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某综合高层办公楼混凝土施工方案10158

北京某综合高层办公楼混凝土施工方案10158

一、编制依据1.1. 《北京市****公司综合业务楼施工组织设计》1.2. 北京****设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北京市****公司综合业务楼结构施工图》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4.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95)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1.6.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1.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24-92)1.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二、工程概况北京市****公司综合业务楼工程拟建建筑物包括两栋分别为8层及15层的高层办公楼、中庭、报告厅及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米。

地下室共三层,主要为车库、设备用房、库房、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室,约1.8万平米;地上建筑总高度60米,主要为办公室、餐厅、多功能厅、会议室等,约4.2万平米。

拟建建筑物±0.00标高为48.00m,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埋深17.85 m。

本工程根据其地理位置、施工季节和现场情况,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拟一律采用预拌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采用HBT-80混凝土输送泵,使混凝土的施工机械化、自动化,并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在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及施工缝处理等方面,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确保混凝土质量。

梁、柱、板接头部位的处理须遵循由技术室根据设计要求提出的技术交底。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竣工“鲁班奖”。

混凝土用量见下表:地下室混凝土用量地上部分混凝土用量三、施工部署3.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根据总进度计划与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条件及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特点,技术室根据现场要求制定方案,由项目工程室按进度计划进行总工程调度,技术室进行技术方案的指导及技术交底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明确人员的管理职责,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如下图。

项目经理、总工: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与安排。

工程室:负责落实由工程室下达的计划任务,协调项目与劳务之间的工作安排,并对整个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负责,并跟班作业。

技术室:负责制订施工方案,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工作,负责对现场混凝土浇筑的技术和质量问题进行全过程的控制,负责落实技术交底;按照施工部署,落实技术要求,对现场的工人直接组织安排,并跟班作业。

材料室:负责整个过程的材料供应工作,做好与搅拌站的协调工作,保证混凝土的供应能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

测量室:及时提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控制线,满足施工的需要。

试验室:负责提供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现场混凝土的质量监督,强度试验以及各类试验报告的收集工作。

施工班组:对进入现场的混凝土放卸,出机,浇筑,振捣,搓平等。

3.2. 施工段的划分3.4. 施工人员组织本工程根据东西向沉降后浇带分为南北两段,分别由一个独立的施工队施工,安排两个浇筑小组,每个小组人员如下:振捣手:8人找平:8人放料:3人养护:5人布泵管:10人看模:2人看筋:2人临电:2人临水:2人现场清理:3人指挥:1人四、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工作4.1.1. 制订施工方案,对操作人员技术交底以及安全交底,并有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

4.1.2.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详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4.1.3. 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生产的任务与特点,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能够统筹安排工、料、机,及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安全培训(特别是施工机械的安全培训)。

4.1.4. 本工程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技术室要向搅拌站对混凝土的供应要求进行详细的技术要求。

预拌混凝土的具体要求见附件。

4.2.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4.2.1. 技术室根据结构的特点对混凝土泵以及泵管进行布设,工程室负责具体的安排工作。

4.2.2. 工程室负责在现场设沉淀池与冲洗台,负责各类进出车辆与机械的清洗工作。

4.2.3. 季节性(冬、雨季)施工要做好现场的准备工作(详见冬、雨季施工方案)。

4.2.4. 模板、钢筋的上道工序完成后交接检查完毕,杂物清除干净,模板脱模剂、垫块到位。

浇筑混凝土的架子及马道已搭支完毕,隐检、预检手序报验完成,由技术室确认上述各条完成后签发混凝土浇筑指令。

4.2.5. 临水、临电、机械维修等部门组织人力、设备等保证施工的昼夜正常顺利进行,由试验员了解天气情况并确认在施工期间不会出现有害天气情况。

4.2.6. 在混凝土施工阶段要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防止恶劣天气的突然袭击,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3. 施工资源准备工作4.3.1 所需的机械与工具等详见下表。

在作业前项目修理班要将投入使用的所有机具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在垫层施工阶段计划配置一台47米臂汽车泵与一台地泵,南楼采用汽车泵,北楼部分计划采用地泵。

4.3.2. 材料室根据“工程概况”中所述各标高混凝土的数量组织供应工作,保证混凝土的供应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4.3.3. 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的质量和品种规格符合配合比要求,随罐车有相应流水区段的预拌混凝土的出厂合格证以及材质报告单。

