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准备工作 (1)四、施工工艺 (2)五、施工要求及保证措施 (6)六、成品保护措施 (8)七、现浇砼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9)八、砼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10)九、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6)十、安全保障措施 (16)一、编制依据1、工程图纸、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国家、行业和地方施工验收规范及图集3、《建筑施工手册》2003年第4版;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规范》GB50204-200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9、《混凝土外加剂》GB8076二、工程概况国核院山东分院海阳基地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666.92m2 ,均为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地上为4层,建筑高度19.6m。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耐火二级,防水等级为二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为5.400m。
本工程基础垫层采用C20砼;基础梁采用C40砼;基础框架柱C35;地面以上梁板楼梯柱采用C35砼。
三、准备工作:1、由工长对操作班组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2、机具准备情况。
3、与水、电供应部门联系,防止水、电供应中断,了解天气预报,准备好防雨、防冻等措施,对机械故障做好修理和更换的准备。
4、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模板、钢筋、保护层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及模板的密合情况。
5、模板和隐蔽工程项目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筑。
6、清除干净模板内的垃圾、木片、刨花、锯沫、泥污和钢筋上的油污、零落的铁皮等杂物。
7、木模板浇水加以湿润,接缝处粘密封条,以防漏浆。
四、施工工艺(一)、混凝土的运输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运程和路况的具体情况,混凝土途中水分散发比较大,所以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必须满足现场浇筑时泵送要求的流动性。
同时,砼的运输应确保砼浇筑的连续性。
砼施工时,项目部及监理安排专人到商品混凝土中心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混凝土各种材料的质量以及配比、掺和料的数量、搅拌时间等。
商品混凝土进入现场后,设专人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坍落度等,同时加强泵送管理,严禁运送混凝土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向运输车内加水。
(二)、混凝土的输送要求混凝土的输送采用采用汽车泵。
(三)、泵送混凝土的浇筑要求1、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1)当采用混凝土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2)在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3)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2、泵送混凝土的布料方法(1)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并且不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2)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
(3)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0mm~500mm。
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4)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的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
(5)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
(6)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开始浇筑前每车均要测试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若出现大批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联系厂家调整配合比。
(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
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
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位置。
(8)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钢筋又粗又多,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又要注意砂浆挡住石子下不去,振捣棒头可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
3、剪力墙浇筑(1)剪力墙浇筑应采取长条流水作业,分段浇筑,均匀上升。
墙体浇筑混凝土前或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
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2)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
振捣时,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内外墙交接处的构造柱和墙同时浇筑,振捣要密实。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不碰撞各种埋件。
(3)混凝土墙体浇筑振捣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混凝土找平。
(4)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可随意挪动钢筋,要经常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所有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4、后浇带浇筑在浇注后浇带混凝土之前,应将后浇带两侧的构件妥善支撑,待后浇注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支撑。
5、混凝土拆模(1)混凝土结构浇筑后,达到一定强度,方可拆模。
模板拆除日期,应按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
(2)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期限: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表3.7.2.1的要求。
表3.7.2.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6、混凝土的养护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并防止产生收缩和温度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温养护;(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6)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全,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细小干缩裂缝时,应立即仔细遮盖,充分浇水,加强养护,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五、施工要求及保证措施(一)、施工要求1、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2、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3、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
混凝土因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
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
4、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二)、质量保证措施1、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员在施工班组完成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基础上,组织专业工长和质检员认真对钢筋、模板分项工序进行复查,填报隐预检单、工程报验单及混凝土浇灌申请单,并经专业会签后再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报验;必须严格执行报验程序,在手续不全或未经报验的情况下,不允许进行混凝土浇筑。
2、每次混凝土浇筑前均应由技术员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单,注明浇筑部位、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数量及其它技术要求,由施工员、技术员和质检员等共同进行混凝土的开盘鉴定,核实混凝土的配比及混凝土原材的合格证。
如发现缺少不准进行浇筑。
3、坚持质量例会,由施工员组织技术员、质检员、操作班组等参加,共同分析混凝土质量情况,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派专人负责落实。
4、质检员、技术员应对每次的混凝土进行坍落度的测定,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调整。
5、施工中应全面考虑由于混凝土泵送高度、施工气温以及泵送时间的影响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降低,并及时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6、夏季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泵送时,泵的料斗和输送管宜用湿麻袋或草袋包裹、覆盖,并经常喷洒冷水降温;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湿润,避免因吸水影响混凝土质量。
7、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而且下料速度较快,对模板的侧压力特别大,容易导致墙体跑模。
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方案对模板进行加固,认真检查,严格控制混凝土下料高度,要分层进行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进行看模,随时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停止浇筑,重新进行加固调整后方可继续施工。
8、施工中应在浇筑地点按规定进行混凝土取样、制作试块、养护,并按规定进行试验,保证试块的真实有效、有代表性。
9、加强现场施工调度指挥,保证施工顺利连续进行,减少停歇,避免由于停灰过长形成冷缝,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施工中若出现停灰、停电或机械故障等情况,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该混凝土不得再浇筑在结构部位),并及时留设施工缝。
10、避免布料和浇筑过程中造成钢筋移动、压弯的现象。
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派人进行钢筋的调整,保证位置正确。
11、严格控制墙体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拆模时应以混凝土同条件强度试块为准,严禁过早或过晚拆模,以免造成粘模影响混凝土质量。
12、雨季施工中,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要求严格执行,以保证施工质量。
13、混凝土施工中若发现蜂窝、麻面、漏筋、孔洞等缺陷时,不得私自进行处理:必须经过监理等研究后再进行处理。
处理前必须有方案及交底,并做好相应记录。
六、成品保护措施:1、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位移。
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应及时调整、补好。
2、混凝土浇筑、振捣至最后完工时,要保持甩出钢筋的位置正确,最后一道搓抹时,应由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进行,同时派人进行钢筋调整,随时将钢筋表面的水泥浆檫干净。
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均应保护好。
3、为避免上层结构混凝土施工污染下层结构,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对下层墙柱各部位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