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外学习资料高晓丁编著2010年12月前言《机械原理》课外学习资料是《机械原理》教材的辅助教学资料。
本套资料的编写是按照学生学习本门课程预习、复习、提高的三个学习阶段分别用不同形式的题目引导学生的自学方向、启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激情。
《机械原理》课外学习资料中课前带着以下的问题预习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带着问题去预习下一堂课中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课前的预习,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机械原理》课外学习资料中课后检查基本概念掌握情况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
该项内容是对《机械原理》教材中习题内容的补充。
学生通过自查可以了解自己对本章节内中基本概念掌握的情况。
《机械原理》课外学习资料中知识延伸、思维创新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各章节的不同内容,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放性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本人近年来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部分211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等。
《机械原理》课外学习资料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师的辅助教学资料。
网络答疑联系方式:gaopengpeng119@目录第1章概述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第6、7章机械的平衡;机械运转波动的调节第8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第10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第11章齿轮系及其设计第12章其他常用机构第1章概述1.1课前带着以下的问题预习1、机器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2、机械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1.2课后检查基本概念掌握情况1、一般构件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组成。
2、机器的基本特征有(),(),()。
3、机构的基本特征有(),()。
4、一般情况一部机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3知识延伸、思维创新1、用框图的形式表述牛头刨床的组成。
2、自行车、洗衣机是一般家庭都常用的小型机器,试说明其所具有机器的三个特征。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2.1课前带着以下的问题预习1、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定义。
2、运动副、自由度、约束的基本定义。
3、对机构进行组成和结构分析的目的是什么?4、两构件相互间的约束和自由度有什么关系?对于平面转动副、移动副和平面高副各具有几个约束?5、机构运动简图、机构示意图和机械系统示意图的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用途?6、何谓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2.2课后检查基本概念掌握情况1、机构运动简图的特性是()。
2、一个平面自由构件都具有()自由度;平面低副引入()约束;平面高副引入()约束。
3、组成机构的基本元素是()和()。
4、构件是()单元体;零件是()单元体。
5、(a)机构是由运动链组成的;(b)机构是由原动件、从动件系统和机架组成的;(c)机构是由原动件、机架和杆组组成的。
以上三种说法中()是正确的。
6、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产生相对运动。
7、铰链5杆机构中有()原动件,()机架。
8、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等于()。
9、一机构共有五个构件,含有五个低副,一个高副,则该机构的自由度为()。
10、从机构结构组成的观点来看,机构是由(),()和()组成的。
11、高副低代的原则是()。
12、杆组的特点是()。
13、在下图所示4个分图中,图(),()和()是Ⅲ级杆组。
2.3知识延伸、思维创新1、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多少?2、试分析下图所示4 个构件系统中,哪一个图示构件系统不能运动的?3、计算以下运动链的自由度,判断能否运动?并进行修改使其成为机构。
(a) (b)(c) (d)LDEDEHKCDDE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3.1课前带着以下的问题预习1、机构运动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目的是什么?2、什么叫速度瞬心?相对速度瞬心和绝对速度瞬心有什么区别?3、机构运动线图的意义和作用。
3.2课后检查基本概念掌握情况1、速度瞬心是两构件上()为零的重合点。
2、三个做相对平面运动的构件的三个瞬心应在()。
3、当两构件不直接组成运动副时,瞬心位置用()确定。
4、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两运动构件上的重合点的绝对速度相同,且其绝对速度等于零,则该重合点为两构件的()。
5、用矢量图解法作结构运动分析时对做平面运动的同一构件上B1、B2两点间的相对速度VB!B@( )VB@B1,但是两个相对速度的()不同。
3.3知识延伸、思维创新第6、7章机械的平衡;机械运转波动的调节6.1课前带着以下的问题预习1、机械平衡的目的是什么?造成机械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机械平衡分为哪几类?何谓刚性转子与挠性转子?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与挠性转子动平衡有何区别?何谓低速平衡与高速平衡?3、刚性转子的平衡设计包括哪两种设计?它们各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4、仅经过静平衡校正的转子是否能满足动平衡的要求?经过动平衡的转子是否能满足静平衡的要求?为什么?5、机械的运转为什么会有速度波动?为什么要调节机械速度的波动?6、飞轮的调速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飞轮在调速的同时还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7、飞轮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飞轮应尽量装在机械系统的高速轴上?系统装上飞轮后是否可以得到绝对的匀速运动?8、什么机械会出现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如何进行调节?6.2课后检查基本概念掌握情况1、静平衡的刚性转子()是动平衡的,动平衡的刚性转子()是静平衡的。
