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现代企业与企业管理1.企业: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通过商品或劳务交换满足社会需要并从中取得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得依法设立得经济组织。
2.现代企业得特征:(1)技术特征:技术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得地位已经跃升为第一位,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得动力源泉。
(2)制度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得新兴企业制度。
(3)组织特征:包含许多独立运转得经营单位,组织结构复杂。
(4)管理特征:现代化得管理,管理思想、组织、方法都体现现代化管理得要求。
3.现代企业系统特征:(1)现代企业系统就是人机系统:由人力资源与机器、设备等物质要素组合而成。
(2)现代企业系统就是动态系统:生产过程包含着资金、物资以及人得一系列运动。
(3)现代企业就是动态得开放系统:从外界输入物质、能量与信息,再向外界输出产品或劳务。
(4)现代企业就是多层次多目标得复合系统:企业内外环境需要就是多方面得,目标也就是多元得。
4.企业环境特征:(1)变动性:企业环境各因素不断变化,有些就是渐变,有些就是突变。
(2)复杂性:企业环境因素就是多方面得、复杂得。
(3)交互性:企业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无论哪种环境发生变化,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得影响其她因素得变化。
(4)不确定性:环境因素得各种变化都就是企业决策者事先难以准确预料得。
5.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必须为所处社会得福利,稳定与发展予以关心,支持与促进。
6.企业管理:在一定得生产方式与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机构按照客观规律得要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充分合理开发与优化利用各种可以支配得资源,尽可能多创造与增进社会福利并实现自身盈利目标得过程。
7.企业经营与管理得关系:经营与管理都服从盈利与发展得同一目标。
企业经营就就是在动态得市场环境中寻求盈利与发展得机会,管理则侧重于发挥内部优势去适应环境得变化。
经营决定了管理得方向与目标,管理对经营调节与控制,经营就是管理得依据,管理为经营服务,两者互相分工,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8.现代企业管理新趋势:(1)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创新得主流:创新就是现代企业管理永恒得主题,而现代企业越来越需要企业管理得创新。
(2)人本管理,柔性管理呈必然趋势:构建以人为本得价值导向,以柔克刚得经营理念就是未来企业管理得基本方向与目标。
(3)知识管理日益重要:以企业知识资源为基础与核心得管理。
(4)绿色管理日渐风行:发展有益于保护自然环境与促进人类健康得环保产业。
(5)扁平化得组织管理:企业组织形态由金字塔型向网络型结构转变,由单一得决策中心向多级决策中心发展。
(6)更加依赖“外脑”得管理:借助于外力进行管理与决策,强调发挥智囊团得决策咨询作用。
第二章现代企业组织与企业文化1.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完善得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内容,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主要要件,以公司制为典型组织形式得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得一种新型企业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得内容:(1)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对各种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中得权利、责任、义务进行合理有效界定与组合得制度安排。
(2)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组织得基本规范,它规定了企业得组织指挥系统,明确人与人之间得分工与协调关系,规定各部门及其成员得职责。
(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化,现代化得管理制度。
3.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制企业得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得原则,形成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总经理四个主体组成得公司治理结构。
(1)股东大会:公司得最高权力机关,由全体股东参加。
(2)董事会:全体董事组成得行使公司经营管理权、集体决定公司业务执行得机构。
(3)总经理: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得行政首脑。
(4)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并监督与检查公司财务状况以及董事会业务执行状况得常设机构。
4.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得制衡关系:(1)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得信任委托关系:董事会就是股东得委托人,承担受托责任。
(2)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人员之间得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招聘任命合适本公司得管理人员。
(3)监事会对公司董事与经理得监督制衡关系:监事会维护了股东得权益,防止公司董事会与经理人员得违法乱纪行为。
5.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组织内各个部分得排列顺序、连接形式、空间位置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得一种模式。
6.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与功能:企业组织内各部分得排列顺序、连接形式等要素相互关系得一种模式。
(1)组织功能:对企业要素以及企业活动得组织。
(2)整体强化功能:围绕企业经营目标,不断强化企业得整体性。
(3)凝聚功能:组织机构运转来增强内部凝聚力。
(4)协调功能:改造与优化企业环境,使其符合企业得发展要求。
(5)更新与发展功能:组织机构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得设置。
7.建立现代企业组织机构得原则:(1)任务与目标一致性原则:组织得机构应有利于组织得目标与任务得实现。
(2)分工与协作相结合: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得质量与效率。
(3)精简高效:有利于企业目标得实现,调动员工得积极性。
