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生长缓慢,导致试验呈假阴性。
.
26
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对侵袭性曲霉 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尤其在骨髓 移植和血液病等免疫抑制的患者中。
检测范围:曲霉菌、青霉菌,拟青霉。链格孢。
.
27
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谷类食物和脂质甜点中的GM抗原。 肠道中定值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
.
28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导致危重病患者死亡的 主要疾病之一,在美国及许多发达国家位居医 院血源性感染的第四位,许多权威人士估计由 其导致的成人死亡率为15%-25%,新生儿和儿 童死亡率为10%-15%。侵袭性曲霉病病死率达 50%。 抗真菌药作用于真菌细胞的同时也容易对 人体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临床治疗真菌感染的 药物有限、用药剂量较大、疗程长、因此不良 反应较多、毒性较大,成为临床应用抗真菌药 物的主要瓶颈。
.
29
念珠菌血 症
深部器官 念珠菌病
侵袭性 念珠菌
病
播散性念 珠菌病
心内膜和 脑膜Leabharlann 珠菌病.30
患者简介:女性,37岁,农民,因“咳嗽,咳痰4 天,加重伴喘憋1天,意识不清2小时”于2014年 5月7日入院。
当日下午即行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粘膜充血,水 肿,糜烂,大量黄粘痰,留标本送检。
入院诊断考虑“重症支气管哮喘”,予甲基强的松 龙80mg,氨茶碱0.25,硫酸镁2.5分次点滴,症状
多育赛多 孢
接合菌 根霉属 毛霉属
土曲霉
万氏霉属
根毛霉属
构巢曲霉
弯孢属
犁头霉属
.
3
➢ 白色念珠菌 ➢ 光滑念珠菌 ➢ 热带念珠菌 ➢ 近平滑念珠菌 ➢ 克柔念珠菌 ➢ 烟曲霉 ➢ 黄曲霉
(Candida albicans) (C. glabrata) (C. Tropicalis) (C. Parapsilisis) (C. Krusei) (A. fumigatus) (A. flavus)
不见好转。结合支气管镜所见,丝状真菌感染不能 除外。
.
31
病原学诊断:5月7日痰涂片可见真菌菌丝,菌丝呈 45度折角,似曲霉菌丝。痰培养及BALF培养为烟 曲霉菌。5月9日BALF培养为烟曲霉菌;5月11, 12,13,16日气道分泌物培养为烟曲霉菌。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微生物学证据,影像学检查诊 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
• 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的感染
• 早期诊断:可先于临床诊断4天
.
25
假阳性 •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应用纤维素膜) • 某些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如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 • 病人输入白蛋白、球蛋白、脂肪乳、凝血因子 • 某些细菌败血症 (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 手术中使用棉纱,棉拭子 • 对策:动态监测葡聚糖的变化 ➢ 假阴性:隐球菌具有厚壁胞膜,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
治疗:5月8日在莫西沙星的基础上,加用两性霉素 B脂质体制剂,5月9日,12日,13日气道滴入两性 霉素B脂质体,20日加用伏立康唑。
.
32
5月21日,22日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用派拉西 林/他唑巴坦治疗,继续应用伏立康唑(口服, 400mg/d)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150mg/d)治疗。 患者出院后院外服用伏立康唑1个月,停用后改为 伊曲康唑口服液1个月,复查CT基本吸收后停用。
.
33
.
34
快速,常在1-2小时出结果 经常是唯一的诊断依据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1,3)-β-D葡聚糖(简称G实验):可特异性 激活鲎变形细胞溶解产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 的凝固,故称G试验。
• 可检测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肺 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
.
14
➢ 可见真菌孢子及假丝(念珠菌) ➢ 可见真菌孢子未见假丝(念珠菌) ➢ 找到真菌菌丝(丝状真菌,如曲霉,毛霉)
.
15
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检查方法
阳性结果可以确定真菌感染,阴性结果亦不能排除 诊断
如果在无菌体液的直接镜检中发现有真菌成分常可 确立深部真菌病的诊断;但一般在有菌部位则只有 发现大量真菌菌丝方可作出诊断
.
1
条件致病 酵母菌
念珠菌属
非念珠菌 属
白色念珠 菌
非白色念 珠菌
隐球菌属
毛孢子菌 属
酵母属
红酵母属
热带念珠 菌
光滑念珠 菌
克柔念珠 菌
近平滑念 珠菌
葡萄牙念 珠菌
.
2
丝状真菌
曲霉属
非曲霉属
烟曲霉
非烟曲霉 属
镰刀菌属
暗色孢霉
赛多孢属
黄曲霉
尖孢镰刀 菌
链格孢霉 属
尖端赛多 孢
黑曲霉
茄病镰刀 菌
双极菌属
.
4
.
5
.
6
.
7
.
8
分隔
.
9
.
10
.
11
.
12
表现 发热 多发性关节炎 血 皮肤损害 肝损害 窦道 呼吸系统 中枢系统
念珠菌 ++++ ++ ++ ++ ++ + 稀少
丝状真菌 ++++ 罕见 ++ +++ ++
.
13
➢ 形态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革兰染色、KOH压片,乳酸棉芬兰染色) 培养检查-培养时间5-7天 组织病理学 ➢ 特殊检查 血清学试验(G实验,GM实验) 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