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最新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复习学案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确立——1689年()的颁布(1)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和军事权等权力)(2)影响: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国王的行政权转移到内阁,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1)形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

(2)原则:内阁全体成员对()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议会与内阁关系: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或者()(3)19世纪中期,两党制逐渐形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完善——()(扩大选举权)(1)原因:()(2)影响:推动英国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重点)(1)是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权力中心在(),议会掌握(),内阁掌握()并对议会负责(责任内阁制)。

(3)君主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1、在电影《女王》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女王的私人秘书在通知女王于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要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的用词进行了纠正:“是准首相,罗宾。

我还没有任命呢!”这一情景表明()A.英王没有实权 B 首相就职前必须得到英王的任命C.英王有较大权力,可以直接任命首相 D.《女王》情节有历史性错误2、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

这说明()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C 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走势 D.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3“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这里的“办法”具体是指()A.发动宫廷政变 B 确立“法律至上”原则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4、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

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C 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5、假如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A.要么下台,要么解除首相职务B 要么下台,要么重新进行议会选举C.要么解散议会,要么让英王下台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英王调解6、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发行的《苏格兰人》报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英王)本人进行攻击。

这使乔治三世大为恼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

成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乔治三世便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议员资格。

乔治三世的行为反映出()A 乔治三世得依法行事 B.英国政府受英王操纵C.议会权力有限,保护不了议员 D.英国缺乏言论自由的民主7、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任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①见女王,获得授权②党内竞选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④正式出任首相A.②→①→④→③ B ②→③→①→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9、有学者研究表明。

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比如建立英国在盂加拉霸权的克莱武和创办怡和洋行的马地臣,回国后都变成了地主,但他们还是被传统贵族所排斥;这一现象后来得到改变的背景应该是A.责任制内阁确立 B.宪章运动展开C.1832年议会改革 D.两党政治确立考点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1)1776年美国独立后,建立了松散的邦联政体,使形势动荡。

①经济上,邦联政府没有征税权,不能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②政治上,无法形成强有力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

(2)华盛顿、麦迪逊等人的努力;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

2、制定: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麦迪逊坚持分权制衡的原则,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

3.主要内容:(重点)(1)主要内容:①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

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

其余宪法未列明权利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②依据三权分立学说,将联邦政府的权利分割成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③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2)体现的三大原则:()、()(最主要原则)、()。

4.评价:(重点)(1)进步性:A.近代世界第一部();B.美国成为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1790年,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基本人权);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权利。

(美国内战结束后,通过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

但未彻底消除种族歧视)1.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

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2.分权与三权分立:有的学生认为分权就是三权分立,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现代国家基本上都实行分权体制,分权是国家权力运作的主要形式,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三权分立是分权体制的一种重要方式,以美国最为典型。

3.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而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英国议会选举结果决定了首相的人选,美国议会的选举结果对总统的去留没有影响。

1、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 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美国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所著《罗斯福》中,把罗斯福对付国会的方法列举出来如下:“充分利用宪法规定的权力,诸如否决权。

选择有利时机。

在行政部门草拟议案。

几乎需要不断地施加压力,但却要机智巧妙。

用人必须审慎。

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

诉诸国民公断。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时()A.对三权分立制度进行了改革 B.选举议院议长时进行干涉C 并未动摇美国宪政的基础 D.国家权力重心在参众两院3、北京时间2011年1月28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指出:我们的宪法规定,美国总统须定时向国会报告国家情况。

下列有关美国总统权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统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对国会负责 B.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约并直接生效C 总统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受国会制约D.总统任命的政府官员须经国会同意4、2011年8月15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以及其他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产生方式是()A.人民选举产生 B 总统任命产生 C.国会选举产生 D.各州候选人竞选产生5、2011年3月奥巴马提名华裔美国人骆家辉“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

骆家辉“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必须经过()A.最高法院批准 B 参议院批准 C.中国政府的任命 D.选民直接选举通过考点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1)17、18世纪,法国处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下,三级会议长期停开。

(2)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过程(1)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1791年宪法)。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此后,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1814年后的三个王朝都实行某种程度的代议制,但无法满足人民要求,导致一次次革命。

法国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的斗争并不是先进与落后、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资产阶级内部关于政体的斗争,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利益之争。

法国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1)内因①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

②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政府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

③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

④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

(2)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欧洲君主制国家的反对,甚至武装干涉。

3.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18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重点)①立法权:由()和()两院行使(注意产生方式);②行政权:由()和()掌握(注意总统的产生方式、职责,总统和内阁关系);③总统和议会的关系:总统可以在()同意条件下解散(),但同时需要向参众两院负责。

(2)巩固: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

议会对1875年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

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3)影响: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考点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1)14世纪以来,德意志陷入了封建割据状态,爱国人士要求统一,一些邦国推行立宪改革。

(2)19世纪中期,普鲁士颁布宪法,设立国会。

从1864年到1870年,在首相俾斯麦的策划下,普鲁士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确立(重点)(1)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2)主要内容:实际上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帝国国会具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也提供了现代政党的讲坛,但对政府缺少监督权。

(3)评价: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权力有限)。

3.影响(1)积极: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消极:专横统治引起社会不满,并最终把德国拖进了一战的灾难。

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练习:1、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 法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总统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立法权2、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反封建性 B.民主性 C.普选制 D 法制化3、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权力最小的是()A、1787年美国宪法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23•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