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跨铁立交桥桩基施工技术交底书
公跨铁立交桥桩基施工技术交底书
2.2 1#、2#桥墩挖孔桩,桩径1.25米,各两根,桩中心间距4米,桩长均为19米。
2.3 0#、3#桥台桩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桩基钢筋笼主筋采用Φ25螺纹钢22根环向均匀布置。箍筋采用φ8圆钢,间距20cm,桩顶以下3米箍筋间距为10cm。加强箍筋采用Φ20螺纹钢,自桩顶以下每2米设置一道。
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并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护桩找出桩位中心,钢筋笼定位时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⑶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方法:
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可用焊接钢筋“耳朵”或转动混凝土垫块,见下图。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8个。
⑷骨架的运输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运输骨架,都不得使骨架变形,当骨架长度在6m以内时可用两部平板车直接运输。当长度超过6米时,应在平板车上加托架。如用钢管焊成一个或几个托架用翻斗车牵引,可运输各种长度的钢筋笼,或用炮架车采用翻斗车牵引或人工推,也可运输一般长度的钢筋笼。
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或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灌混凝土和下一节挖土操作。混凝土用机械拌制,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采用如图护壁形式。
护壁采用C30混凝土,护壁厚度上口为18cm,下口为12cm,均厚15cm;护壁混凝土添加早强剂,待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采用同条件试件确认)后才能进行下段桩身开挖。
采用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遇坚硬土或大块孤石采用锤、钎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径加20厘米控制截面大小。孔内挖出的土装入吊桶,采用自制提升设备将渣土垂直运输到地面,堆积到指定地点,防止污染环境。注意挖孔过程中,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擦力。
3.4 护壁施工
⑴对于较短的桩基,钢筋笼宜制作成整体,一次吊装就位。对于孔深较大的桩基,钢筋笼需要现场焊接的,钢筋笼分段长度不宜少于10米,以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现场焊接须采用单面帮条焊接。
⑵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
⑸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骨架安装采用汽车吊,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加强骨架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采用两点吊装时,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将骨架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直线上进行焊接,全部接头焊好后就可以下沉入孔,直至所有骨架安装完毕。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
3.工艺流程
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土桶,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对桩孔直径、深度、扩底尺寸、持力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安装钢筋笼、浇灌桩身混凝土。
第一节护壁兼做挖孔桩锁口圈,锁口高出地面30cm,上口厚20cm,下口厚16cm,以防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
模板不需光滑平整,以利于与桩体混凝土的联结。为了进一步提高柱身砼与护壁的粘结,也为了砼入模方便,护壁方式可采用喇叭错台状护壁。
两节护壁之间留10~15cm的空隙,以便混凝土的灌注施工。
3.5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公跨铁立交桥桩基施工技术交底书
ZT15CX15-04 编号:
交底单位: 日期:
工程名称
人工挖孔桩
交底人
主送单位
签收人
参
加
人
员
签
字
交底内容:
1.施工范围
K107+8公跨铁立交桥桩基。
2.作业标准
2.1 0#、3#桥台挖孔桩,桩径1米,各2根,桩中心间距4米,0#桥台桩长19米,3#桥台桩长25米。
2.4 1#、2#桥墩桩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桩基钢筋笼主筋采用Φ25螺纹钢26根环向均匀布置。箍筋采用φ8圆钢,间距20cm,桩顶以下3.8米箍筋间距为10cm。加强箍筋采用φ20圆钢,自桩顶以下每2米设置一道。
2.5 为控制保护层厚度,沿桩身上下每隔2米设置一组混凝土垫块,每组混凝土垫块沿桩周均匀设置,不得小于4处。
3.1场地平整
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夯打密实。桩位处地面应高出原地面50厘米左右,场地四周开挖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3.2 测量放样
进行施工放样,施工队配合测量班按设计图纸定出孔位,经检查无误后,由施工队埋设十字护桩,十字护桩必须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加固保护,以备开挖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
3.3 桩孔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