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布线课程设计报告

综合布线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体育馆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计算机学院 2018年12月5日2018 - 2019学年 第1学期目录1 引言 (1)2 体育馆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需求分析 (1)3 体育馆综合布线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3)3.1 用户现场环境 (3)3.2信息点分布情况 (4)3.3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 (4)3.4 综合布线产品选择 (5)3.5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图 (6)3.6 综合布线模型端口对应表 (6)3.7 施工图 (7)3.9 施工进度表 (8)4 体育馆综合布线工程详细设计 (9)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9)4.2 水平子系统设计 (9)4.3 管理子系统设计 (10)4.4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1)4.5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12)4.6 设备清单 (13)5 体育馆综合布线工程测试方案 (14)6 体育馆综合布线工程验收标准和验收方式 (14)7 总结 (15)参考文献 (15)1 引言体育馆主要作为学校重大活动的举办地点和个别办公地点,对于网络建设要求不高,但为保证正常的办公及未来的拓展,综合布线系统必须得到重视。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网络运行的基础和高速数据传输的保障,在建设初始就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缩写SCS)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

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物的布线系统。

其代表产品是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DS)。

PDS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以及各控制信号。

2 体育馆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需求分析作为大型体育场馆建筑群,其智能化信息系统符合体育专业性的要求,为今后场馆管理和其商务运作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平台,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而综合布线作为信息系统传输平台,应为场馆在举办大型竞赛时提供高效、不间断、稳定的系统传输;为赛会管理的高效、竞赛成绩处理及新闻系统发布等实时性、可靠性等要求提供良好、稳定的平台,以确保赛会的顺利举办。

从信息网络应用的角度,本项目网络信息系统设计为三级构架:体育场设中央网络管理室一一负责整个中心的共享资源和网络管理:各场馆设本地网络管理室---负责本地的资源及网络管理;电信管理中心一一实现电信的统一管理与共享,设在体育场,由此转发到各场馆,实现电信的统一管理与共享。

中心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的主要功能应用,划分区域如下:竞赛区、运动员和官员区、竞赛管,理区、场馆管理区、贵宾区、媒体区、观众区。

智能化终端信息点的设置和容量,要根据以上功能区域的具体要求来考虑,-次设计到位。

综合布线系统除了将各场馆本地网络管理室与体育场中央网络管理室连接为一-个统一的网络和电信管理系统之外,还有体育专业布线系统需要进行考虑,包括: 比赛应用型布线,即用于各场馆比赛应用信息网络及计时记分系统中的布线:计时记分与成绩处理系统作为采集、处理、显示比赛成绩及赛事中计时的系统。

主要分为数据采集部分、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

其中数据采集系统主要为各种检测设备,重点控制计时设备,现场裁判员计时记分设备。

数据处理系统设在比赛专用计算机房,通过专用软件,将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平均、排名、存储。

显示系统除大屏外,还包括设置在场、馆各处的其他专用显示屏,如篮球的倒计时屏等。

电视转播及评论系统的布线:电视转播系统是将各摄像机位的摄像信号、现场评论员席的电视信号送至场外的电视转播车,进行编辑后送到转播机房的光缆接口传输至电视台,然后向省台、中央台转发或直接在本地电视台播出。

为保证各场馆比赛电视转播的顺利进行,转播机房应向转播车提供可靠的电源。

评论席应配有数据、语音、MIC、电源接口。

场地扩声及场地照明系统的布线:设计预留从场地扩声机房至消控室的管路。

升旗系统的布线:设计预留相应管路。

信息点的规划需要根据不同场馆、不同功能出发,安排合适的信息点。

采用固定信息点结合无线网点、光纤到桌面的点交互覆盖,互为备用。

信息点的设置数量既要满足运动会和各种赛事的需求,又要能满足将来移做他用的需要。

(1)固定信息点的设置原则为每12m2设1对信息点(一个语音,-个数据),或按具体需求布点。

(2)运动会期间的竞赛场地、赛事办公室、主席台、新闻记者席、贵宾区、分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室、多功能厅等重要场所要保证足够的点数和数据流量。

(3)在运动会重点区域: 主席台记者席、主席台区、比赛场地、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室、记者工作区、多功能厅、会议室、比赛用房、大平台等区域设置无线AP网点进行全覆盖。

室内按100m设置1个点,室外按500m设置一个点 ;(4)各场馆运动会新闻发布室、多功能厅设置至少24个数据信息点,24个语音点。

同时预留光纤配线架,连接两条4芯光纤直通本地核心交换机,作为新闻记者发稿E-mai1和_上网专用,在运动会临设的大开间新闻场所、移动记者席等处应加设中间配线架,在使用时按需要临时布线。

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设置墙上插座或地面插座。

大平台下每隔100m设一个电话点,并采用无线网络覆盖,以保证新闻媒介等工作的需要。

在各场馆休息厅、VIP、主入口、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室、公共活动场所设多媒体触摸屏数据点。

