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脂肪肉瘤分享资料

脂肪肉瘤分享资料

16
17
18
19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鉴别诊断
2、 与腹膜后不含脂肪成分的肿瘤的鉴别
➢ 平滑肌肉瘤:占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第2位,女性 多见,肿块体积较大,信号极不均匀,特别出现 坏死和囊变;增强后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当脂肪 肉瘤内不含成熟脂肪成分时,两者很难鉴别。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占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第3 位,好发于中年男性,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 不均匀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去分化型脂 肪肉瘤很难鉴别,需组化染色才能区分。
4
腹膜后脂肪肉瘤病理上分为高分化型、黏液型、 多形性、圆细胞型及去分化型脂肪肉瘤5种;高分 化脂肪肉瘤又包括脂肪瘤样、硬化性和炎症性脂 肪肉瘤。近年来,文献报道又增加了梭形脂肪肉 瘤一型。Sung等认为,高分化型为低度恶性,预 后最好;多形性和圆细胞型脂肪肉瘤呈高度恶性, 容易局部复发和转移,预后最差。而黏液型则处 于两者的中间状态。高分化型及黏液型转移率低, 但是复发率高;圆形细胞型和多形性转移率高, 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肺和脑。
➢ 神经源性肿瘤:一般沿脊椎中线分布,神经鞘瘤 多见囊变坏死,增强后明显强化;神经纤维瘤常 双侧发病。
36
神经鞘瘤平扫
37
神经鞘瘤增强
38
15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鉴别诊断
➢ 脂肪瘤:发生于腹膜后少见,体积较小,边界清 楚,边缘光整,其MRI信号始终和皮下脂肪信号 一致。文献报道,高分化的脂肪肉瘤常见多结节 的边缘,并且间隔多,强化明显;而脂肪瘤多见 单结节的边缘,间隔少,并且没有强化。
➢ 畸胎瘤:由3个胚层组成,好发于女性卵巢,偶见 于腹膜后;其特征为含有牙齿、骨骼和皮脂等成 分,较大的骨骼和牙齿在T1WI和T2WI上均为低 信号;畸胎瘤还可表现为脂肪液体交界的液平面, 脂肪肉瘤则没有此征象。
20
平滑肌肉瘤平扫
21
平滑肌肉瘤动脉期
22
平滑肌肉瘤延迟期23Fra bibliotek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扫
24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扫
25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扫
26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扫
27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增强
28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增强
29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增强
30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增强
31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增强延迟期
5
6
【临床表现】 一般无明显症状,当肿瘤较大时可触及腹部包块,
压迫和影响邻近器官而产生症状。最常见的症状 为腹块、腹痛,以及相应脏器受压迫和刺激所产 生的症状。
7
【CT表现】 实性的软组织肿块,可密度不均,呈混合密度, 含脂肪密度、水和软组织密度;有的呈囊肿样; 也有的呈单一的脂肪密度。当肿瘤生长迅速时, 可侵犯邻近结构。
腹膜后脂肪肉瘤
1
2
3
【病因病理】 脂肪肉瘤是腹膜后肿瘤中最常见也是最大的肿
瘤。据肿瘤内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纤维组织或 黏液性组织混合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影像学表 现。可分为三型:①实体型:肿瘤分化不好,以 纤维成分为主,其中脂肪成分少。②假囊肿型: 为黏液脂肪肉瘤。③混合型:肿瘤内成分以纤维 组织为主伴散在的脂肪细胞。
32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增强延迟期
3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增强延迟期
34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增强延迟期
35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鉴别诊断
➢ 淋巴瘤:体积较大,易包绕腹膜后大血管;大多 信号均匀,通常在T2WI上信号较低。
➢ 淋巴结转移瘤:通常体积较小,表现为腹膜后多 个肿大的淋巴结,可以融合,中间有坏死的呈环 状强化,结合原发肿瘤的病史容易鉴别。
8
9
10
11
12
13
14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鉴别诊断
1、与腹膜后含有脂肪成分的肿瘤鉴别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见于40~60岁的女性, 肿瘤由脂肪、血管和平滑肌3种成分组成,容易 出血,病人常有腰痛和血尿,和脂肪肉瘤容易鉴 别。
➢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由脂肪组织和骨髓成分按不 同比例混合而成,常没有症状,位于肾上腺,体 积常较小,容易鉴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