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概况摘要:本文旨在讲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目前现状,以及其主要检测方法,代谢物肠毒素检测方法,耐药检测和幼儿园发病原因,这些对金葡菌的检测、治疗和预防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肠毒素;耐药;发病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不得检出的常见食物中毒致病菌,是食品卫生微生物常规检测项目之一[1]。
SA是葡萄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状排列。
当衰老、死亡、被吞噬后常转为阴性。
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一般不形成荚膜。
在浓汁及液体培养基中常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在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当加入血液或其他营养物质生长的更好。
需氧或兼性厌氧。
最适pH7.4,最适温度28-38℃,致病菌在37℃生长最好。
某些菌株耐盐性特强,在100-150g/L氯化钠培养基中都能生长。
在某些影响细胞壁形成物质的作用下可形成L型。
触酶试验阳性。
多数菌株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株可分解甘露醇。
SA能产生大量核酸酶,该酶可耐受100℃30min不破坏,降解DNA和RNA的能力较强。
此酶对检测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与血浆凝固酶具有同等价值。
由于致病金黄葡萄球菌能分泌肠毒素,因此一旦细菌污染食品,并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细菌可以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从而引起消费者食物中毒[2]。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细菌。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些报告,由SA引起的食物中毒居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的比例为33%。
加拿大的发生率更高,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45%[3]。
中国每年发生SA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造成每年的经济损失相当惨重,目前世界各国都把SA定为重要的食品卫生法定检测项目。
在1960年,人们将一种半合成的青霉素-甲氧西林第一次应用于临床,而且仅仅一年之后,在英国就发现了首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再后来,在世界范围内MRSA便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去,继而发展成为医院内最最常见的微生物病原菌,与乙型肝炎、艾滋病同为当今世界三大感染顽疾[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内重要感染的致病菌,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各地均很高,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2003年做了大量工作,根据统计了解,每年因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约有数十万人住院接受治疗,在医院内由SA引起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分离程度已经高达80%以上,而且呈向社区扩散的趋势[5]。
1996年,日本报告了第一例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葡菌[6] ,人们把万古霉素认为是治疗SA的最后防线,最为经济有效的药物,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SA,开始表现为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vancomycin intermediate-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 ,VISA),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等相继报道检出了VISA[7],;1997年美国分离了2例VISA[8]同期,在欧洲与亚洲多个国家均有类似报到[9]。
国内外对SA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显色培养基鉴定、酶联免疫(ELISA)、PCR、美国3M公司的petrifilm培养片等方法。
现行国标检测食品中的SA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之后进行生化鉴定,整个检测过程获得最终结果需时5天左右。
而且免疫学的ELISA法所用的抗体基本上全部依赖国外进口,试剂也相对昂贵;但传统的PCR法却需要提取DNA,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成本提高。
对于SA的检测,很多研究者都来检测致使其食物中毒的肠毒素基因[10],尤其是用于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所以对于研发一种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的当务之急。
SA的常规检验检验程序:检样处理→增菌→分离→分纯→溶血试验→革兰染色镜检→血浆凝固酶试验→肠毒素检验[11]。
常规检验具有操作简便,所需设备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但其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且灵敏度较低[12]。
SA的快速检测方法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快速鉴别培养基、微型化生化试剂盒[13]、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的反应),以及以DNA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方法(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探针技术、LAMP方法),微型化生化试剂盒具有的轻便、快速、简易的好处,是未来微生物检测,有发展前景的检测手段之一。
MRSA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用PCR法,但其存在外源性DNA污染、假阴性等问题[14],PCR技术可以扩增任何期望的DNA片断和目的基因,并且具有快速性和特异性,所以PCR技术在食品检验领域中常常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核酸探针具有特异性强的优点,能在多种病原体上检测,但价格比较高,对于基因工程以及医学诊断将会得到广泛地应用。
LAMP方法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其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性和简便、快速以及低成本的特点。
优化设计几对以nuc基因为靶序列的LAMP引物,可以进一步提高LAMP法检测黄色葡萄球菌的灵敏度,可使得该方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各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点,选择适当合适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这对于我们检验人员提高自己是必要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中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E)是SA的代谢产物,肠毒素对于人体是相当不利的,常常引起食物中毒。