水平线缆按6类标准进行设计,各场馆内垂直主干语音采用3类大对数线缆,数据采用室内6芯多模光纤;各场馆到体育场主干语音采用室内3类大对数线缆,数据采用室内24芯单模光纤(因走大平台下无需室外),所有铜缆和光纤采用低烟无卤或阻燃系列产品。

3 体育馆综合布线工程总体方案设计3.1 用户现场环境图1 体育馆平面图1.共有6间办公室,5间活动间,外加看台。

2.楼层主要设备放在设备间内。

3.由网络机柜引致各个信息插座的线路用一根5-UTP。

4.信息点的安装高度:下沿距地0.3M。

5.房间吊顶隔板内使用39×18PVC线槽铺设。

6.房间内使用PVC线管明装铺设。

3.2信息点分布情况表1 信息点统计表体育馆综合布线方案设计信息点统计图,共有6间办公室计24个信息点,5间活动间计10个信息点,外加看台8个信息点,共计42个信息点。

3.3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构成。

以下按各个子系统分别进行说明,在本方案中充分考虑了布线系统的高度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及可扩充性和安全性。

图2 拓扑结构图BDFD (10个)图3 布线路由图3.4 综合布线产品选择选择西元公司的综合布线产品,西元公司是目前国内综合布线知名企业,产品安全可靠,且价格实惠。

3.5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图BDFDTOCD 室外光缆室内光缆双绞线电缆共计42个信息点,数据21个,语音21个。

设计说明:1.CD 表示建筑群配线设备。

2.BD 表示建筑物配线设备。

3.FD 表示管理间配线设备。

4.TO 表示网络插座图形。

TO21个,TP21个。

图4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图3.6 综合布线模型端口对应表表2 端口对应表3.7 施工图1.共有6间办公室,5间活动间,外加看台8个信息点,共计42个信息点。

2.楼层主要设备放在设备间内。

3.由网络机柜引致各个信息插座的线路用一根5-UTP4.信息点的安装高度:下沿距地0.3M。

5.房间吊顶隔板内使用39×18PVC线槽铺设。

m m图5 施工图3.8 布线材料表表3 布线材料表3.9 施工进度表表4 施工进度表4 体育馆综合布线工程详细设计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配线间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线缆及适配器由用户自备,本设计不考虑。

要连接计算机和电话线时缆线与缆线接头要注意与信息插座匹配。

信息插座到终端设备连线不超过五米。

工作区的UTP/FTP跳线为软线(Patch Cable)材料,即双绞线的芯线为多股细铜丝,最大长度不能超过5M。

图6 工作子系统设计图4.2 水平子系统设计水平子系统指从楼层配线间至工作区用户信息插座。

由用户信息插座、水平电缆、配线设备等组成。

综合布线中水平子系统是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管理子系统。

由UTP线缆构成。

最大水平距离:90m(295ft)。

指从管理间子系统中的配线架的JACK端口至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电缆长度。

工作区的patch cord、连接设备的patch cord、cross-connection线的总长度不能超过10M。

水平布线系统施工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大量的工作,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不易变更。

因此要施工严格,保证链路性能。

综合布线的水平线缆可采用五类、超五类双绞线、也可采用屏蔽双绞线。

甚至可以采用光纤到桌面。

图7 水平子系统设计图4.3 管理子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房间、是水平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也是主干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由大楼主配线架、楼层分配线架、跳线、转换插座等组成。

用户可以在管理子系统中更改、增加、交接、扩展线缆。

用于改变线缆路由。

建议采用合适的线缆路由和调整件组成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提供了与其他子系统连接的手段,使整个布线系统与其连接的设备和器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调整管理子系统的交接则可安排或重新安排线路路由、因而传输线路能够延伸到建筑物内部各个工作区。

是综合布线系统灵活性的集中体现。

管理子系统三种应用:水平/干线连接;主干线系统互相连接;入楼设备的连接。

线路的色标标记管理可在管理子系统中实现。

图8 管理子系统设计图4.4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设备间子系统是一个集中化设备区,连接系统公共设备,如PBX、局域网(LAN)、主机、建筑自动化和保安系统,及通过垂直干线子系统连接至管理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大楼中数据、语音垂直主干线缆终接的场所;也是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终接的场所;更是各种数据语音主机设备及保护设施的安装场所。

建议设备间子系统设在建筑物中部或在建筑物的一、二层,位置不应远离电梯,而且为以后的扩展留有余地,不建议在顶层或地下室。

建议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时应有相应的过流、过压保护设施。

设备间子系统空间要按ANSI/TIA/EIA-569要求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空间用于安装电信设备、连接硬件、接头套管等。

为接地和连接设施、保护装置提供控制环境;是系统进行管理、控制、维护的场所。

设备间子系统所在的空间还有对门窗、天花板、电源、照明、接地的要求。

图9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图4.5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主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之间的线缆构成。

其功能主要是把各分层配线架与主配线架相连。

用主干电缆提供楼层之间通信的通道,使整个布线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垂直干线子系统Topology 结构采用分层星型拓扑结构,每个楼层配线间均需采用垂直主干线缆连接到大楼主设备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