派专职质量检查员、安全员进行外观检查。
钢管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严禁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变形或有裂纹的钢管,钢管上不得有任何空洞。
5.4现场检测合格后将产品质量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测记录报监进行构件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支撑架体搭设
主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允许偏差要求
支撑架体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注:图中1-立杆; 2-水平杆
武汉开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城国际项目部 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