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精品PPT课件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精品PPT课件
主要见于艾滋病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卡氏肺孢子
菌与真菌有平均60%的相似性, 而与原 虫只有20%的相似性,支持卡氏肺孢子 菌为真菌的观点。 该菌目前尚不能在体外培养获得,主要 依靠直接涂片六胺银染色诊断。PCR技 术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三、IFI定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系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 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致组织损害、 器官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及 病理生理过程。
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和毛霉是最常见 引起IFI的病原菌。
(一)致病性念珠菌
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 菌和葡萄牙念珠菌
念珠菌培养产生酵母样菌落。显微镜下, 除光滑念珠菌外,大部分念珠菌在玉米 吐温琼脂培养基上均可产生假菌丝及芽 孢
条件致病菌
(二)致病性曲霉
国内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和治疗指南
北京朝阳医院SICU 郑悦
已发表指南
2005.7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 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2006.8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2007.7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 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
即将发表指南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指 南(修订版)之变动
治疗:3)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被 列为预防治疗的对象,预防治疗的时间 不再推荐为2-4周,而以宿主危险因素的 改善为度。
各指南不同
患者不同 血液指南:最有经验 肺部真菌指南:1)诊断:不包括寄生
和过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2)治疗:临床处理程序
在ICU 中,IFI除了可发生于存在免疫 抑制基础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 者,更多的则是发生在之前没有免疫抑 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这与疾病本身 或治疗等因素导致的免疫麻痹/免疫功 能紊乱有关
(四)高危因素
ICU患者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解剖生理屏 障完整性的破坏
各种插管导管 消化道
(四)高危因素
内容
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IFI定义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重症患者IFI的预防 重症患者IFI的治疗
附录:IFI的治疗药物简述
一、重患者IFI的流 行病学
(一)发病率
不断增加,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 15%
器官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0%~ 40%
危重症专业 烧伤专业 免疫专业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指 南(修订版)之变动
诊断:肺孢子菌列于真菌范围 治疗:1)经验治疗和抢先治疗不再分
一线和二线用药,代之以指导性用药原 则---疗效,安全性,性价比。(国内缺 乏药物间随机对照试验)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指 南(修订版)之变动
治疗:2)经验治疗中不再推荐氟康唑 为选择药物。(与危重症患者真菌指南 不同,血液恶性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患者真菌感染中非白念和曲霉菌感染↑↑)
和ICU住院时间延长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 的特点
引起IFI的病原体可分为两类:真性致病菌和 条件致病菌。
真性致病菌:少,主要包括组织胞浆菌和球孢 子菌,它们可侵入正常宿主,也常在免疫功 能低下病人中引起疾病。在免疫功能受损的 病人中,由真性致病菌所致的感染常为致命 性的。
条件致病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多侵犯 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
艾滋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 90%
(二)重要病原菌
ICU患者IFI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 ICU患者IFI仍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
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60%) 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占所
有IFI的5.9%~12%
烟曲霉、黄曲霉和土曲霉 曲霉孢子约2~5μm大小,易在空气中
悬浮。吸入孢子后可引起曲霉病,肺和 鼻窦最易受累,依据宿主的免疫状态可 产生多种不同的临床类型。 条件致病菌
(三)致病性隐球菌
新生隐球菌 最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引起严重
的肺部病变,其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 隐球菌病好发于艾滋病(AIDS)、糖尿
及常见IPFI抗真菌治疗(细化) 危重症指南:最复杂,器官功能障碍与 抗真
菌治疗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 感染
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 分会
侵袭性真菌感染指南工作组 中国 成都 07.5
IFI(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
IFD(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 尚有争 论
(五)致病性接合菌
毛霉目和虫霉目 毛霉目:毛霉、根霉、根毛霉和犁头霉。易感
因素有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大剂量应用 皮质类固醇激素、白细胞减少等。大多数患 者通过吸入空气中毛霉孢子而感染,其次是 食入或外伤致病,肺和鼻窦最常受累。 虫霉目:蛙粪霉和耳霉,主要通过微小外伤和 昆虫叮咬而感染。
(六)卡氏肺孢子菌
(三)病死率
ICU患者IFI的病死率很高,仅次于血液系统 肿瘤患者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其 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 显高于白念珠菌等其它念珠菌。
尽管ICU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发生率低,但其 病死率高(总死亡率61%),是免疫功能抑制患 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四)高危因素
病、晚期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器官移植等患者。
(四)双相真菌
申克孢子丝菌、马内菲青霉、荚膜组织胞浆 菌、粗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
指在人体和37℃条件下产生酵母相,而在 27℃条件下产生菌丝相的一类真菌,为原发 性病原真菌。
除孢子丝菌病多为皮肤外伤后感染外,其他主 要由呼吸道感染,但绝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 为自限性疾病,少数患者可发展为严重的系 统性损害。
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 ①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 ②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 ③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④常合并糖尿病、COPD、肿瘤等基础疾病 ⑤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⑥器官移植广泛开展 ⑦肿瘤化疗/放疗、HIV感染等导致患者免疫功能
低下 ⑧ICU诊治手段不断提高,使重症患者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