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全章教案

初中数学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全章教案

第一节数怎么不够用了〖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进负数,然后使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并体验成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正、负数及有理数的意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具准备:〗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观察一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分。

四个代表队答题情况如下表:加10分得0分扣10分算一算:每个代表队的得分是多少?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生活中你见过带有“ –”号的数吗?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如,5,1.2, , …在正数前面加上“ –” 号的数叫做负数, 如–10,–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如+5,+1.2,+ 9, …2. 讲解例题:例1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样表示?(3)在某次乒乓球的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 0.03克表示什么?Ⅲ.做一做将所有学过的数进行分类,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正数、负数与零统称为有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 –” 号的数叫做负数,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正数、负数与零统称为有理数.Ⅳ.课时小结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作评价.并让小组成员叙述自己对有理数加减法的看法和掌握有困难的地方。

Ⅴ.课后作业P35 习题2.1 1. 2. 3. 4. 5. 7〖板书设计:〗第二节数轴〖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过程与方法:〗会比较数轴上数的大小,会画出数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事物,知道数轴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教学重点、难点:〗会比较数轴上数的大小〖教具准备:〗尺、小黑板。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问:你会看体温计吗?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因为我们小学里已经学过用一条直线表示自然数,自然数有很多,所以我想也用一条直线表示有理数,不过这条直线应该和温度计一样标着刻度。

用一条标有刻度的直线来放有理数。

把直线横着放的,和体温计一样越往右边温度越高,所以我把大的数放在右边,把小的数放在左边,零放在他们中间。

数轴的定义:象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其中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Ⅲ.做一做独立完成23页练习1的四小题。

应用:排列大小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通过数轴排列大小(由小到大)–5/2、–1、0、–1•5、7/2、4、–2拓展性作业:某城市早晨量得的温度是30C,中午再测量时发现温度上升了40C,晚上测量时比中午下降了80C,问晚上的气温是多少?晚上气温比早晨气温变化了多少?记作什么?试借助数轴予以分析。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今天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Ⅳ.课时小结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会比较数轴上数的大小,会画出数轴。

Ⅴ.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第三节绝对值〖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熟悉绝对值的符号。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正、负数及有理数的意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具准备:〗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Ⅰ.复习、引入1. 在数轴上找出表示+6和-5两个数的点。

2. 说出+6和-5的相反数各是什么数?3. +6和-5是不是与为相反数?为什么?它们离开原点的长度各是几个长度单位?Ⅱ.讲授新课1.我们知道为了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了正数和负数。

例如两辆汽车,第一辆向东行驶了6公里,第二辆向西行驶了5公里。

如果要表示它们行驶的方向(规定向东为正)和路程,就应当分别记作+6公里和-5公里。

但是,有时我们只需要研究行驶的路程,不需要考虑方向,即上例若问这两辆车各行驶了多少公里(不计方向),就可以记作6公里和5公里。

这里6叫做+6的绝对值,5叫做-5的绝对值。

那么,什么叫一个数的绝对值呢?2.我们规定:(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0的绝对值是0。

例1求7,-7,;-的绝对值。

3.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注意,这里的距离,是以单位长度为度量单位的,是一个非负的量。

一个数的绝对值的表示法,是在这个数的两旁各画一条竖线。

例如-2的绝对值记作|-2|。

例2(1)+3的绝对值怎么表示?是什么?(2)-3的绝对值怎么表示?是什么?(3)绝对值等于3的数有几个?是什么?并将它们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答:(1)|+3|=3;(2)|-3|=3;(3)绝对值等于3的数有两个,是+3和-3。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负数,例如-2和-7,-7的绝对值较大,而-7在-2的左边,因此-7小于-2。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Ⅲ.做一做1.|+2.7|,|-2.7|各表示什么意思?“零的绝对值是零”这句话几何意义是什么?2.绝对值等于6的数有几个?是什么?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所有绝对值等于6的数来。

