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行地道涵洞施工方案-精品文档

人行地道涵洞施工方案-精品文档

人行地道涵洞施工方案中铁七局金马路4 标项目部人行地道施工方案人行地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贵安新区金马路道路工程4 标段人行通道、涵洞工程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贵阳市贵安新区金马大道4标,全长5.66km,道路整体线形呈南北走向,设有3 座地下人行通道,分别是K15+330 、K15+600 、K18+130 人行通道,1座车行通道K16+120 涵洞,2座过军用管线涵洞,分别是K17+905 ,K18+515 ;人行系统由地道主通道、地道接口和两端进出口通道组成,通道工程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其中主通道为“□” 形闭合框结构,出口为“ U ”形结构,主体通道设置在车行道下,净宽4 米,净高3米,箱体结构顶底板及侧墙厚均为0.5m,进出口梯道宽为3m,坡度分别为1:2、1:4 两种,中间设2m 宽休息平台。

梯道第一级台阶高于人行道面0.15m,以保证地面流水不进入梯道。

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重要性系数1.0,环境类别为I 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地道工程为浅埋式地下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为不小于0.3MPa,地道顶板面位于路基底,根据该路段管线情况,覆土埋深按3m考虑。

基础垫层采用C15素砼,梯道及平台采用C20 砼,主通道箱涵、接口框架、搭板、进出口U 型槽采用S8C30砼;箱涵主体为模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小于S8 的防水抗裂混凝土。

地道顶板和底板采用防水涂料防护,侧面与土质相接触面采用M7.5 水泥砂浆砌MU10 的砖墙厚12cm、3cm 厚的M7.5 防水砂浆、防水涂料;在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及预埋件等细部构造部位,根据不同部位的防水要求将铜板止水带、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几种材料复合搭配使用。

三、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

2、各项材料报验,合格后进入施工现场。

3、挖掘机及施工机械设备已检修完毕,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人员进场。

四、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找平-底板、墙身钢筋绑扎、管线预埋、砼浇筑-墙身、顶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砼浇筑丄型槽、U型槽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砼浇筑-防水处理-附属- 1 -中铁七局金马路4 标项目部人行地道施工方案构造施工- 砂浆找平粉刷-防火涂料- 台背回填1、测量放样由测量人员准确定出拱涵中心及纵横轴线,在基槽外每侧设两个控制桩,进行基槽放样,开挖基槽。

2、基坑开挖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爆破或机械开挖(土质边坡按1:0.5,石质边坡按1:0.2)放坡,基坑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放样后在基坑开挖线上撒上石灰粉,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同意后进行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在车行地道外基础边界线的延长线上垂直插上数根标杆,以便现场施工员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时指挥机手,并用水准仪控制基底标高,确保基坑开挖准确,基坑用挖掘机挖掘,标高控制在基础设计底标高1cm 以内,进行人工或机械修整基坑底部,并检验基底承载力,本涵洞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得小于0.3MKpa ,如不能满足应按设计要求换填处理。

处理结果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方可正常施工。

2)、地道基坑宜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开挖。

3、支架施工及模板安装( 1)地道主框架采用搭设满堂钢管支架现浇方式浇筑砼,应结合设计沉降缝及实际的地质情况来合理安排框架的分段和浇筑顺序。

根据计算各部位的荷载地道的侧墙的模板拉杆的间距不宜大于60cm,顶板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宜大于60cm,横杆步距不宜大于90cm,面板采用厚2.5cm竹胶合板,立杆的上下两头各用丝托调节模板的标高及拆模板的间隙。

(2)满堂钢管支架施工时加固支架确保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施工前应认真研究落实施工组织计划,按照设计文件允许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砼内的预埋件、管道要及时安置预埋。

(4)应高度重视地道的施工监管、施工观测和施工控制,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各施工阶段的控制分析和调整。

(5)沉降缝其安装的初始位置应根据有关图纸及求进行。

(6)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的美观,线条流畅。

(7)钢模板与板之间利用玻璃胶嵌缝;支架搭设时严禁与模板支撑连接。

(8)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设置沉降缝,地基及结构尺寸变化处、填土高度变化处应增设沉降缝。

- 2 -中铁七局金马路4 标项目部人行地道施工方案(9)支架在纵向和横向均应加强水平、斜向连接,增强整体稳定;支架在安装完成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10)支架、模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变形,预压荷载应为支架需承受全部荷载的1.1 倍,预压荷载的分布应模拟需承受的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预压的先后顺序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11)模板必须是大块模板;模板要求尺寸准确,表面平整;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湿砼爆模,确保浇出的混凝土尺寸准确。

模板应涂刷正规的脱膜剂,表面光洁美观、无锈斑和异色痕迹。

(12)模板安装完毕须对其平面位置、标高、尺寸和稳固件进行全面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支架、模板安装质量标准3、钢筋加工及绑扎(一)材料要求及一般规定1)、钢筋原材: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应有供应单位或加工单位资格证书,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和见证敢样试验。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型号、尺寸、形状、数量,并应进行标识。

成- 3 -中铁七局金马路4 标项目部人行地道施工方案型钢筋必须进行覆盖,防止雨淋生锈。

3)、铁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使用成品垫块。

4)、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5)、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a 、纵、横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b、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c、箍筋、环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d、预埋件及预埋管道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6)、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二)钢筋加工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a、HPB235 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 倍。

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 °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c、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 倍。

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规范(三)第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b、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3)、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

4)、钢筋加工的开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4 -中铁七局金马路4 标项目部人行地道施工方案(三)钢筋连接1)、纵、横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在施工现场,钢筋焊接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

受力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 倍d(d 为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该设计及规范要求。

5)、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 (Ll 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5 -中铁七局金马路4 标项目部人行地道施工方案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 倍的尺寸偏差。

止水带施工质量标准4、砼浇筑浇筑砼时应按下图次序进行0.5- 6 -中铁七局金马路4 标项目部人行地道施工方案C30 混凝土浇筑注:U型槽的具体尺寸详见图纸,施工缝的应设在顶板底面50cm 处。

注:施工缝的应设在顶板底面50cm 处。

1)、砼浇筑前严格检查预埋件。

- 7 -中铁七局金马路4 标项目部人行地道施工方案2)、浇筑混凝土按施工缝的设置进行分段浇筑施工。

浇筑混凝土时振动器操作必需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3)、如在施工过程中遇不可估计的因素需留施工缝时,要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留设与处理。

4)、砼属大体积砼施工,其内外温差的控制不大于25 C,是防止砼出现裂缝的关键,同时为减少水化热所产生的龟裂5)、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要求添加外加剂,确保砼的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人行地道施工质量标准9、回填1)、回填前应对沉降缝处进行防水处理,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实施;防水板、土工布的材质、性能、规格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无漏水现象,防水板焊接焊缝应全部进行充气检查;检查TS 透水管是否按设计要求安装,接头是否符合要求;沉降缝处的遇水膨胀条是否安装。

2)、回填的填料宜采用天然砂砾、碎石等渗水性材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质或冻土块的土;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回填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应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应每50m2 检查1 点,不足50 m2 时应至少检查1 点,每点均应合格,且宜采用小型机械压实。

3)、砂砾石及碎石材料的粒径不宜大于50mm,含泥量不宜超过5%, 厚度不宜大于30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