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救护教案

生命救护教案

如何进行简单的生命救护
东昌府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随富兰
活动理念:
1、生命有很多秘密。

同样,围绕在生命周围的,关于心理,关于
生理,关于衣食住行,关于日月星晨和花开花落,也有无数奥妙和诀窍。

对于这些秘密、奥秘和诀窍,有些同学们已经知道,有些不知道,为些,利用本次活动,引导同学们了解与生命而来的种种快乐和烦恼,种种酸甜与苦辣,了解我们存在其中的世界的丰富与多彩。

2、以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活动
宗旨。

锻炼同学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习一些生命救护技能和知识。

为此,生命救护课堂设置了如何对一些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以及如何展开自救和互救的内容。

3、活动将始终贯穿在“学中乐,乐中学“在理念,提高活动的质
量和效果。

学情分析:
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来自本区的城市和农村,他们都是生活充裕的一代,备受家长们的呵护,生存能力不强,救护能力偏差。

由于课业压力重,学生们无暇接触社会,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社会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而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生命意识,因此他们迫切希望了解一些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活动目标:
A:知识目标:
(1)了解并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互救与逃生的技能、技巧。

如火中逃生,如何防雷电袭击等。

(2)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日常保健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B:能力目标:(1)掌握如何火中逃生,如何防雷电等。

(2)学会使用血压计,体温计,心肺复苏仪的使用。

(3)掌握包扎、人工呼吸等急救知识和技能。

C: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主动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
包扎和人工呼吸的技能和技艺及血压的测量,心肺复苏仪的操作。

教学用具:
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心肺复苏仪、绷带、纱布等。

教学的基本模式:引——探——议——练——总
1、创设情境,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发发展。

5、总结知识,生命安全。

活动过程的组织和设计:
课前准备:
墙上张贴1)本教学楼的绿色通道示意图。

2)生命救护教室安全规则。

3)防火或防雷电知识及其示意图。

4)准备好各种教学用具。

黑板上:前面:书写体温计的使用说明,测血压的技能及心肺复苏仪的使用程序(人工呼吸)
后面:包扎的知识和程序。

课堂活动过程:
1、学生们依次进入教室,老师点名并带领学生仔细熟悉本楼
的安全通道,认真阅读本教室的安全规则、教学目标。

2、根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组
3、讲解评分标准:A、B、C。

4、学生们跟随老师环视墙上的火中逃生和雷电避险的知识并
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体会。

5、给学生们发放体温计,并讲解、示范体温计的使用及注意
事项:1)擦干腋下的汗腋2)将体温计汞端置于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3)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4)测量5—6分钟6)记录体温值(7)将体温计浸入消毒液中消毒。

(告诉大家正常体温应是36o—37o,低烧是稍高于正常体温,中烧为38o—39o,高烧为39o—40o,超高烧为40o—41o等)根据测量的结果,分析并讨论谁出现了错误,让做得正确的同学帮忙指正。

6、示范并讲解血压的测量:发放血压计和听诊器,并要求学
生按老师标示的步骤做:
(1)测量前检查血压计(方法:关闭气门充气,如果汞柱不升或有裂隙,表示血压计漏气或汞量不足)(2)卷袖、露臂,手
掌向上,肘部伸直(3)放妥血压计(4)戴听诊器,将胸件
贴于肱动脉膊处(5)关闭气门,充气至200mmkg左右(6)以每秒4mmkg速度放气,使汞柱缓慢下降。

同时注意汞柱
所指刻度和动脉膊的变化(7)测量后,按规定把所用器皿
放好。

(让学生相互测彼此的血压并做好记录,老师要不断巡回指导)7、心肺复苏仪的操作
老师讲解并示范正确的动作:首先找准胸部按压位置即胸骨下切上两指,胸骨正中部为按压区,两手交叉叠在一起,手臂模拟人,进行胸外按压。

正确胸按压深度为4—5cm,绿灯亮,数码显示正确1次。

然后学生们积极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8、包扎:
告诉大家它是外伤现场处理的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当然有了伤害应先打120。

但这之前应明白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等目的:
包扎的规则和技艺:(1)紧急就地取材(2)规范正确包扎(3)保持功能位置(4)注意开放性伤口(5)警惕颅骨骨折(6)以止血为前提(7)包扎松紧适宜(8)尽量不移动伤员(9)减少感染机会(10)做到快、准、轻牢。

然后根据老师的示范,彼此进行包扎演练。

活动评价:
评价标准:一、学生组织纪律情况
二、学生积极演练情况
三、学生收拾器械情况
首先:学生自评A、B、C。

然后:学生互评A、B、C。

最后:老师根据课堂和学生点评评出优秀学员。

升华:学生们总结所学知识要点,并谈一下如何对别人进行救助和自救。

教师悟语:通过生命救护的学习和演练,学生们增长了自救的本领,同时也更多地明白了只要积极面对大自然及其危害,我们不但能自救,还会有能力去救助别人,只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我们就会永远拥有一个和谐、安定的生存环境,我们就能平安。

最后以一曲《祝你平安》结束本节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