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文学论文初稿

中国当代文学论文初稿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论文浅论《白鹿原》中的黑娃形象
院系:文法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108511
学号:105080540009
姓名:张宏源
指导教师:徐云浩
分析《白鹿原》中黑娃的形象
一、黑娃的单纯………………………………………………………………………………………
1、童年的黑娃…………………………………………………………………………………
2、家庭对黑娃的影响…………………………………………………………………………
二、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黑娃………………………………………………………………………
三、激进革命思想影响下的黑娃……………………………………………………………………
1、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
2、接受革命思想大显身手……………………………………………………………………
四、脱离共产党走上土匪之路………………………………………………………………………
五、浪子回头重新为革命效力………………………………………………………………………总结
分析《白鹿原》中黑娃的形象
【内容摘要】风云变幻的乱世中小人物的命运浮沉,社会大变革下普通老百姓的艰难抉择,一次不经过头脑的抉择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黑娃在这样的形势大背景下一次次出人意料的选择,是对封建社会礼教的抗拒,是对社会不公的愤慨,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关键字】黑娃
一、黑娃的单纯
1、童年的黑娃
黑娃出场是在第五章,白嘉轩修祠堂办学校,白嘉轩在和鹿三铡草时对鹿三说“应该让娃娃去念书”黑娃出场,是一个非常纯真的农家少年,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懂,只喜欢去帮着家里去割牛草的少年。

在割草中有很多的欢乐,以至于在课堂上还能看到毛笔竟然还能想起来在割草时追狐狸的场面。

还有一点我们可以看到黑娃是多么的纯真。

在课堂上,鹿兆鹏给黑娃扔过去一块冰糖,黑娃竟然不认识冰糖,他正准备扔掉,没见过冰糖,更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吃到冰糖尝到甜的滋味竟然放声的哭了,我们可以看出黑娃的生活是多么的单纯,以至于鹿兆鹏再给黑娃水晶饼时候,他咬了一口直接扔掉,因为他受不了晚上老做梦吃糖。

甚至后来当了土匪强到一罐冰糖不让别人吃,直接尿到里面的行为发生。

还有通过鹿兆鹏对黑娃进行劝说去烧粮食一事我们可以看出黑娃是多么的单纯,经过鹿兆鹏的一番革命论,黑娃当即就答应道去烧粮食,他是这样说的,“黑娃倒显出大将风度:‘烧了也就给他狗日烧咧。

昨不敢!’”作者还用了一个词语大将风度,我们可以看出黑娃是单纯的,直率的,同时也是嫉恶如仇的。

2、家庭对黑娃的影响
父母没有文化,疏于教育。

鹿三是白嘉轩家的长工,没有什么文化,更不会教黑娃什么知识。

白嘉轩让黑娃去读书,鹿三的表现很一般,甚至没有意识到要让孩子去读书,书中他是这样写的,」鹿三嘲笑说:“「那个慌慌鬼一生就的庄稼
坯子,念啥书哩!”,作者用的是嘲笑二字,足以说明鹿三的知识水平,文化层次。

黑娃的妈妈就不用说了,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不会管孩子,作者着笔也很少。

我们可以看出鹿三对黑娃的影响较小。

二、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的黑娃
黑娃长大后,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想出去当长工,自己赚钱,开启自己生活的新篇章。

经过和父亲的争论,在母亲的妥协之下和嘉道叔一块到渭北村去讨生活。

嘉道叔和他一块儿在渭北村一家地主打长工。

在这里结识了田小娥。

认识田小娥是黑娃生命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田小娥事件之后,黑娃从此脱离了父母的羽翼。

在田小娥这件事情上,黑娃是很叛逆的,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敢于突破封建礼教的藩篱。

这是非常可贵的,正如后来鹿兆鹏所说“‘你--黑娃,是白鹿村头一个冲破封建枷锁实行婚姻自主的人。

你不管封建礼教那一套,顶住了宗族族法的压迫,实现了婚姻自由,太了不起大伟大了!’”尽管在这里鹿兆鹏是威力说服黑娃去烧粮食,但是说的也是实情。

在这件事情上充分凸显了黑娃的大胆、敢于抗争的精神。

在田小娥事件之后我们可以看出黑娃又是很勤奋的一个庄稼汉,他什么也不怕,从此以后自己和田小娥就生活在村外的窑洞里。

黑娃很勤奋,起早贪黑,不但把窑洞给修正了一番,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窝。

还忙于打长工赚钱,还凑准机会买下了人字号的一份薄田和田小娥给过着幸福的生活。

单是到这里的话我想黑娃和田小娥的日子将是非常幸福的,然而偏偏不是这样,刚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又有一个人盯上了他。

三、激进革命思想影响下的黑娃
1、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
黑娃人生的转变就要说起鹿兆鹏。

