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
总课时 1 分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 1.学习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学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目
标 3.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愿望。
教
学 1.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重
2. 能简单表述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难
点
教
具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直接导入:
( 2010 )—( 2011 )学年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1
多彩的信息世界
2
你好,计算机
3
爱护我的好朋友
4
计算机的“小管家”
5
“小管家”本领真不小
6
夺宝奇兵(1)
7
夺宝奇兵(2)
8
夺宝奇兵(3)
Hale Waihona Puke 9比一比,夺金星10
问候小伙伴
11
小小辩论会
12
准备起航
13
神奇的海洋馆
14
我们的街道
15
本册书共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跨入信息世界、第二单元:打开信息之 窗、第三单元:小画家风采记、第四单元:未来的闪客(选修)、第五单元:我是 小作家。其中第一、二、三、五单元为必修内容,第四单元为选修内容。并且由 于各校计算机设备的不同以及学生基础的差异,可以在相同知识点上进行任务和 内容的变换。
(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获取信息,了解信息的载体,以及 2、如何利用工具帮助我们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 3、学习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品质。 5、了解维护计算机,延长计算机寿命的相关知识。
( 三、学情分析:
)学科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窗。这里有图画的美丽世界,有神奇的动画天地,还 过
有优秀的文字编辑工具,可以让同学们深入地了解这 程
个多彩的信息世界。现在我们就来走进这个信息世界
兴趣,引入 本课的学 习
好不好?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二、信息万花筒
我们走进信息世界,要先来了解什么是信息。
1.教师利用网络教室软件,出示根据图 1-1-1
(
)学科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单元或章节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第一课)主要涉及概念性的知识,如: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计算机 与信息的关系等。在这一节中关键是如何帮助学生对信息的概念建立一个最初的 认识。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第二课)这一节中学 生真正开始接触与计算机有关的知识。展示了计算机的基本分类,最常见的台式 机有哪些组成部分,有哪些常用外设,计算机软件的作用,计算机的特点,计算 机的应用领域。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扩展学生的眼界。(第二课)教师可以适 时组织学生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例如:计算机还能应用在社会的哪些地方,哪 些是已经实现的,哪些还未开发。通过这样的讨论和总结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对 计算机的组成和应用这两部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第三课)要在学生开始真正 接触计算机之前,对其进行计算机安全教育。包括:操作规程,令学生规范地使 用计算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防治。
数码相机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学 (主机既不是输入也不是输出)
2.看书自学软件的有关知识
了解计算机
师:软件包括哪两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软件的分类
过
师:能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吗?
系统软件:WIN98、WIN2000、DOS
应用软件:WPS、POWERPOINT、WORD
程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
获取生活中的信息的。)
三、我们身边的信息技术
通过教师举例以及同学讨论列举出我们身边的 了解我们身
信息技术以及处理信息的工具和它们的作用。(如手 边的信息技
机、计算机、快译通……)
术
四、计算机与信息
1.教师与学生讨论电脑与人脑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提问:电脑会代替人脑吗?为什么?
由于学生在《信息技术》上册教材中学习了在 Word 文档中插入背景音乐和视 频影片,已经接触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并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实际为本 单元做了一个铺垫。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教材中并未给出多媒体的标准定 义,而是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多媒体进行抛砖引玉,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其对 多媒体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接下来分别介绍了声音、视频二种媒体的播放和录制,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设计了多个教学活动贯穿在其中,使学生有机会 亲身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本单元内容多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对于有一定操作 基础的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体验成功的快感。
学
⑷计算机在生活中
过
⑸计算机在科技领域
程 三、归纳总结,巩固练习
的作用 归纳总结
师:同组的同学互相叙述一下你都了解到了哪
本节课知
些知识?