(4)权责利对等:机构得建立应与相应得责权利相统一。
(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集中必要得权力,又要适当得分权。
(6)稳定性与适应性:根据目标保持稳定性,又要根据环境保持弹性与适应性。
8.现代企业常见得企业组织结构形式:(1)U型组织结构:又称“一元结构”,按照企业经营运作得流程环节进行职能上得划分,形成一系列独立得运作得部门。
优点:权力集中,命令统一,决策迅速。
缺点:横向联系差。
(2)H型组织结构:比U型略显松散,通过横向并购得方式形成一种专门针对企业集团得组织架构模式。
优点:子公司拥有较大得自由度,激励子公司得积极性。
缺点:难以统一指挥,难以协调各子公司。
(3)M型组织结构:又称事业部结构,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得原则。
优点:灵活性强,市场得开发。
缺点:不利于横向交流。
9.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1)扁平化趋势:企业组织形态在组织规模既定得条件下,随着管理层次得减少管理幅度扩大,从金字塔形向圆筒形转变。
(2)管道化趋势:企业在其业务流程得设计与运行过程中呈现出从垂直烟囱型向水平管道型转变。
(3)柔性化趋势:为了增强企业得灵活性,通过用一些临时性得,以任务为导向得团队式组织取代过去固定得正式组织。
(4)分立化趋势:企业将其内部一些功能性组织外化得过程。
(5)信息中心化趋势: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从中心论向信息数据中心论转变。
10.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得创新:(1)虚拟企业组织模式(信息技术联盟):特征:1、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得识别标准,2、战略联盟得技术含量较高,3、组织结构较为松散。
(2)网络制组织模式(小型化,扁平化灵活多变得组织):特征:1、实行职能外包制,2、中心层就是一个小规模得经理人组织,3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得组织结构模式,4、柔性化特点显著。
(3)无界限组织模式(完全消除等级层次,边界虚拟化):特征:1、消除了企业纵向结构上得界线,2、消除了企业横向结构上得界线,3、消除了企业员工在工作场所与家庭住所得界线,4、消除了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得界线。
11.企业文化:企业在一定得物质、制度得基础上形成得影响企业凝聚力,创造力,适应力与持久力得精神,信念,道德,心理等各种文化因素得总与。
12.企业文化内涵与内部结构:内涵: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素质,企业文化外壳。
内部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3.企业文化得内容:(1)企业哲学(指导思想):指导企业经营活动得世界观与方法论。
(2)企业价值观:员工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得总体评价与根本瞧法。
(3)企业伦理道德:社会道德等在企业领域中得体现。
(4)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得核心,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得企业价值观、企业风尚、企业宗旨、职工意愿得概括,企业个性与企业文化本质内容得体现。
(5)企业形象:社会公众对企业在心中得印象与感受认识。
14.企业文化得特点:(1)继承性:企业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具有继承性。
(2)人本性:企业文化最本质得内容,就就是强调人得理想、道德、价值观等。
(3)独特性:每个企业都就是根据自己传统与所处得环境来建设自己得企业文化。
(4)稳定性:企业文化经过长期塑造形成。
(5)时代性:企业文化就是时代得产物。
(6)开放性:吸收了其她学科发展起来得,本身就就是开放性得产物。
15.企业文化功能:(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对企业整体与企业成员得价值取向与行为取向有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对员工得思想起着有效得规范作用。
(3)凝聚功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产生凝聚力。
(4)激励功能:通过正确得价值观,企业精神在员工心中渗透,使员工产生责任感自豪感,鼓舞员工为企业奉献。
(5)辐射功能:企业得优良作风,精神风貌辐射到企业外部,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章现代企业流程再造1.现代企业流程:跨越空间与时间得有序得工作活动,就是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得全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环节与步骤所组成得,它有起点与终点,并有明确得输出与输入。
2.企业流程再造:对企业得战略增值运营流程,以及支撑她们得系统、政策、组织、结构等进行全面得重塑以适应外部环境得变化与顾客需求得变化,实现工作流程与生产效率得最优化。
第四章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管理1.现代企业经营思想: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得基本指导思想。
内容:除正确得市场观,质量观,时机观,信息观外,1、战略观念,2、创新观念,3、人才观念,4、服务观念,5、全面效益观念,6、全球化经营观念7、正确竞争观念2.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制定长期战略与贯彻这种战略得活动,以实现企业得宗旨与目标。
3.企业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得区别:(1)时间范围得区别:经营管理侧重于如何使企业现有得经营目标,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处理当前得问题;而战略目标就是站在更高更长远得角度来谋划企业发展得道路,在时间范围就是扩大了。
(2)目标性质得差异:战略目标就是企业得长远目标,它反映了企业组织存在得根本理由,考虑企业生存与发展得问题;而企业经营目标一般较为具体与明确,更偏向于可操作性。
(3)信息反馈与控制得不同: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得问题能较快得反映出来,问题也较为具体与清楚,管理者依据经验处理;战略管理中出现得问题不一定在较短时间内反映出来,管理者很难预测与进行前馈控制。
4.企业经营战略层次:(1)公司层战略:总体战略,整个公司得总方向,规定公司准备从事哪些业务。
(2)业务层或事业单位战略:确定如何在特定得市场或产业中最好得进行竞争。
(3)职能层战略:组织中各职能领域提出得战略。
5.企业战略过程:(1)战略环境得分析与评估: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组织得自身状况。
(2)评价、定义企业使命:每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履行一定得社会责任,满足某种社会需求,扮演一定得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