鹿兆鹏受到良好的教育,较早的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是白鹿原上最早受到革命思想影响的人,同时也是白鹿原上的革命先驱,革命领袖。

在北伐战争时期,白鹿原被一些军阀占领之后,大规模征粮,鹿兆鹏为了革命的需要,就发动了黑娃一起去烧粮。

经过劝说与鼓动,黑娃当即就同意了。

黑娃为什么做这件事?
我认为,对于黑娃自身来讲他并没有这种意识,他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正因为如此,黑娃在经过和田小娥的事情之后被父亲给撵出白鹿原独个住在白鹿原外的一间破窑洞中,他是受到人们的孤立。

其实,黑娃的内心是渴望被尊重的,在这种情况下,鹿兆鹏突然跑出来说你的做法是对的,正是革命所需要努力的结果。

黑娃受到鼓励和尊重满足了其内心渴望被尊重的真空,所以,黑娃和鹿兆鹏就有了共同的感情纽带。

接下来发动黑娃去烧粮,黑娃不懂,但是黑娃的性格使他立
马就答应了。

文中作者用了这样写的“兆鹏说:‘把粮台给狗日烧了,你说敢不敢?’黑娃倒显出大将风度:‘烧了也就给他狗日烧咧。

昨不敢!’我们会发现鹿兆鹏是用话在激他,他当时就答应了。

这里凸显了黑娃的果敢,决绝,鲁莽,义气的性格。

2、接受革命思想大显身手
烧粮这件事情做了之后就等于他已经上了鹿兆鹏的船,然后反革命军阀在被“两虎”赶走之后,白鹿原又恢复了平静,在这期间,鹿兆鹏的共产党身份被公开。

国民党掌权,共产党发动农民组织农会,黑娃被推荐到省城“农讲所”学习。

当大家还在对黑娃怀疑的时候,黑娃从“农讲所”回来之后,他的举动,让原上的人都刮目相看。

经过准备之后,首先在其他的几个村子开展农协运动,为了掀起真正的风搅雪,展示农协的力量,他们先拿三官庙的老和尚开刀,铡了老和尚引起原上的巨大反响。

接下来在白鹿原上开展农协,黑娃请缨要弄出点动静来。

黑娃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个农协工作部,他想把祠堂变成工作的地方,受到了白嘉轩等族内人的反对,他就带人带着锤子砸开祠堂的门锁,又砸掉祖先的牌位,砸掉了写有“仁义白鹿村”的石碑,乡文条约的石刻。

砸掉的是认为代表过去不合时宜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出黑娃是多么的激进,又是对过去多么的仇恨,他毁坏的不仅仅是石碑与石刻,砸掉的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看出黑娃也是一个没有脑子,缺少文化的人,这样的人太激进,对民族对文化都不太好。

紧接着下来黑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斩“碗客”,这个人作恶多端,是罪有应得。

这件事之后,他们连着斩了几个地主富豪,还不解气,再斩田福贤。

最后在鹿兆鹏的干预下才没有将田福贤斩掉。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黑娃是嫉恶如仇,希冀斩掉所有的坏人,但是又没有头脑,没有想过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惩奸除恶,这样做不仅会误杀好人,也会引发许多的问题,干扰了国民党政权。

黑娃是一腔热血,又太缺乏头脑,容易被别人利用,不可能走得更远。

四、脱离共产党走上土匪的道路
在大革命失败的大背景下,共产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黑娃的农协也受到重大挫折,革命同志被迫逃散,黑娃逃到国民革命军加强旅之后,由于良好的身体素质与过硬的军事素质当了旅长的警卫,后来部队被打散,黑娃走上了土匪的道路。

黑娃在当土匪的时候抢劫过白鹿两家,他本要弄死鹿子霖没想到鹿子霖命大侥幸逃脱,但是在抢劫白嘉轩家的时候有这样一幕,在临走的时候把白嘉轩的腰给打折了,黑娃嫌白嘉轩的腰板挺得太直。

从黑娃脱离共产党到进入土匪的行列,我们可以看出来革命道路的曲折和复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黑娃这个人信仰不坚定,没有道德操守,不能够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人。

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
黑娃人生的无奈,有家不能回,又找不到信仰的方向,沦落为土匪。

五、浪子回头重新为革命效力
黑娃所属土匪后来被国民党收编之后,驻守滋水县城。

在此期间他有重新学习,跟着朱先生学习人生之道,最后还深得朱先生赞扬,改邪归正,从此走上正道,在鹿兆鹏的劝导下率领部队起义和平解放滋水县城,当上滋水县城的副县长。

这充分说明,黑娃的本性并不是很坏,即使做了很多的坏事,还能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后来背白孝文给害死,说明他还是不谙人性之险恶,缺乏心机,没有城府。

总结:根据黑娃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到黑娃本质是不坏的,小人物在历史的波涛面前犹如浮萍一般不能自主,只能任由汹涌的波涛吹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