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P地址的分类微课教育教学设计

IP地址的分类微课教育教学设计

C 类 IP 段 192.0.0.0 到 223.255.255.254
此外,还规定有两类不属于基本类的地址,即D类和E类。D类用于组播传送至多个目的地址,前4位标识为1110,因此IP地址的前8位范围为224~239。E类用于保留地址,前4位标识为1111,因此IP地址的前8位范围为240~255。
同学们观察、思考的很好,这其实是人们把IP地址分成度和主机标识长度是有规定的。
规定:A类网络标识中第1位为0,B类网络标识中前两位为10,C类网络标识中前三位为110。
如图所示。
2、IP地址范围、可支持网络数和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数的计算
根据IP地址的组成和规定,通过计算,可知三类IP地址的理论范围、理论可支持的网络数目和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数如下表所示:
(4)主机位全部为 1 的地址是网络的广播地址。
(5)主机位全部为 0 的IP地址是指网络本身,故主机号不能全为0或全是1。
由于以上的规定,三类IP地址范围就成了以下范围,
A 类 IP 段1.0.0.0 到 126.255.255.254
B 类 IP 段 128.0.0.0 到 191.255.255.254
十进制格式:192.168.1.171
而在计算机内实际的IP地址格式,是由32位二进制数(0和1)组成,分成4段,之间用“.”分隔,每段8位二进制数。即:
二进制格式:11001010 10101000 000000011
由此,我们可知IP地址的十进制格式与二进制格式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
8位二进制数的最小组合00000000转成十进制数为0,最大组合11111111转成十进制数为255,其余是0和1的组合,转成十进制数介于0~255之间。
把这个表和课本上的表2-8比较一下,同学们会发现,表中的“每个网络支持的主
机数”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国际NIC(网络信息中心)组织有这样几条规定:
(1)网络标识不能为0。
(2)127.0.0.1 是为本机做环回测试保留的 IP地址。
(3)192.X.X.X 和 10.X.X.X为局域网的保留地址。
思考:如何计算从而得出上表内的数据?
以A类地址为例:
地址范围:网络标识长度为8位二进制数,规定第1位为0,即网络标识长度的8位二进制数的范围为00000000—01111111,转换成十进制数对应的范围为0—127,共128个网络数。
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数: 主机标识长度为3段8位二进数,即24位长,每段8位二进数的范围为00000000—11111111,转换成十进制数对应的范围为0—255,共256个数,故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数=256*256*256=1677721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类及相关数据的计算。
2、让学生树立节约IP地址资源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思考分析法。
[教学环境]电子白板教室/计算机教室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在计算机教室了解计算机IP地址的设置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IP地址可以唯一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在网络中的位置编号,这是IP地址的作用。
那么请同学们观察上图,并思考这三类IP地址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同学们会发现:
A类地址中,网络数量少,但每个网络内的计算机数量多,即每个网络的规模大;
B类地址中,网络数量较多,但每个网络内的计算机数量相对A类网络要少一些,即每个网络的规模没有A类网大;
C类地址中,网络数量多,但每个网络内的计算机数量相对A、B两类网络中要少的多,即每个网络的规模很小。
安康市第二中学陈世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可能不太容易掌握。IP地址的分类及相关的计算要给学生讲明白,要让学生理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IP地址的分类方式,并掌握“IP地址的地址范围,可支持的网络数目,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数”知识。
[学情分析]
IP地址是一串没有特定意义的数字构成,学生初学,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故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讲得通俗易懂。高中学生对数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IP地址的分类-微课教学设计
———————————————————————————————— 作者:
———————————————————————————————— 日期:

学 科:高中信息技术
教材版本:高中《网络技术应用(选修)》 教育科学出版社
适用对象:高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ﻩ
《IP地址的分类》微课教学设计
根据这个作用,人们规定:IP地址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组成,即:网络标识+主机标识。
人们把IP地址的这种组成称为IP地址的编址方案,按照编址方案,人们对IP地址进行了分类,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就来学习IP地址的分类及其计算。
二、回顾旧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回顾“IP地址的格式是怎样构成的?”
传统的IP地址是有统一的地址格式,即“点分十进制”格式。
五、课后作业
了解新一代IP地址IPV6的信息。
至此,同学们可知IP地址的实际分类及地址范围如下所示:
四、知识总结
IP地址是一种资源,虽然我们平时很少直接使用IP地址进行通信,但正因为有了IP地址的存在,我们的计算机才能在因特网上存在,才有了网络的资源共享与交流,所以我们要认真地认识它,好好地应用它。
同时IP地址也是一种希缺资源,32位长度的传统IP地址大约不到43亿个,受其构成的限制,它已不能再生,用一个就少一个,所以大家要注意节约使用。
具体算法如下所示:
三、新知学习
1、IP地址的分类及其特点
[师]根椐IP地址格式的构成,我们可知,IP地址的组成中每一种标识是有长度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每一种标识的长度可以有多长?
通过思考,同学们可分析出每一种标识的长度有三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三种情况,人们把32位二进制数IP地址理论上分成A、B、C三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