识内容
师:可以开机通过操作去找寻一下哪些是软
件?完成快乐直通车中的问题
你好,计算机
板
一、认识计算机
书
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设
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一、信息 书
二、信息的载体 设
三、我们身边的信息技术 计
四、计算机与信息
作 业 设 计
教 成功:以往枯燥的概念变成了有趣的形象知识,尤其在大家通过举例了解生活 学 中的信息时,气氛最为热烈和活跃。 反 不足:实例中部分内容有些过时 思 改进:搜集新的适合学生的实例
(
)学科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你好,计算机
让学生看书上的文字和图示,提出疑问
学习计算机
4.计算机的工作特点(了解)
的工作原理
根据自己所知,简单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工作特点,
看书中又是怎样说的?
讨论介绍计
⑴运算速度快
算机的特点
⑵自动化程度高
⑶记忆力好
⑷不会疲劳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5.计算机的作用
⑴计算机在家庭
了解计算机
⑵计算机在学校
教
⑶计算机在体育运动中
计算机是一个既有本领又有趣的小伙伴,同学 了解计算机 创设情境,
们想不想和计算机交朋友呢? 教
的组成
由教师介绍计算机的大家庭(各种不同样式的 学
计算机) 过
师:请学生介绍计算机实际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程
(硬件、软件)是否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之间的
开发学生 的知识,同 时激发学 生发言的 欲望。
关系?
)学科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获取信息,了解信息的载体,以及 2、如何利用工具帮助我们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 3、学习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品质。 5、了解维护计算机,延长计算机寿命的相关知识。 6、认识 Win98 桌面、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了解其功能。 7、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灵活掌握。 8、了解 Windows2000 窗口的组成及基本操作。 9、学习文件及文件夹命名的规则,会用“资源管理器”查看信息资源,能联系生 活命名。 10、了解文件夹的创建及基本操作,会查找文件的方法。 11、通过操作实践加深对文件和文件夹基本操作的理解与运用。 12、学会安装指法训练软件并正确运行。 13、学习设置网络文件夹共享和文件的多路径位置复制、粘贴,从而达到操作计 算机技能的进一步增长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14、认识“画图”窗口,及能在绘图区中试画一些图形。 15、利用复制命令把“海底世界”复制到自己班的文件夹中,并打开此文件。 16、学习运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画一幢小房子。 17、学习铅笔的使用方法。 18、学习选取工具和复制移动的方法。 19、学习图形的反转及拉伸。 20、学习画图程序,画明信片,并在明信片周围添加文字 21、学习画图程序中,工具箱中“铅笔”、“刷子”等工具的画图方法及设置为桌 面的方法。
分调动起
学
教师用准确的语言概括信息的概念。
3.信息的不同传递方式:
来,课堂气 氛活跃
先通过幻灯片演示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不同传递 观看幻灯了
过 方式。
解信息是如
让学生根据刚才讨论的生活中的信息来说一说 何传递的
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的。
程
4.人类是怎样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的?(先 学生讨论
通过幻灯片演示,继续让学生来分析讨论人类是怎样
快乐的植树节
16
寄张明信片
17
太空探险
18
19
20
(
)学科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参照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 行)》,并根据天津市小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本学习所学为《信息技术》五年 级(上册)。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 表达与交流为主线,通过每一课的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把信息技术 作为新的认知工具去自主学习。
8、人人会独立创建文件夹,进行文件及文件夹基本操作。 9、认识“画图”窗口的组成,能试画几何图形。 10、复制并打开相关文件,学会着色,保存文件在自己文件夹中。
二、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能够概括总结出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2、能简单表述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学会保护、维护、爱护计算机。 4、鼠标操作时配合灵活。 5、会给文件、文件夹命名,会查看。 6、在指定路径完成基本操作,正确优选方法。 7、操作方法正确,步骤适应到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操作方法。 8、运用“画图”程序,能画一幅小房子的图形,并力求美观。 9、培养学生掌握图形的选取、复制、移动的方法及图形的反转、拉伸方法 10、使用铅笔工具时,鼠标使用的稳定性。
3.培养学生的自学及合作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