4.3.4. 所需机具如振捣棒,振动板,溜槽串筒备足并能确保正常使用,养护剂及温度计、测温管等备齐。

对易损机具,应有备用。

所用的机具均应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以便随时维修。

4.3.5. 工程室根据具体施工区段,向劳务分包单位提出详细的劳动力需求计划。

4.3.6. 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的供应,夜间施工照明要能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五、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5.1. 混凝土的浇筑5.1.1.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的几点:5.1.1.1. 浇筑混凝土施工中,应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在竖向构件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能超过3m,否则采用串筒或斜槽送混凝土入模。

5.1.1.2. 在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对结构底部应先浇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以保证混凝土在施工缝处的密实。

5.1.1.3. 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支撑和预留孔洞等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进行处理。

5.1.2. 混凝土的振捣5.1.2.1. 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可以避免蜂窝麻面通病,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操作。

对地下室底板、墙、梁和柱均采用HZ—50插入式振捣器;在梁相互交叉钢筋较密处或墙体较窄且有暗梁过梁处,可改用HZ—30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

5.1.2.2.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

5.1.2.3. 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内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5.1.2.4. 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5.1.2.5. 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5.1.3. 垫层混凝土的施工:(具体详见《基础垫层施工方案》)。

5.1.4. 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安排在2004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之间进行,由于施工季节且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量较大,选在周末开盘,对混凝土的运输较有利。

要求搅拌站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得少于8h,并且加高性能防冻剂。

底板混凝土施工采用两台HBT80拖式泵同时作业,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必要时启用机动的混凝土汽车输送泵配合作业。

(具体详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5.1.5. 墙体混凝土的浇筑:5.1.5.1. 普通墙体混凝土5.1.5.1.1. 作业条件:①放出标高50线,墙体、门窗洞口边线以及检查控制线。

②墙体钢筋经过监理验收合格,水电预留到位。

③墙体模板验收合格。

④隐、预检手续办理完毕。

5.1.5.1.2. 施工操作:①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其同配合比的砂浆。

②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为振捣棒有效半径的1.25倍(45~50cm),施工前认真测量每根振捣棒的有效振捣长度,计算有效振捣厚度;施工中按分层厚度用不同油漆刷好标尺竿控制浇筑高度。

振捣棒移动间距按50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30-40cm)的1.5倍且不大于50cm,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混凝土的接缝,混凝土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无气泡且泛水泥浆时为止。

夜间浇筑混凝土采用密闭式钨碘灯进行照明,严格控制每层浇筑厚度。

③在门窗洞口部位应以两侧同时下料,高差不能过大,以防门窗洞口模板移动;先浇捣窗台下部,以防窗台下部出现蜂窝、孔洞。

④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不可使振捣棒直接接触模板和钢筋,使钢筋和模板的位置发生偏移,要经常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所有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5.1.5.2. 地下室墙体抗渗混凝土地下室墙体除按普通墙体混凝土浇筑要求外,其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2。

为了满足地下室混凝土的抗渗要求,施工中拟采取以下措施:5.1.5.2.1. 施工前做好一切准备,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施工缝严格按交底留设,在预定施工缝位置要有可靠的防水措施;5.1.5.2.2. 按图纸要求,底板上外墙50厘米高与底板一同浇筑,并设橡胶止水条通长布置,其它施工缝如外墙和楼板相交处在板的上、下部位,外墙和地下室顶板相交处,也按图纸要求埋设橡胶止水条;5.1.5.2.3. 所有穿墙管线必须设防水套管,严禁后凿;5.1.5.2.4. 混凝土连续浇捣,保证砼密实;外墙为自防水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振捣器必须均匀的分布开,保证不漏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达到设计的抗渗要求。

5.1.5.2.5. 抗渗砼养护时间最少为14d;5.1.5.2.6. 外墙模板的穿墙螺杆中间设置止水片。

5.1.6. 柱子混凝土的浇筑5.1.6.1. 浇筑混凝土前,从柱模预留的清扫面中清除模板内的垃圾及积水,并润湿模板,在底部先填以5—1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砂浆。

5.1.6.2. 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为450~500m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5.1.6.3. 柱高在3米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

柱高超过3米时,应采取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米,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箍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