中国每年发生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15]。
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也相应产生了大量肠毒素,主要富集在原料或在生产、包装和烹调过食物中,并在在适当条件下繁殖产生更多的肠毒素。
如果食品和食品原料中污染有SA就有可能产生肠毒素,就有食物中毒的危险,所以,对于肠毒素的检测是必要的。
我们对肠毒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是PCR试验检测。
随着产生第一例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对于MRSA的监测,以及了解MRSA的感染、耐药现状、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对预防和治疗MRSA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抗菌种类的不断增加及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加,尤其是以MRSA引起的严重感染,其发生率已越来越高,已然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所以对于治疗和预防做好准备,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得到控制。
而MRSA几乎对所有D-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耐药,甚至累及剑红霉素、左氟沙星和庆大霉素[16]。
而且MRSA的传播途径广,致病性强,耐药性强,最容易导致医院内部暴发流行,已经成为临床上的治疗难点。
由于MRSA呈多重耐药,并常引起院内爆发流行,因此处理和用药方案上与MRSA截然不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必须以快速准确的药敏试验对其进行鉴别并报告临床。
如果发现MRSA感染的新病例,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严格用消毒措施,改善病房的卫生环境等。
因为手是传播MRSA的关键性媒介,所以对MRSA感染流行的病房进行加强消毒,特别是手至关重要,因此,在接触患者前后应认真洗手,不要细菌吸附在手上造成二次传染。
SA在医学上还有“嗜肉菌”的别称,SA常引起切口、创伤、疮、痈、败血症等局部性化脓感染,其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17]。
SA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大气、水、土壤、饲料和一些物品上,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SA,所以也存在于人、动物的体表、鼻咽喉及肠道[18]。
毛巾,纤维类织物,是极易沾染SA的物品。
在幼儿园中,老师就常用毛巾给幼儿擦拭脸和手。
而毛巾干净与否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同学的健康安全。
所以对于其消毒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园的毛巾质量常常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由于幼儿园的毛巾比较陈旧,清洗简单,常常有大量细菌吸附在上面。
而且其表面常常附有大量的分泌物,汗液、皮屑。
毛巾中不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沙眼衣原体,淋球菌、霉菌等多种微生物[19],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能力也低下,所以容易感染病原菌。
因此管理人员就要按时对毛巾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
还要进行一些预防措施,如毛巾使用3个月左右就要即时更换。
在流感病毒流行的季节,有关部门加强对幼儿园的消毒指导和管理,用多晾晒、高温蒸煮等方式对毛巾进行处理。
现如今,金黄色葡萄球菌仍然是食品安全的隐患,是卫生行业一心想要消灭的病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的危害应及时抑止,所以检测依然重要,特别是检测方法的动向,耐药性的检测。
最后,让人们吃上放心的食品。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开发出更好的金葡菌快速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盒。
参考文献:[1]黄吉城。
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培养基检测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10(5):614--615。
[2]吴仲梁,韩伟,陶军。
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J]。
食品安全与检测,2003,6(6):56-57。
[3]高涛。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福建分析测试,2003,12(2):1775-1778。
[4]NADA T,ICHIYAMA S,OSADA Y. Comparison of DNA fingerprinting by PFGE and PCR-RFL P of the coagulase gene to distinguish MRSA isolates[J]. J Hosp Infect ,1996,32(4) :305.[5]HARDY K J,HAWKEY P M,GAO F.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the critically ill[J]. Br J Anaesth,2004,92(1):121 -130.[6]HIRAMATSU K,HANAKI H,INO T. Methicillin-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 clinical strain with reduced vancomycin susceptibility [J].J Antimicrob Chemother. 1997 ,40: 135 - 146. [7]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Staphylococcus aureus with 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 vancomycin-Illinois, 1999.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0,48(51-52) :1165-1167.[8]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pdate:Staphylococcus aureus with 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 vancomycin-United States,Sept. 1997 [J].Morb Mortal Weekly Rep,1997.46:813 -815.[9]KIM M N,PAI C H,WOO J H. Vaacomycin-intermediate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Korea [J].J Clin Microbiol,2000,38:879 -881.[10]Saadati M,Barati B,Doroudian M.Detection of Sea,Seb,Sec,Seq genes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d from nasal carriers in Tehran province,Iran;by multiplex PCR. Journal of Paramedical Sciences,2011,2(2):34-40.[11]GB4789.10-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