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樊万娟
摘要: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让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进入初中,这本应该是一件
好事,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入初中时有的小学生的英语基础悬殊较大,给教学工
作带来困难。
本文就造成中小学英语教学不衔接的原因作了分析,就如何做好衔
接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解决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不衔接的问题。
关键词:有效衔接不衔接的原因衔接的方法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推进小学开设英
语课程的基本目标,这一指导意见是有科学依据的,国内外语言教育专家的研究
表明,十岁左右的儿童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初中
英语教师开始报怨:小学生升入初一后,一部分学生往往产生不适应,学习英语
的兴趣下降,成绩滑落,一部分学生小学基础没打好,进入初中,困难更大……这给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和初中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衔接。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不衔接的原因
1.中小学英语教学要求方面的差异。
小学阶段开设的英语课程多强调趣味性,以简单的跟读、英文儿歌以及日常简单对话为主,学生多在游戏中,表演中学习
一些最简单的词汇、句子和一些很少量的语法知识,进入初一后,内容增多,难
度加大。
教学要求的差异,难免让初一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2.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不同。
小学英语教师依据小学生心理、年龄等特点,注重教学流程的设计,课堂上通过学生参与游戏,竞猜、表演等活动,重在交际
能力的培养,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跃。
到了初一,教学要求大大提高,教师的
教学方法也随之迥然不同,教学内容面广、量大。
这样就使刚从小学上来的初一
新生对初中英语学习无法适应,部分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原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3.小学英语学习的分化造成初中英语教学的困难。
有了一定英语学习基础的
小学生进入初中,本应该减小中学老师教学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
了四年,已经产生了知识和能力的较大差异,小学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初一第一学
期英语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初一老师通常比较关注后进生,不想让这批学生在
初中起始阶段落差太大,课堂上关注他们,一定会让基础好的学生产生心理上和
知识学习的失落感;反之,若不多给“弱势群体”以关怀,目光盯着中上等学生,
势必造成这批学生初一就掉队,三年后中考时,英语将成为这批学生的薄弱,拖
后腿的学科,甚至影响升学。
二、做好衔接工作的方法
1.中小学英语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认识到:做好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衔接”工作。
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初中的后续学习考虑,了解初一的
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法。
在六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
地向中学“靠拢”,让学生早作心理准备。
初一英语教师往往是刚教完初三回头教
初一的。
因此,清楚地了解初一学生天真幼稚、活泼、好动等特点,教学方法要
生动灵活,要学习小学老师的耐心、和蔼可亲,时刻关注他们,及时地、尽可能
多地给予鼓励,加强对这些年龄上的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的研究,初一学生仍
然是稚气未脱的孩子。
2.开展互相听课活动。
中小学互相听课的活动是很少的,但我认为这种做法
对于“衔接”是大有裨益的。
长期以来中小学各成体系,相对封闭。
中小学教师之
间彼此缺乏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小学、初中教师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小学
分别是怎样学习的,就很难谈“衔接”了。
校与校之间应开展“请进来,走出去”,中小学互相听课的活动,教研部分可以请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对方的教材培训。
教研活动,多了解对方是如何做的,面对面地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样“衔接”工作就顺利多了。
3.六年级的教学中渗透初一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给予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有心理准备。
任教六年级的英语教师应关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对教学出现的语法现象,不能只是让学生感知,而要创设一些活动,围绕重点在应用中体验,适当讲解、归纳,适时适当地进行书面训练,扎实、牢固掌握,切不可因为初一还要学,就肤浅地点到为止。
4.初一教学先慢渐快、先易后难,逐步提升。
对于中学老师来说,衔接的第一步就是如何上初中的第一节英语课。
学生刚进入初一,一切都是新鲜的,同时也会拿刚接触到的一切与小学相比。
可在授课形式上贴近小学英语课,不一定要上新内容。
主要从调动学生兴趣、联络师生感情出发,设计自我介绍的环节,先生动、有趣地介绍自己,再请同学们用几句话来说明自己的情况;这样做一方面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教师能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大致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语音、语调等),便于今后因材施教。
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教学中,不宜一下子把教学要求提得太高,可以先慢渐快、先易后难,呈现新知识应尽量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看小学课本,熟悉小学的课本内容。
前几次的测试也不宜过难,让学生能考出有成就感的成绩,学生将消除心理上的畏惧。
当然,我们的中学教师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
在作业、测试等教学过程中布置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既全面兼顾,又保护了后进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帮助这部分学生接近或达到班级平均水平,渐渐提高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要求,多给予鼓励,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衔接”工作需要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去思考、去研究,让学生从小学平衡地过渡到初中的学习,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