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 】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b 】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 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c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d】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c 】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学习法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 】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 c】,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b 】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品德素质、才智素质、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听、说、读、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超前性、人文性和综合性。
4、1903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重道轻文、文道分离和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谋篇、立意、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制约性、瞬逝性、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11、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记叙文、论说文、说明文、。
1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2、一体两翼: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
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体察时代的需求,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①要根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教育观念。
凡是对语文教育现代化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反之,必须否定、摒弃。
②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替与完善。
③展望未来,勾画语文教育的走向,构建超前规范性的语文教育观念。
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①基础工具性②思想教育性③社会实践性④文学性⑤知识性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地位。
②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
③说明教学内容。
④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⑤规定了基本篇目4、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学记叙文?①研究结构②把握线索③概括主题④语言训练⑤读写结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
1、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
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
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
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
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
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
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
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
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卷(A——E卷)中学语文教学法试卷(A)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填空(20分)1、在古代,我国语文不独立成科;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__________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使语文独立成科。
2、“语文”一词,是由现代教育学家_________定名的。
他认为“语”应指_________,“文”应指_________。
3、语文能力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_________能力、_________能力、_________能力、_________能力。
4、钱梦龙是当代著名的特级教师,他的“三主四式”教学思想,对语文教学影响极大。
他的“三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代语文教学流派众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大派影响最大。
7、板书的“六要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人把文章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体裁;介于两者之间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文体。
9、作文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立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0、“中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随研究的深入,逐渐将更名为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20分)1、语文:2、语感:3、语文素养:4、语文教材:三、简答题(30分)1、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2、选择语文教材有什么标准?3、简述语文的美育。
四、论述题(30分)1、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谈谈语文教育2、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魏书生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王尚文说:“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请你谈谈你对语文教学主要任务的理解。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卷(B)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填空(2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名称,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教学法”原名“教授法”。
“教学法”一词最早由_________命名。
4、素有“南钱(梦龙)北魏”之称的魏书生,是“自学派”语文教学的创始人、代表人,他的“六步课堂教学法”以当代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六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教学法中的“讲授法”包含许多小方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文教学的内容,有人概括为六个方面,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导入”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8、说明文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代小说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精讲多练”是语文的教学原则之一,它由_________提出的。
二、名词解释(20分)1、大语文:2、“三主四式”导读法:3、得得派:4、教学节奏:三、简答题:(30分)1、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是什么?2、提问的作用是什么?3、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四、论述题(30分)1、谈“语文课是审美课”。
2、谈“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卷(C)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填空(20分)1、“大语文”一词最早由_________提出,并形成教学主张。
2、语文教学过程的时间结构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空间结构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叶圣陶的精读三步教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6、从形式上分,中学语文教科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提问的深浅及侧重能力之不同,问题可分为五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