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原理 PPT

教育学原理 PPT


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1) 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本质、目的、构成要 素)
(2) 关于学校所实施的几方面的教育(智育、德 育、体育等的任务、内容、过程和要求)
(3) 关于实现学校各方面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 工作和课外教育工作)
(4) 关于学校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四、教育学的功能
断进步的思路、方案、措施。其次,梳理自己的工作
经验,使之系统化,提高工作的自觉性。这两方面的
研究既可以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又可为发展教育科学
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学可以从方法论方面给实际工作者的教育研
究提供帮助。
怎样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立项申请·评审书
学科分类
职业技术教育
课 题 类 别 省级重点资助课题
观点:辩证统一地认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其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还是教育 现象?我们认为不应该把研究教育现象和研究 教育问题对立起来。
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教育现象,把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定义为把握教育的规律,其
目的是指导教育实践,应当是合乎逻辑的。
研究教育现象和研究教育问题,仅就词义
方面来说,并不是矛盾的。在辩证唯物主义看
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等
代表著作:
《学记》(《礼记》中的一篇) 《论演说家的教育》 (昆体良著)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
标志:形成独立的体系 出现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教育论著,教育学的理论化、科学化
水平提高;
哲学
教育学
《大教学论》(捷)夸美纽斯 《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 《教育论》[英]斯宾赛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
教育学的任务是要从客观的教育现象和实际的教
育工作中去揭露它的规律。概括说来,教育学主要是
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
系等方面去研究教育工作的规律。”
两个争论问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现象? (2)教育学以研究本国现时的教育为主,还是以研究
各国普遍性的教育问题为主?
(1)原苏联学者的观点: 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科学
凯洛夫《教育学》:“教育学底对象就是
青年一代的教育”。“苏维埃教育学”是“研
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条件下对青年一代人实行
共产主义教育的科学”。
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
“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科学。”“苏维
埃教育学研究的领域是培养正在成长一
代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共产主义教育,
1、帮助未来的教师把握教育规律
在师范院校里开设教育学方面的课程,其目标是帮助 准备当教师的学生熟悉教育情况,把握教育规律,作 好就业的准备。
大家可以体会教育目的是什么,一个好的教师
是怎样工作的,学生是怎样学好各门课程的,学生之
间的共性与差异性在哪里等。这些感受有的可能是正
确的,有的可能是错误,有的是清晰的,有的是模糊
它们所研究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部
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德育理论
或者称为训育论,研究的是学校 教育中怎样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 想品德问题。
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学校教育 的管理问题。有的学者还把它进 一步分化为两部分,把学校内部 的管理称为教育管理(有的称之为 教育经营),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 校的管理称之为教育行政学。
学前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 社会教育学 终身教育
3、理论基础方面学科的发展
教育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它要以其 他科学作为其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教育 学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杜威则在 其实用主义的哲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基础 上建立教育理论。在现代,教育哲学、教 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都已成了相对独立 的学科。
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
育的同义语使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 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 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 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也即学校教育。
因此,苏维埃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学
可以称为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科学。”
(2)日本学者的观点: 唯有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教育学
才能成为科学。
日本学者村井实在《教育学的理
论问题》一书的序章《什么是教育》
中认为:唯有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
教育学才能成为科学。 “教育问题”
是随着“如何教育”的发问才发生的。
“教育”一词的四种基本含义:
①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 ②作为活动的教育; ③作为内容的教育; ④作为一种结果的教育。
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是指一种总体 的组织结构,这种机构的目的都是教育 学生,机构的运行要遵守具有一定精确 性的各种规则,并在一定历史阶段表现 出相当稳定的特点。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教育哲学
教育学与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早期的教 育论述大都蕴含在哲学家的哲学著作之中。杜 威甚至认为,“欧洲哲学是在教育问题的直接 压力下(在雅典人中)起源的”,“欧洲第一批 专业的教育家,把德行、政治艺术……教授给 青年的时候,哲学才开始研究个人和宇宙的关 系,个人和某种全面的阶级的关系,…研究人 和自然的关系,传统和反省的关系,以及知识 与行动的关系。”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知识 结构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
门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对其他门类专业则可做
为拓宽知识面或调整知
识结构的一门人文学科。
教育学科
第一章 导论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学的功能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的概念
科学就是理论体系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学理论(学习过程论)
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
教育学
教育
社会

布鲁斯:《课程结构论》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理论》
2、教育学的分化
(1)教育学的几个组成部分独立成为几 门学科。
教育概论 课程论和教学论 德育理论 教育管理学
教育概论
有的称为“教育基础”、“教育原
教学工作经验怎样成果化?
3、帮助教育行政部门调整教育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科学与教育决策之间是脱节的, 这种状况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政府部门往往把 教育决策视为单纯的政府行为,不重视教育研究人员 的参与,而教育研究人员则受旧的教育学框架的限制, 专注于学校内部微观层面的研究,很少关心宏观的决 策。教育决策不以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依据,科学 性不足,就会产生各种失误,贻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 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 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作为活动的教育是常用的用法,它包 含活动的目的和活动过程。
作为内容的教育,如科学教育与艺术
教育等,其含义往往与课程相一致,但又
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结果的教育强调的是,在
作为机构的教育的背景下,通过运用作为
内容的教育,使作为活动的教育产生的结
果。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研究什么?
理” ,概述教育的一般问题。
例如,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的社 会作用;教育的社会条件;教育与儿童 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教育制度;教育 工作的一般原则;教师和学生等。
课程论和教学论
课程论和教学论是两个有着紧密联
系的概念。有的学者将它们分列为两门
学科;有的学者用课程论包容教学论的
内容;有的则以教学论来包容课程论。
点放在研究本国教育是合乎情理的。以研究本国教
育为主并不排斥对其他国家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
研究,不排斥对普遍性的教育理论的研究。研究其
他国家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可以开拓视野,启
迪思维当把研究本国教育与研究国外的教育结
合起来,把研究具体的教育规律与普遍性的教育规
律结合起来
环境、经济实力等方面,较多注意可行性方面。
所以,合理的咨询意见未必就能转化为政策,
这是需要注意的。否则,就会影响到咨询研究
的积极性。
2
五、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发展三阶段
社会需要
教育学萌芽
社会活动 教育实践
独立形态的 教育学
科学教育学
教育学萌芽阶段
哲学体系 教育学
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 教育理论的论证尚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臆测性;
经验的,他们为了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也要不断
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学习教育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
和吸收教育学的最新成果,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使自己在教育学素养方面保持先进的水平。
学校负责人和在职教师要把研究教育学作为自己
的一项经常性的任务。首先,要经常研究出现的新情
况和新问题,发现工作中的不足,研究克服弊端、不
的。所以,教育学的教学并不是从零开始的。教育学
的教学要增强某些观念,澄清一些观念,也要纠正一
些观念。教育学的教学要使大家树立一种教育的信念
以支持其教育工作。
教育学的教学还负有培养教育能力的任
务,要使大家能将自己的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2、帮助学校和教师改进工作
在职的学校负责人和教师都是有相 当丰富的实践
教育学与哲学是直接联系着。“如果我 们愿意把教育看作塑造人们对于自然和 人类的基本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的过程, 哲学甚至可以解释为教育的一般理论”, 而“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 受到检验的实验室。”因而杜威为《民 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加了一个副题“教 育哲学导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