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系统练专题3.4细胞呼吸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氧化分解B.可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梢C.细胞呼吸可为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提供能量D.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体积不同B.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消耗的葡萄糖量不同C.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所消耗的能量比不飞翔鸟类多D.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生成ATP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B.无氧呼吸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H]C.用18O标记O2,18O最先出现在产物水中D.骨骼肌细胞中产生的CO2来自线粒体和细胞基质4、豌豆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气最终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水,该过程伴随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如图所示),产生的能量促使ATP合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B.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C.H+的这种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D.类囊体膜上可能发生类似H+跨膜运输过程5、呼吸作用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提高,大部分H+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结构①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C.上述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电能→ATP中活跃化学能D.好氧细菌中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6、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B.当氧气浓度为a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C.曲线Ⅲ中该器官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D.曲线Ⅰ也可以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7、在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测得西瓜种子萌发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消耗量分别是10︰0;8 ︰3;6︰4;7︰7。
底物均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条件下,呼吸产物除二氧化碳外还有酒精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5C.丙条件下,西瓜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D.丁条件下,无氧呼吸程度最弱,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8、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
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3/5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气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合成ATP的比例是19︰19、呼吸作用方式和用于生物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差异会导致呼吸释放的CO2量与吸收O2的量的比发生差异,已知呼吸熵(RQ)=,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熵(RQ)大于1,表明生物一定存在产生C2H5OH的无氧呼吸B.呼吸熵(RQ)等于1,表明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但不能确定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的存在与否C.呼吸熵(RQ)小于1,表明生物体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了非糖有机物D.呼吸熵(RQ)越大,生物体新陈代谢越旺盛10、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H]少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ATP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11、吡唑醚菌酯能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据此推测该物质可以( )A.直接抑制线粒体内产生CO2的反应过程B.降低细菌和真菌细胞中ATP的产生速率C.抑制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的酒精发酵过程D.用于治理需氧型真菌所引起的农作物感染12、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的提高。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不利于抵御寒冷B.低温持续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C.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D.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使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能力下降13、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量和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状态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B.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C.运动强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肌细胞积累大量乳酸使肌肉有酸痛感14、实验小组将等量的某植物种子分别放在不同O2浓度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得容器中O2和CO2的变化情况如表(以葡萄糖为底物):0 1% 2% 3% 5% 7% 10% 15%20% 25% O2浓度吸收0 0. 1 0.2 0.3 0.4 0.5 0.6 0.7 0.7 0.7 量/molCO21 0.8 0.6 0.5 0.4 0.5 0.6 0.7 0.7 0.7 释放量/mol据表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O2浓度为0 ~3%时,植物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的强度随O2浓度升高而增强C.在O2浓度为5%时,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D.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15、下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O2的消粍量和CO2的产生量变化曲线。
据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Ⅰ、Ⅱ分别表示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B.O2浓度为b时,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C.O2浓度为c时,酵母菌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D.O2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形成的ATP全部来自线粒体16、某实验小组研究大叶冬青的叶龄对呼吸速率的影响,用如图密闭装置在遮光条件下进行实验,下列与此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至少需要两组实验进行相互对照B.为使结果更准确,实验进行的时间越长越好C.装置中NaOH用于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D.与老叶相比,预测放有叶龄较小叶片的实验组液滴更偏左侧17、在野生型酵母菌线粒体内有氧呼吸相关酶作用下,显色剂TTC与[H]结合使酵母菌呈红色。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由于缺乏有氧呼吸相关酶, TTC不能使其呈红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TC可用来鉴别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B.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不产生[H]C.野生型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D.有氧条件下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不同18、美国生物学家发现1 -甲基环丙烯(1 - MCP)可作为保鲜剂用于储存果蔬。
科学家用适宜浓度的1 -MCP对柿子果实的细胞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甲可推测,1 -MCP可能是通过抑制呼吸酶的活性来减弱细胞呼吸,延迟呼吸高峰的到来,从而对果蔬进行保鲜,降低果蔬营养物质的损耗B.由图乙可推测,1 -MCP通过抑制乙烯的产生延长了果蔬的储存期C.研究发现柿子细胞表面乙烯受体数量正常,推测其作用机理为:1 -MCP可与乙烯受体优先结合,抑制果蔬对乙烯的反应,延缓果蔬成熟D. 农业生产上可在一开始坐果时立即使用1 -MCP,使果实延迟成熟上市1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蔬菜瓜果类的保鲜环境,温度和氧气含量越低越好B.乳酸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但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伤口宜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20、图甲是菠菜的某细胞内部分物质变化示意图,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将CO 盆栽菠菜植株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培养,用2CO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乙的曲线。
请据图回浓度测定仪测得该玻璃罩内每小时2答问题。
1、图甲中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用图甲中字母表示)。
在结构b和C中发生的能量变化分别为、。
CO的量为2、据图乙分析,在25℃、4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光合作用5小时固定2。
3、图乙中A点对应的总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对应的总光合作用强度,结合题图分析,在A点时细胞需从外界环境中吸收 (用图甲中数字表示),将(用图甲中数字表示)释放到环境中去。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在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继续氧化分解,A错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酒精发酵.B 正确;ATP 可为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提供能鼠,C错误;破伤风芽孢杆菌厲于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D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相等,A错误。
当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3倍,B正确。
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所消耗的能量比不飞翔鸟类多,C正确。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D正确。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先分解成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 2O,A错误;细胞无氧呼吸过程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均无[H]的大量积累,B错误,用18O标记O2,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O2与[H]结合生成水,所以18O 最先出现在产物水中,C正确;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所以其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场所是线粒体,D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豌豆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故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该过程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错误;由题意可知,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故为协助扩散,C正确;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也能产生[H],同时也产生ATP,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故类囊体膜上也可能发生类似H+跨膜运输过程,D正确。
故选B。
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通过质子泵和ATP合成的示意图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上的区别和能量转化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