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概念。起源。发展
• (5)适用的范围不同。 • n 氏族习惯具有亲威关系的同一世俗和部落 成员; • n 法适用于国家权力所辖地内的所有居民。 • n (6)根本目的不同。 • n 氏族习惯维护共同利益、维系社会成员间 平等互助关系有手段与实现利益为首要目的, 为此建立和维护统治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法的发展
• 一、法的历史类型 • 1、概念:法的历史类型是以社会形 态相联系的概念,是依据所赖以存 在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国家意志 的性质不同而对各种社会的法律制 度所作的分类。
第二节..法的起源.发展
• 一、法的产生 • 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是随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 可调和的产物。国家与法的产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 面,法的产生是国家最终形成的标志。 • 分析见表 • 1)社会根源:阶级、国家的产生 • 2)经济根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商品交换, 私有制的出现。
• • • •
• •
d.诉讼程序不同。 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突出法官 的职能,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 英美法系的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 代理人为中心,法官只是双方争论的仲裁人,而 不能参与争论,具有对抗式程序特点。 e.从如何更好地调整社会关系和建立法律秩序 看 大陆法系具有对全部社会关系加以理性设计和 安排的特点,显得刚性过强难以完全适应; 英美法系则强调根据具体的经验解决具体的问题,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五、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
•
①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明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罗 马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 • 属于它的有:欧洲大陆的法国、意大利、荷兰、 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美洲;亚洲
•
•
②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判例法系是承 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 总称。 • 属于它的有: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 斯坦、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
③两大法系的区别:
• • • • • • • • • a.法律渊源的不同。 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 英美法系既包括制定法也包括判例法 b.法律结构的不同。 大陆法系习惯用法典的形式; 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单行法和判例法成主要形式 c.法官的权限不同。 大陆法系的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 英美法系的法官不仅适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创造 法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两者的区别
• • • • • • n (1)反应的社会关系不同: n 氏族习惯反映原始社会的社会关系,不具有阶级性; n 法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社会关系,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n (2)体现的意志不同: n 氏族习惯反映氏族部落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意志; n 法反映在政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非社会的共 同意志。
四.作用
• • • • • • • • 1、概念 是指法对人的行为以及最终对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2、法的规范作用、社会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 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 执行社会公 共事务 3、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五.分类
• • • • • •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实体法和程序法 3.根本法和普通法 4.一般法和特别法 5.公法和私法 6.国内法和国际法
• (3)产生的方式不同。 • n 氏族习惯是以传统的方式自发地形成和演 变即由代表氏族或部落全体成员利益的自治组 织,是整个氏族社会以舆论或其他形式; • n 法是国家统治阶级统治的组织制定或认可 的, • n (4)实施的方式不同。 • n 氏族习惯是靠当事人的自觉、舆论和世俗 首领的威望来保证实施的; • n 法的实施必须要有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三、封建法律制度的法律特征:
• 保护封建地主的所有权,肯定人身 依附关系 • 封建等级森严 • 维护专制王权 • 刑罚残酷、野蛮、擅断 • 宗教的建立和教会法起重大作用
四、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法律:
• • • 总体特征: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本质要 求,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国家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内涵有三,一是所有自然人的法律人格一律平等即做 人的权利或资格;二是所有的公民都 具有平等的基本 法律地位即基本权利或基本义务;三是法律平等的对待 同样的行为(保护和惩罚)。 • 2)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 3)契约自由原则 • 4)法治原则
五.社会主义法
• 1.概念 • 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 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体现 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它通过规定人民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 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 1.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2.社会主义法是意志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 3.社会主义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法 律形式与现实保障的统一 • 4.社会主义法是国家强制性与自觉遵守性 的统一
• 2、分类:四种类型: • 奴隶制法律制度 • 封建法律制度 •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二、 奴隶制度的法律特征
• : • 严格保护奴隶制的所有制,否认奴 隶劳动者的法律人格,公开确认对 奴隶的人身占有 • 惩罚方式极其残酷,带有任意性。 • 在自由民内部实行等级划分 • 明显带有原始习惯的残余
法学概论教案
张玉兰
第一章 导论
• 本课程的逻辑结构及教学的逻辑结 构 •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方法和要求 • 本课程成绩评定说明
第二章 法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 一.概念 • 法是由国家制订、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其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 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 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在阶级对立社会) 或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意志,以确认、保 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 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3)法形成的一般规律
• (1)法的产生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 的必然结果。 • (2)法的产生经历一个长期渐进, 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 (3)法的产生是在私有制和阶级逐 渐形成的社会背景下孕育萌芽,并 以国家相伴发展确立起来的。
• (4)法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行为的调整方 式,经历了由个别调整到一般调整,由 自发调整到自觉调整的过程。 • n (5)法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 习惯法,在发展到成文法的长期过程。 • n (6)法律道德和宗教等社会规范从 混沌一体逐步分化为各自相对独立的规 范系统。
二.本质
• 1)统治阶级的意志 • 2)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共 同意志 • 3)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 条件决定的――深层本质
三.特征
• • • • 1、从规范的性质看,它是一种行为规范。 2、从产生上,具有国家意志性。 3、从执行上,具有国家强制性。 4、从调整机制上,具有特殊性即设立主 体的权利和义务。 • 5、从效力上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 6、从目的上看,维护统治阶级的社会关 系和社会秩序。
思考题
• • • • • • • 1.试述法的概念.本质.特征 2.试述法的分类 3.试述法的作用 4.试述法产生的根源和发展规律 5.试述两大法系的区别 6.试述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及其形式 7.试述社会主义法的概念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