2、机械不平衡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3、符合静平衡条件的回转构件,其质心位置在();静不平衡的回转构件,由于重力矩的作用,必定在()位置静止,由此可确定应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的方向。
4、在刚性转子平衡中,一般当刚性转子()时做静平衡,该转子被称为();一般当刚性转子()时做动平衡,该转子被称为()。
5、在刚性转子平衡中,一般平衡静不平衡转子需要()平衡平面;一般平衡动不平衡转子至少需要()平衡平面。
6、下图(a)、(b)、(c)所示各转子中S为总质心,图()的各转子只是静不平衡的;图()中的转子只是静平衡的;图()中的转子只是动不平衡的。
7、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是()和()。
9、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平面内的静平衡转子()是动平衡的。
10、一般机械的运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在这三个阶段中等效主轴角速度的变化分别为(),(),()。
11、机械运转的平均速度等于();不均匀系数等于()。
12、飞轮应尽量装在机械系统的()轴上;系统装上飞轮后()得到绝对的匀速运动。
13、系统装上飞轮的()越大,等效主轴角速度的不均匀系数()。
14、在机械系统的启动阶段,系统的动能(),并且输入功()总消耗功;在机械系统的稳定运转阶段,系统的平均动能(),而且输入功()总消耗功;在机械系统的停车阶段,系统的动能(),并且输入功()。
15、在研究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时,常采用等()或()来代替作用在系统中的所有外力,它是按()的原则确定的。
16、在机械系统速度波动的一个周期中的某一时间间隔内:当系统出现盈功时,系统的运动速度(),此时飞轮将()能量;当系统出现亏功时,系统的运动速度(),此时飞轮将()能量;17、在机械系统中安装飞轮后可使其周期性速度波动()。
18、机器运转时的速度波动有()速度波动和()速度波动两种,前者采用()进行调节;后者采用()进行调节。
19、机器安装飞轮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而且飞轮一般安装在()轴上。
20、一部由交流电机驱动的机器,其传动部分全部是由圆柱齿轮组成的定轴轮系,工作载荷是一个稳定不变的常值,则该机器系统运转属于()。
21、一部由交流电机驱动的机器,其传动部分是由一个定轴轮系和曲柄滑块机构组成,工作载荷是一个稳定不变的常值,则该机器系统运转属于()。
6.3知识延伸、思维创新1、下图是某机器的等效阻力矩Mr和等效驱动力矩Mr的线图,该机器的等效转动惯量为常数。
1) 该机器能否周期性稳定运转?为什么?2) 该机器主轴位于何位置其角速度最大?位于何位置其角速度最小?2、下图是某机器的等效阻力矩Mr和等效驱动力矩Mr的线图,该机器的等效转动惯量为常数。
1) 该机器能否周期性稳定运转?为什么?2)近似地画出机器主轴角速度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图形。
第8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8.1课前带着以下的问题预习1、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和特点。
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3、低副机构常用的演化方法。
4、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5、何谓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什么叫极位夹角?它与机构的急回特性有什么关系?6、何为机构的“死点”位置?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7、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命题有哪些?设计方法有哪些?8.2课后检查基本概念掌握情况1、周转副是指被连接的两构件可以相对作()的转动副;摆转副是指被连接的两构件只能相对作()的转动副。
2、试根据下图中注明的尺寸判断各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分别是:(a)();(b)();(c)();(d)()。
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与()两次共线位置之一时出现最小传动角。
4、机构的压力角是受力点()和()所加的锐角。
5、铰链四杆机构具有两个曲柄的条件是()和()。
6、所谓连杆机构的死点是指从动件的()等于()时的位置。
7、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为主动件,()与()构件共线时,则机构出现死点位置。
8、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指()速度大于()速度;一般用()来表达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9、在一铰链四杆机构中有周转副存在,该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存在。
10、铰链四杆机构中连杆是连接两个()的构件;与机架相连接的构件是()。
11、在()条件下,曲柄滑块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12、要将一个曲柄摇杆机构转化成双摇杆机构,可以用机架转换法将()转化为机架。
13、当一铰链四杆机构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该铰链四杆机构()双摇杆机构。
14、一铰链四杆机构若为双曲柄杆机构,则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一定()其余两杆长度之和,且须以()为机架。
15、一铰链四杆机构若为曲柄杆机构,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须以()为曲柄。
16、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且摆杆的摆角为φ,该机构的极位夹角等于()。
8.3知识延伸、思维创新1、在曲柄滑块机构设计中,常控制连杆与曲柄长度的比值A,试说明比值A与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受力特性之关系。
通常该值是怎样选择的?2、在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中,要改变摇杆(滑块)摆角(行程)的大小或改变摆角(行程)的位置,怎样来调节曲柄与连杆的长度?3、下图所示为两种类型插床机构,已知(a)图所示插床机构中AB AD==5040mm mm,;已知(b)图所示插床机构中各构件尺寸: Lo1A=30mm,L ab =55mm, Lo1o2=50mm, Lo2B=40mm,Lo2C=20mm, LCD=60mm,φ1=6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