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9.4向量应用-【新教材】苏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课件
9.4向量应用-【新教材】苏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课件
·
·
14
[解] 如图,作平行四边形 OACB,使∠AOC=30°,
情
课
景 ∠BOC=60°.
堂
导
小
学 探
在△OAC 中,∠ACO=∠BOC=60°,∠OAC=
·
结 提
新
素
知 合
90°.|O→A|=|O→C|cos 30°=300× 23=150
3(N),|O→B|=
养
作
课
探 究
→ |OC|sin
30°=12×300=150(N).
·
3
·
情
课
景
堂
导
小
学
结
·
探
提
新 知
合
情景
导学
探新
知
素 养
作
课
探
时
究
分
层
释
作
疑
业
难
返 首 页
·
4
·
情
课
景
堂
导
小
学
结
探
1.设 a=(x1,y1),b=(x2,y2),a,b 的夹角为 θ. 证明线线平行、 提
·
新
素
知 点共线及相似问题,可用向量的哪些知识?证明垂直问题,可用向量 养
合 作
的哪些知识?
景
堂
导 学
(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小 结
·
探
提
新
①速度、加速度、位移、力的合成和分解,实质上就是向量的加 素
知
养
减法运算,求解时常用向量求和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合
作课探ຫໍສະໝຸດ ②物理上力做功的实质是力在物体前进方向上的分力与物体位 时
究
分
层
释 移的乘积,它的实质是向量的数量积.
作
疑
业
难
返 首 页
·
究
课 时 分
释
=6×(-13)+(-5)×(-15)=-3(J).
层 作
疑
业
难
∴力 F1,F2 对质点所做的功分别为-99 J 和-3 J.
返 首 页
·
18
·
情 景 导
(2)W=F·A→B=(F1+F2)·A→B
课 堂 小
学
结
·
探
=[(3,4)+(6,-5)]·(-13,-15)
提
新
素
知
=(9,-1)·(-13,-15)
养
合
作
=9×(-13)+(-1)×(-15)
探
课 时
究
=-117+15=-102(J).
分 层
释
作
疑
难
∴合力 F 对质点所做的功为-102 J.
业
返 首 页
·
·
19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情
课
景
堂
导
【例 2】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 ABCD 中,E,F 分别是 AB,BC 小
小 结
·
探 新
拴两根绳子,这两根绳子在铅垂线的两侧,与铅
提 素
知
养
垂线的夹角分别为 30°,60°,求当整个系统处于
合
作 探
平衡状态时,两根绳子拉力的大小.
课 时
究
分
层
释 疑
[思路点拨]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力的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解 作 业
难
决,注意力的合成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也可用三角形法则.
返 首 页
分 层
释
作
疑 难
数量积的公式和性质.
业
返 首 页
·
·
·
情
景
导
学
探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新
知
(1)若△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有A→B·B→C=0.
合
作
探 究
(2)若A→B∥C→D,则直线 AB 与 CD 平行.
释
疑
(3)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力越大,做功越多.
难
8
课 堂 小 结 提 素 养
究
时 分
层
释 疑
(2)求 F1,F2 的合力 F 对质点所做的功.
作 业
难
返 首 页
·
17
·
情 景
[解] (1)A→B=(-13,-15),
课 堂
导
小
学 探
W1=F1·A→B=(3,4)·(-13,-15)
·
结 提
新
素
知
=3×(-13)+4×(-15)=-99(J),
养
合
作 探
W2=F2·A→B=(6,-5)·(-13,-15)
第9章 平面向量
9.4 向量应用
2
·
情
课
景
堂
导 学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小 结
·
探
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物理 通过学习向量的应
提
新
素
知
问题及其他的一些实际问题.
用,提升学生的数学
养
合
作
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 建模和数学运算核心
探
课 时
究 释
几何问题.(重点、难点)
素养.
分 层 作
疑
业
难
返 首 页
时 分 层
释
作
疑 难
故与铅垂线成 30°角的绳子的拉力是 150 3 N,与铅垂线成 60° 业
·
角的绳子的拉力是 150 N.
返
首
页
15
·
情
课
景
堂
导
小
学
结
探
1.解力向量题时,依据题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向量加 提
·
新
素
知 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对力进行分解和合成.
养
合 作
2.解题时要明确各个力之间的关系及它们各自在题目中的地位, 课
()
课 时
( )分 层 作
( )业
返 首 页
·
9
·
情
课
景 导
[解析] (1)可能A→C·C→B=0 或B→A·A→C=0,故错误.
堂 小
学
结
·
探 新
(2)A→B∥C→D,AB,CD 亦可能在一条直线上,故错误.
提 素
知
养
合
(3)W=F·s=|F|·|s|cos θ,故错误.
作
课
探
时
究
[答案] (1)× (2)× (3)×
探
时
究 借助于图形,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抽象为数学模型.
分 层
释
作
疑
业
难
返 首 页
·
16
·
情
课
景
堂
导 学
[跟进训练]
小 结
·
探
提
新
1.已知两恒力 F1=(3,4),F2=(6,-5)作用于同一质点,使之 素
知
养
由点 A(20,15)移动到点 B(7,0).
合
作
课
探
(1)求 F1,F2 分别对质点所做的功;
分 层
释
作
疑
业
难
返 首 页
·
10
·
情 景 导
2.已知△ACB,A→B=a,A→C=b,且 a·b<0,则△ABC 的形状为(
课
)
堂 小
学
结
探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
提
新
素
知
C.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养
合
作
课
探
[答案] A
究
时 分
层
释
作
疑
业
难
返 首 页
·
11
·
情
课
景 导
3.已知 F=(2,3)作用一物体,使物体从 A(2,0)移动到 B(4,
堂 小
学
结
·
探 0),则力 F 对物体作的功为________.
提
新
素
知
养
[答案] 4
合
作
课
探
时
究
分
层
释
作
疑
业
难
返 首 页
·
12
·
情
课
景
堂
导
小
学
结
·
探
提
新 知
合
合作
探究
释疑
难
素 养
作
课
探
时
究
分
层
释
作
疑
业
难
返 首 页
·
13
·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情
课
景
堂
导 学
【例 1】 如图所示,在重 300 N 的物体上
课
探
时
究
2. 物理中的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向量有什么关系?
分 层
释
作
疑 难
物理学中的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合成和分解是向量的什么运算?
业
返 首 页
·
5
·
情
课
景 导
向量的应用
堂 小
学
结
探
(1)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
提
新
素
知
养
合
作
课
探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