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题目: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
设计及组网实现(二层)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2周
设计成绩:
2010年1月22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2)
2、教学楼布线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
2.1教学楼布线系统的设计任务 (2)
2.2教学楼系统需求分析 (2)
2.3教学楼网络系统的设计及选型 (3)
2.3.1.工作区子系统 (3)
2.3.2.水平干线(配线)子系统 (3)
2.3.3.管理区子系统 (4)
2.3.4.垂直干线子系统 (4)
2.3.5.设备间子系统 (4)
2.4教学楼布线系统的设计及选型 (5)
2.5教学楼材料及价格计算 (6)
3、课程设计总结 (8)
4、参考文献 (8)
1、课程设计目的
传统电话布线最大的问题是成为高速率传输的瓶颈,不能与计算机网络、图像、通信构成多媒体应用。

综合布线不仅为电话通信服务,而且为数据通信、图像通信服务。

由其属性可以成为传输的高速化、布线普及化、服务的语音、数据综合化、系统智能化,解决接入网到终端之间的问题。

综合布线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产业,表现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

综合布线在于布线结构化、综合化的理念能够适应信息通信向标准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1.初步掌握综合布线的设计要求、标准、方法,以及系统的布线规划。

2.依据课程设计题目要求,进行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并且熟悉和了解AutoCAD绘图软件便分析教学楼建筑图来进行需求分析。

3.做出网络拓朴图、综合布线逻辑图等相关工程图,进行系统评测。

2、教学楼布线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1教学楼布线系统的设计任务
1.首先依据题目来调研,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
2.其次做出布线路由,算出所需材料设备用量,分析设计网络连接拓扑图
3.最后根据结论编写实验报告
2.2教学楼系统需求分析
教学综合楼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完整的通讯传输系统。

使用符合标准规范的布线部件(配线架、连接器、信息插座、插头、适配器),以连接大楼内的话音设备、数据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等,并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讯网络相连接,为教学楼的使用,提供可靠保障。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

全系统语音和数据信息点共约110多个,数据和语音系统水平线采用超5类布线产品。

数据系统主干可以满足现在100Mbps的数据网络传输,便捷的升级;语音主干采用3类可以保证话音的通信。

按照用户的要求:
1.需满足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考虑到系统连接的快捷性和今后维护的便利性。

2.需满足能支持综合信息(话音、数据、多媒体)传输和连接,实现多种设备配线的兼容。

3.需满足完全满足所支持的话音、数据、多媒体等系统的传输速率和传输标准的要求。

系统可为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息提供高速(100Mpbs以上)及带宽(100MHZ以上)的传输能力,
4. 需满足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

大楼内所有弱电系统服务的各种拓扑结构的管理网络计算机、数据终端设备以及话音设备等插入标准插座内,
2.3教学楼网络系统的设计及选型
2.3.1.工作区子系统
组成:终端设备及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跳线。

它包括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网卡和连接所需要的跳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之间搭接,相当于电话配线系统中连接电话机的用户线及话机终端部分。

图1 工作区子系统
2.3.2.水平干线(配线)子系统
水平干线子系统从信息插座到管理区的配线架,其设计涉及到水平干线子系统的传输介质和部件集成,必须结合建筑物的实际环境综合考虑。

配线子系统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区别:配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

图2 水平干线子系统
2.3.3.管理区子系统
在综合布线时,应该考虑在每一楼层都设立一个管理区用来管理该层的信息点,摈弃以往几层共享一个管理区子系统的做法,这也是布线的发展趋势。

管理区:线缆与相关连接件连接的区域。

组成:交连/互连的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相关跳线。

管理间一般有以下设备:⑴机柜;
⑵交换机(集线器)
⑶信息点集线面板;
⑷语音点110集线面板
⑸集线器的电源线。

2.3.4.垂直干线子系统
任务: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把各个楼层管理区的信号传送到设备间,直到传送到最终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

它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今后的发展。

应用范围:
⑴各楼层管理区与设备间之间的电缆走线使用的竖向或横向通道;
⑵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主机房间的电缆;
⑶主设备间与建筑物电缆入口之间的电缆。

2.3.5.设备间子系统
位置:在每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它可与计算机机房合用,也可单独设置。

注意:程控电话交换机及计算机主机房离设备间的距离不宜太远。

任务:公用设备存放的场所,并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

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

由设备室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通过电缆把各种公用系统设备互连。

设备间内的所有终端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种不同用途的配线区,便于整个系统的统一管理。

设备间的大小应根据智能化建筑的建设规模采用的各种不同系统、安装设备的数量、网络结构要求以及以后发展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

2.4教学楼布线系统的设计及选型





图3设备连接拓扑图
2.5教学楼材料及价格计算(2层)
二层总的材料用量
1)二层数据点有n1=18个、语音点有n2=16个,所需的信息模块分别为
m1=n1*(1+3%)=19个
m2=n2*(1+3%)=17个
2)用线量计算公式c=【0.55*(l+s)+6】*m
其中l表示信息点到管理间的最长距离,s表示信息点到管理间的最短距离,m表示信息模块的个数。

二层三类(电话线)双绞线用线量c1=【0.55*(l+s)+6】*m1=611m(加了60m)
Tp线长:l=45.6m s=5.5m
二层超五类(数据线)双绞线用线量c2=【0.55*(l+s)+6】*m2=830m(加了60m)
To线长:l=56.4m s=6m
3)金属线槽用量
To槽长5.1*7+2=37.7++
Tp槽长:l+s+5.1*5=76.6++
金属槽截面积计算公式=3*n*线缆截面积=(630~504)(mm*mm)
规格40*40(mm*mm)
数据线槽为40m
语音线槽为80m
4)PVC管用量
管长(45.6-37.7)+(4.5+1.5)*4+(2.4+6.5)*5=77
数据线PVC管用量为154m(乘了2倍,一墙两面)为留有20%余量,取193m 。

5)综合布线设备总清单
表1 综合布线设备总清单
3、课程设计总结
历时两周的综合布线课程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学习的兴趣却进一步增加了,这两周是短暂但却充实的两周。

起初我们对综合布线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和课本上,只是侧重于对概念的理解,但是经过这两周的学习,我们才真正认识到综合布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我们首先得看懂建筑图,然后我们需要观察每层的布局,接着我们要进行计算,其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器件,计算量是相当大的。

最后我们还得上网去查相关器件,设备,线缆的具体参数和市场报价。

综合来处理所有的东西,最后才能基本完工。

这期间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大量帮助,没有你们的帮助,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么多的任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也让我充分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虽然在实验中不可避免的有这样那样的干扰,但是我的目标是不变的,一定要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

现在终于完成了,看到这些成绩,觉得付出还是有回报的。

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多加练习和学习。

4、参考文献
[1] 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 刘国林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06
[3] 笔超汉,《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02
[4] 孙建明,彭玲,某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方案研究电气&智能建筑,1999.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