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省级示范性高中2020届高三三校联考试题(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和亲和畅和衷共济曲高和寡B.哄闹诱哄哄堂大笑.一哄而散C.骁勇枭雄气凌霄汉甚嚣尘上D.摹本模样顶礼膜拜摩肩接踵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纨绔互联网一如继往鞠躬尽瘁B.涣散破天荒别无长物乌烟瘴气C.申辩舶来品德艺双馨箭拔弩张D.砥砺超生波无与伦比麟次栉比3.下列各句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徜徉于世界文化的长廊,呼吸着文明的馨香,淋浴着智慧的阳光,如韬光养晦一般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B.长沙人爱读书绝非有钱人的附庸风雅,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需要。
C.再猖狂的犯罪分子也逃不过公安人员的火眼金睛,当贩毒集团的头目得知自己已经被公安人员包围时,如惊弓之鸟,无处可逃。
D.朱光潜幼年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一次被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他成了父亲最年幼的学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2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但可曾知道,它的图案设计、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成果。
B.近年,浙江省致力于编制一张“预警网”,在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敏感区设立信息采集点,以监测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情况。
C.对大学生的培养,学校不仅是给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发个文凭就可以万事大吉,还要培养至关重要的团队精神。
D.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表示,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不会引发这些疾病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⑴王维新是中国水彩画坛的画家。
在他的画中,,无论是在江南烟柳、塞外天风,还是威尼斯、孟加拉风情,都呈现出一种东方情调。
⑵巴金以自己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崇敬。
在文坛,。
这盏灯象征着良知和责任,象征着真诚和勇气。
①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与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互相渗透②西画的色彩变化和造型与中国画的线条和水墨气韵互相渗透③作家们把他当作心中的一盏灯④他已成为作家们心中的一盏灯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袁聿修传(节选)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
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年十八,领本州中正。
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
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使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
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兴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
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
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
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其接引。
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
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聿修退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邢邵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弟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净寡欲,与物无竞竞:争。
B.府省为奏,敕报许之报:报告。
C.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遗:赠送。
D.敬承来旨,吾无间然间:嫌隙,不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聿修独以故情,存问往来。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为政清靖,不言而治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①素流之中,最有规检。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为信。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
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
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
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D.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
途径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
(3分)译文:⑵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3分)译文:⑶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
(4分)译文: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赏析。
(7分)禹庙杜甫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1)颈联中的“嘘”字和“走”字用得好,试析其妙处。
(4分)答:(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分)答:12.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1分)⑴女也不爽,。
,二三其德。
(《诗经•卫风•氓》)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⑶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⑷江山如画,。
《念奴娇•赤壁怀古》⑸越陌度阡,。
《短歌行》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
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悲壮的超越卞毓方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
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
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
早在17年前,在他还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即。
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
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
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
”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
可惜呀,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来源:学科网]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
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
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会在眼前重演。
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
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
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
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
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
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度的璀璨。
伟业不一定在顺境。
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
尽管,郑成功在之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
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
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13.下列对这篇传记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语言典雅而不矫揉。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审美情趣,由此激发了渎者情感上的共鸣。
B.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①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
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C.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的悲壮色彩的命运。
给读者以现实感、真实感.D.作者在解读郑成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观史、读史。
“城存我存。
城亡我亡”的誓语固然不失昂愤激烈,但事实只能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
14.下列对第④段的景物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烘托郑成功激烈的思想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