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了解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既立足整体,又重视部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初步形成从案例中感悟提炼哲理并运用哲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或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点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三、教学难点
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画面和音乐声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七巧板的神奇。
其实,七巧板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可以拼接组合成各种图形,而且在这拼接组合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示。
这节课,我们就借助七巧板,一起来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个框题。
师:刚才每个学习小组都拿到了一个装有七巧板的信封。
现在就以七人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各执一板,完成右侧拼图。
我请一个小组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小组在座位上完成。
比一比哪些小组拼得既快又好。
生:指名一个小组上黑板拼图,其它小组在座位上围成七人小组,完成拼图。
以下环节解决整体部分的含义
师:同学们,这是一幅由七块板拼接成的少女舞帕图。
图案中,每块板就是整个图案的一个有机组成一一
生:部分
师:而整个图案就是一个——
生:整体
师:整体与部分的内涵是不同的。
请大家结合图形和拼
图的过程说说对整体、部分内涵的理解
生:首先我们从图形来看,每块板是图案的局部,整个图案是全局。
再从拼图的过程看,整个拼图是一个过程,完成拼图
要先看懂图形,整体把握图形,然后把板子分发给小组成员,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顺序拼图,然后对图案修改完善,的每个步骤就是拼图过程中的阶段。
从数量上看,一幅图形由多块板组成,完整的拼图过程是由多个阶段构成,整体是一,部分是多。
师:因此说,整体与部分在内涵上是相互区别的。
以下环节解决整体地位、作用、功能高于部分
师:少女舞帕图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其中任何一块板能够单独表现这个主题吗?
生:不能。
师:图案中的任何一块板都不能单独具有整个图案的表意功能。
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整个图案是由七块板相互联接、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组成它的各个部分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每块板在特定的图案中有特定的功能,离开了具体图案,就失去了其在图案中的功能。
每块板都作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而存在,每块板都处于被整个图形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师:请举例说明以下环节解决整体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师:,这块板在图案中表示的是人的头,离开了这幅人物图案,我们还能说这块板表示的是人的头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板离开了图案就不具有在原图案中的表意功能
了?
生: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师:拿掉一块板,会对人物图案产生怎样的影响?这说明了什么?
生: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
在。
师:这还是一幅人物图案吗?它觉得他像个什么图案?
生:不是。
更像乌鸦喝水图。
师:在新图案中,这块正方形的板表示的还是人得头吗?
生:不是。
代表的是石子。
师:一块板位置的改变使整个图案表意功能发生了变化,图案的变化也使各块板在图案中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
能及其变化甚至对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
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的。
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初步认识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我们借助于一张图表来归纳小结一下。
懂得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生:既立足整体,寻求最佳方案,努力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又重视部分,
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师:能结合实例说说吗?
以下环节解决系统优化的方法
师:过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
素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系统呢?
生:系统是……
师:整体就一定是系统吗?
生:只有具备了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的整体才能成为系统
师:怎样才能把一个整体优化成一个系统呢?
生: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
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师:系统优化的方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省泰中位于城市中心位置,同学们上学途中可能都会碰到一个问题:路难行,安全隐患多,城市交通问题突出。
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实现“交通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样一个人类梦想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请大家分析思考,jD模式是怎样体现系统优化方法要求的。
生:
师:
以下环节综合运用本课知识分析解决人生问题
师:知识归纳:本节课我们通过对七巧板拼图的分析探
讨,初步懂得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初步掌握了系统优化的方法,这对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一起来用本堂课所学内容分析一个案例:
某校高二学生小明的歌唱得不错,被校合唱团看中了,同学们也一致推举他参加。
小明担心参加活动会影响学习、影响高考。
而高考考不好,一生就毁了。
小明不愿参加。
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你对小明同学认识的看法。
如果让你去跟小明做一些交流,你准备给他哪些建议?
生:组内分析讨论。
代表发言。
师:问引导学生分析说出:①“赢得高考就赢得一生” 说法不科学。
一方面他肯定“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关键阶段”。
运用知识:人的一生是个整体,是全过程,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另一方面,他夸大了高考在人生中的地位作用。
运用知识: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的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②认为“高中生的任务就是瞄准高考考试科目认真学习”的看法是片面的。
一是他对高考的认识不够全面,现行江苏高考模式是“ 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考查的是学生的全面素
质。
二是他把学习看成了高中阶段生活的全部,忽视了接受教育
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全面素质,搞好学习仅仅是提高人全面素质的一个部分,而非高中生活的全部。
参加艺术团的活动有利于锻炼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③小明拒绝大家的推举,不愿意参加,强调的是个人利益,忽视了集体利益,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的人,走向社会,会漠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很难与人合作,很难融入社会,很难赢得一生。
运用知识:整体高于部分,部分应服从服务于集体,应有全局观念。
④小明把参加活动与学习对立起来,忽略和系统优化方法的运用。
第二问引导学生说出:①应树立全局观念,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把自己锻炼培养成素质全面、眼光长远、具有集体观念的人。
②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认识事物,处理好学习、工作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统筹考
虑,
科学安排,优化组合
师:课堂小结提升,布置作业:人生是一个整体,规划好人生,可以让我们人生的脚步走得更加坚实,可以让社会因我们的存在更加美好。
课后,请同学们请尝试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做一份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