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述评_罗晓杰

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述评_罗晓杰


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和 发展的政策)的推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重
创造期”[12] 四个阶段,四阶段的终点分别对应新任 心转移到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上,美国建立了许
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专家教师(学科带头 多“类似于 PD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专
注 我 国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阶 段 的 研 究 渐 多 。进 入 21 世 如罗琴、廖诗艳从教学反思角度对教师专业发展阶
纪,随着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实施、教师职称体制 段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学关注和教学行为特征进行
的不断完善以及教师职前和在职教育一体化,针对 比较研究。再如,傅树京从教师能力、教师关注和
视角提出教师职业发展五阶段理论(求生与发现期、 段教学反思的内容和策略”[15]。傅树京归纳总结了富
稳定期、尝新与自疑期、宁和与积守期、游离闲散 勒和伯顿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关注,并在此基础
期)[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德菲(Steffy)也采用观察、访谈、调查的 上按照适应期、探索期、建立期、成熟期、平和期
方法,在费斯勒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教师 五个阶段 [16] 全面描述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能
对处于不同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的教师教学行为等描 述上差异很大。
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八
三、对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 的评析
九十年代,林崇德、申继亮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
(一)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状况的
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成果和叶澜等从教育学、伦理 对比分析
54
学研究视角出发构建的教师专业化理论框架,为我
语,根据心理学对“阶段”的定义(阶段是用来描 熟阶段(mature stage)[4] 三个阶段。进入 80 年代,
述结构重组的一般进程。其结构重组过程中发生的 美 国 约 翰 霍普 金 斯 大 学 的 费 斯 勒 (Fessler)从 生 命
变化是质的变化,而非量的增减)推理,笔者认为, 的自然老化过程和周期的角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
人、特级教师等)。邵宝祥等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 业 发 展 学 校 ),旨 在 促进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机 构 ,如
究的方法,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发,把教师专业发 PPS( Professional Practice Schools 专 业 实 践 学 校 )、
展过程划分为“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和 PDC(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 专 业 发 展 中
究逐渐淡出。相比之下,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段划分的混乱。笔者还发现,国内学者对教师专业
的 研 究 起 步 较 晚 , 20 世 纪 80 年 代 仅 有 零 星 研 究 , 发展阶段的划分有别于国外学者的划分方法。他们
主要以引介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90 年代以来,关 一般选择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
专业发展划分为“新手阶段、进步的新手阶段、胜 合格教师阶段(新生期、平淡期和厌倦期)。”[17] 其
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9] 五个阶段。本纳 他研究成果还有:针对教师整个发展经历进行的八
(Benner)则提出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教 阶段划分(高强华)、六阶段划分(曾国鸿)和五阶
师 从 新 手 发 展 成 为 专 家 , 一 般 要 经 过 “ 新 手 段划分(曾惠敏);针对在职教师的职业经历进行的
生涯的人文发展模式。他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 力和教师需要。
五个阶段(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十分
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7],着重探 活跃,最著名的是王秋绒按照教师专业社会化的过
讨了教师进入成熟期以后有可能出现的低落、停滞、 程与内涵提出的三阶段理论。他把教师发展分成三
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外部采取措施帮助教师来提高 了大样本、严密有序的访谈,提出教师生涯循环发
职业素质的过程。本文所说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前 展理论,他们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生存阶段
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至今尚未出现专门术 ( survival stage)、调整 阶 段 (adjustment stage)和 成
展阶段实施教师培训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梳理、 段理论,他认为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历“执教
分析和反思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成 之前关注阶段(pre- teaching concerns)、早期关注求
果,提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实施 生阶段(early concerns about survival)、关注教学情
EDUCATIONAL
SCI E NCE
RESEARCH
教师教育
心 )、 PS( Parterner Schools 合 作 )、 CS( Clinical 选择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直接导致教师专业发展
Schools 临床学校)等”[18]。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 阶段划分理论的多样化,也引起了教师专业发展阶
德育与心理
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述评
罗晓杰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 现。换句话说,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指教师专业发
不成熟到成熟的专业发展历程。教师的专业历程是 展过程中以其教育教学行为或技能质的变化(如教
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总体上呈“渐进”趋 学关注、教师角色、课堂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需求
( novice)、 高 级 新 手 ( advanced beginner)、 胜 任 者 四阶段划分(金树人)、五阶段划分(蔡培村)、四
(competent)、精熟者(proficient)和专家(expert)”[10] 阶段划分(蔡碧琏)。限于篇幅,具体教师专业发展
五个阶段,本纳的划分与伯林纳不谋而合,但两者 阶段名称不一一列举。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出发,教师专业发 式,以学前教师为研究对象,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
展一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指“促进教师专 四阶段理论,她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能经历“求
业成长的过程”[1]。前者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关注 生 存 阶 段 ( survival)、巩固 阶 段 (consolidation)、更
重新进入发展阶段的问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即“职前师资
心理学教授伯林纳(Berliner)根据教师“教学专业 培 育 阶 段 ( 探 索 适 应 期 、 稳 定 成 长 期 和 成 熟 发 展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8] 较为细致地把教师 期),实习教师阶段(蜜月期、危机期和动荡期)和
EDUCATIONAL
SCIENCE