3.“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这句话是否正确?Ⅳ.课时小结什么是一个数的绝对值呢?Ⅴ.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异号两数相加。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材料《晶体--自然界的多面体》〖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具准备:〗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Ⅰ.复习提问:1.什么叫做互为相反数?2.在有理数范围内,你能找到一个数x使5+x=0吗?如果规定5+(-5)=0,是否合理?3.你认为3+(-4)应该等于多少才合理?注:后两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兴趣,学生可能会根据“相消”或“部分相消”等正、负数的意义,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回答正确或不正确都可由此引入新课。

Ⅱ.新课讲解:1.按教科书实例(1)、(2)、(3)、(4)、(5)、(6)进行讲解:讲解(1)、(2)时,要有意识地强调“两次一共”、“两次运动的和”等语句的意义。

教科书中(l)、(2)两问,仍是用语言表达运动的方向。

建议(1)、(2)讲完后,改变一下(1)、(2)的提问。

如果向东运动用正数表示,向西运动用负数表示,则(l)、(2)可改变为(1)一质点在数轴上先运动+5米,再运动+3米,两次一共运动了多少米?(2)一质点在数轴上,先运动-5米,再运动-3米,两次一共运动了多少米?接着讲(3)~(6)时,提问都作相应的改变,例如(3)转变为:先运动5米,再运动-5米,两次一共运动了多少米?等。

在讲(4)~(6)时,要注意用“相反数相加得0”的性质进行分析。

例如,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抵消了向东走3米,实际上两次一共走了2米,表现在算式上是5+(-3)=2+{3+(-3)}=2+0=2。

这就告诉学生:正数与负数相加时,可以互相抵消或一部分抵消。

上述分析,对学生理解掌握异号数加法法则是有帮助的。

2.按教科书总结(1)~(6),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讲解例题。

补充:计算:(1)(-16)+(20);(2)(-5)+5;(3)-20+15;(4)50+(-70);(5)。

Ⅲ.做一做例1,教科书第73页练习第1~3题。

Ⅳ.课时小结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Ⅴ.课后作业1.习题2.5A组第1~3题,B组第2题、3题选做。

〖板书设计:〗第五节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异号两数相减。

难点:异号两数相减。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具准备:〗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Ⅰ.复习提问: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吗?3.10比3大多少?10比-3大多少?-10比3大多少?如何计算?4.3-10有意义吗?它应当等于多少?注:问2是要向学生强调,两数的和不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一个数加一个非零的有理数,其和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问3是向学生说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多少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要用减法运算。

问2和问3都是为了引入新课而设计的。

Ⅱ.新课讲解:1.由问2、问3讲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在正有理数范围内3-10是没有意义的,因为3比10小,问3比10大多少,问题的本身就有问题,但引入负数就不同了。

如果你有3元钱向售货员买了10元的物品,如果售货员让你先把物品拿走,那么你将欠售货员7元。

这件事实如用算式表达,即3-10=-7。

由实际运算的例子归纳有理微减法法则。

考察:3-10=3+(-10)=-7,3-(-10)=3+10=13,(-10)-(-3)=-10+3=-7,(-10)-7=-10+(-7)=-17。

等式左边的运算结果,用减法意义求出。

3比10大-7,3比-10大13,-10比-3大-7,-10比7大-17,或画数轴,让学生观察得出。

考察以上计算后。

提问:减法是否都可转化为加法计算?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讲解例题:(l)补充例题:问15℃比5℃高多少度?15℃比-5℃呢?-5℃比15℃呢?解:∵15-5=10,∴15℃比5℃高10℃;∵15-(-5)-15+5=20,∴15℃比-5℃高20℃;∵-5-15=-5+(-15)=-20,∴-5℃比15℃高-20℃。

即-5℃比15℃低20℃。

(2)教科书例1、例2。

Ⅲ.做一做课堂练习:教科书第82页练习第1~3题。

Ⅳ.课时小结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Ⅴ.课后作业1.习题2.6A组第1~9题,B组选做。

〖板书设计:〗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复习提问新课讲解:第六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