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篇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篇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篇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材料1
近年来,X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着眼治本,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着力改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条件,不断增加扶贫对象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新路子。

X围绕片区扶贫攻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出台了落实国家纲要的《实施意见》、《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若干政策》等重要文件。

编制、上报了X省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

划定了省级连片特困地区,全省识别出扶贫对象228.61万户、775万人。

X出台的《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若干政策》总结梳理了X省既有的扶贫开发政策措施。

《政策》建立了扶贫投入增长机制,提出了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30%、并确保每年增长不低于20%。

各设区市及有扶贫任务的县每年按照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2%的比例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从五个方面加强了片区发展支持力度:对企业的扶贫捐赠在年度利润12%以内的部分允许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对片区内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按其当年贷款平均余额2%给予费用补贴。

片区内移民搬迁用地指标单列,优先解决在城镇打工贫困户城镇户籍、子女上学等问题。

在片区内优先安排广播电视、文化馆、体育场等公益设施项目。

逐步提高片区县(区)地方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到每亩10元/年。

突出贫困户创业致富。

率先免除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阶段(含中职教育)学费,优先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保证其免费上学。

给每个贫困户确定一名科技辅导员,为贫困户免费提供首次发展特色产业的种苗(含种子、籽种)、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指导。

对贫困户购买农机具的补助标准从30%提高到50%。

免费对贫困户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企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占职工总数25%以上的企业返还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

对贫困户创业最高扶持8万元贷款,利息通过扶贫资金解决,对贫困户合伙经营的贷款额度提高到30至50万元。

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农保的,按其缴纳保费的最低标准50%给予补助,参加新农合的,在二次报销时给予高于其他人群20%比例补助。

今年,XX全省均衡性转移支付45亿元,安排到片区县的有33亿元,占73%。

行业扶贫基础设施项目都优先考虑片区县,民生试点项目也优先在片区内安排,全省扶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今后我们将继续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
X山片区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在11个片区中率先启动实施。

X省X山片区包括X自治州和X市的11个县市,总人口占全省的8.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省的22.7%。

目前X省科学谋划,高位推动,XX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X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2月16日在全国率先启动XX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确立了“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的发展思路。

在设立X山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X认真做好片区工作的顶层设计。

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连片特困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应该采取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措施、特殊的办法来推进,要求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着力集中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着力构建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并实行考核硬指标、奖惩硬兑现。

X省X山片区战略定位是扶贫攻坚示范区、跨省协作创新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围绕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实现整体脱贫致富这个总目标,明确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到,片区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到X年;片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贫困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按照“以点带面、串点成线、保护优先、点轴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片区“一主四副四带”的空间结构。

根据“基础设施突破,产业发展优先,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确定了片区建设的九大任务。

为确保片区规划目标任务得到落实,在规划编制过程中,X注重片区规划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协调,与先期编制的XX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规划相衔接,做到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