教育科学研究 2006′7
他 认 为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要 经 历 “ 职 前 阶 段 ( pre - ser- 成熟阶段”四个阶段 。 [13] 罗琴和廖诗艳“以教师群
vice)、 入 职 阶 段 ( introduction)、 能 力 形 成 阶 段 体专业发展为假设,以职业成熟度为标准,把教师
国外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早在 20 世纪
国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白益 60年代业已开始,富勒开辟了这一新研究领域,为
民以“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为指标,采用思辨 后继研 究 奠 定 了 基 础 。70 至 80 年 代是 教 师 专 业 发
的研究方法,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非关注、 展阶段研究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卡茨、伯顿、费斯
国外多采用观察、访谈及跟踪访谈、调查及跟踪调 业发展问题,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方法、
查、心理测量等方法进行研究,比较重视客观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教师发展阶段
势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呈现出某些 等)为发展特征的时段或阶段的序列。
变化特征,如专业信念、专业需求、教学关注和课 堂教学行为等。这些变化特征为判断其专业发展阶 段提供了依据。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教师专业
二、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 研究状况
发展阶段引起教师教育界的关注,研究者从不同视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逐渐升温,成为研究热点。 教师需要三个维度做了全面的梳理。国内的研究多
(二)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方法的 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还远不够系统和深入,如罗
对比分析
琴、廖诗艳的研究中缺少对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教
笔者梳理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方法,发 师的教学关注的描述,傅树京的研究缺少对发展期
涯 低 落 阶 段 ( career wind down)、 生 涯 退 出 阶 段 为特征等几个重要方面,其中对各阶段的教师专业
(career exit)”[5] 八个阶段。休伯曼(Huberman)总 发展需求的研究最为细致。该研究还“根据各阶段
结前人研究成果,也从教师职业生命的自然老化的 不同的教学需要和特点,论述了教师专业发展各阶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性,强调教师通过自学、进修 新阶段(renewal)和成熟阶段(maturity)”[3] 四个发
和实践反思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持续发展, 展阶 段 。美 国 俄 亥 俄 州 立 大学 以 伯 顿(Burden)为
53
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后者是从组织建设的角度, 首的一批学者对处在不同生涯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
(competency building)、热 心 和 成 长阶 段(enthusias- 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持
tic and growing)、 职 业/生 涯 挫 折 阶 段 ( career frus- 续发展期四个阶段”[14]。该研究涉及教师专业发展阶
tration)、稳定和停滞阶段(stable and stagnant)、生 段的时间界定、专业发展需要、教学关注和教学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