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曲阜市中央,又被合称为“三孔”。
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千百年来屡毁屡建,逐步发展成现有的建筑群。
它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础上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在内,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气势雄伟壮丽的庞大古代建筑群。
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拥有近千间建筑。
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中文名称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英文名称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编号: 200-012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
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
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
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
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景区简介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庙每年祭。
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对孔子也不断追谥加封同时扩大他的祠庙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严谨气势宏伟。
前三进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或牌坊。
第四进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其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
第七进院落中有“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
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宽54米进深34米。
廊下有28根龙古柱没根石柱都用整块石材雕成。
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及其珍贵。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
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
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
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
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
其延续时间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遗产名称孔庙(至圣庙)孔林(至圣林)孔府(衍圣公府)具体位置孔庙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孔林山东省曲阜市城北一公里孔府山东省曲阜市东华门大街1号孔庙东侧东经116°58’30”----北纬35°36’42”法律地位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编号99分类号52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保护。
管理机构曲阜市文物管理局(山东.曲阜)曲阜市孔子故里博物馆 (山东.曲阜)相关历史孔于是中国古代一位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杰出的世界文化巨人。
他所创立的以仁政德治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在中国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十九世纪孔子思想传入欧洲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也产生很大影响。
为了表达对他的推崇和对儒家思想的尊奉在他的故乡曲阜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孔庙、孔林、孔府。
它位于曲阜城的中央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气势雄伟壮丽的庞大古代建筑群。
孔子去世的次年(公元前478年)故居就被改作庙宇陈放他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人们按时进行祭祀。
汉代时祭祀孔子列入国家祀典孔庙由国家进行维修。
经多次扩建唐代己初具规模有庙门、正殿、两庑、寝殿等建筑。
宋天禧五年(1021年)扩大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庭廊庑316间。
金明昌五年(1194年)重修厅堂簧舍门庑增至400余间。
明代经永乐、成化、弘治三朝扩建奠定了现有规模。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位于曲阜城北一公里处的泅河南岸有神道与城门相连。
孔于墓位于孔林中部封土呈偃斧形汉代设祠坛建神门宋代刻制石仪元代立碑、作周垣、建重门明代重建享殿墓门添建洙水桥坊和万古长春坊。
汉代以来孔子墓地一直受到国家保护规模不断扩大明代扩至120000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扩至2000000平方米并建围墙8公里。
孔府是孔子嫡长孙的衙署位于孔庙的东侧。
历代王朝尊崇孔子的同时泽及后代对其嫡长孙屡加赐官晋爵。
公元前195年九代孙孔腾被封为奉祀君以奉祀孔子以后代代沿袭。
宋至和二年(1055年)四十六代孙被改封为衍圣公一直延续到七十七代成为中国历史最久的贵族世家(见附表6)。
孔子嫡长孙一直依庙而居明洪武十年(1377年)创建独立的衍圣公府弘治十六年(1503年)扩建。
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560余间占地70000多平方米。
孔子逝世虽然已经2400多年但他的思想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发挥着作用。
孔庙、孔林、孔府是2400多年来尊孔崇儒的结果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国政治家、思想家、社会学家以及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瞻仰。
艺术价值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2400多年而从未放弃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态学的活文物。
10余万件馆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画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礼器最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国罕有的传世同类文物对于研究古代服饰、纺织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30万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是中国为丰富的私家档案是研究明清历史尤其是经济史的重要资料。
“三孔”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府介绍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
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
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
这是封建帝王赐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
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孔府也就称“衍圣公府”。
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
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在孔庙东边。
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封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
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
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
衍圣公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
前厅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
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的住房现陈列着当年的生活用品如古老的红木家具和新式的沙发。
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房间内就摆设着当时结婚时用的中西结合的家具。
最后一进是花园又名铁山园。
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
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孔府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珍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
此外还有大批明清以来的文书档案。
整个孔府宛如一座珍藏无数的博物馆。
孔府收藏大批历史文物最著名的是“商周十器”, 亦称“十供”形制古雅纹饰精美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于乾隆三十六年赏赐孔府。
孔府还收藏金石、陶瓷、竹木、牙雕、玉雕、珍珠、玛瑙、珊瑚以及元、明、清各代各式衣冠剑履、袍笏器皿另有历代名人字画其中元代七梁冠为国内仅有。
孔府并存有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至1948年的档案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现已整理出9000多卷。
孔府档案是世界上持续年代最久范围最广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档案。
孔庙介绍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是祭祀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
孔子(前551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氏。
孔子为后世留下的有关道德、伦理和教育思想的言论不仅对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东南亚乃至全世界。
中了孔子后代子孙居住的孔府和他的墓地——孔林。
1961年国务院把“三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其故居为庙岁时奉祀。
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
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
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0多间。
四周围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是仿皇宫样式修建的。
整个庙宇气势恢宏布局严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三大古建筑群(故宫、避暑山庄)之一。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孔庙的建筑群贯穿在南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中路从金声玉振坊起由南向北依次要穿越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圣时门、过壁水桥。
进大中门后再经奎文阁、十三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到最后一座殿堂——圣迹殿这是孔庙的主体。
由大成门向东进圣承门达诗礼堂、鲁壁、孔宅故井及祟圣祠、后为家庙这是孔庙的东路。
由大成门向西进启圣门达金丝堂、启圣殿及启圣寝殿这是孔庙的西路。
瓦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一座仅次于大成殿的高大建筑。
位于奎文阁和大成门之间的院落里。
13座石碑外形相同而碑文内容不同南面8座北面5座俗称御碑亭。
是历代帝王为修建孔庙、祭祀孔子所立的石碑而建。
计有唐、宋、金、元、明、清六代巨碑50余幢。
在书法艺术上真草隶篆座座不同风格笔法各有千秋。
在大成门之后。
是一座十字结脊重檐方亭四面悬山顶黄瓦朱栏雕梁画栋。
坛前有石刻香炉坛侧有几株古树是当年孔子“……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之地。
即所谓“杏坛说教”是也。
为孔庙主体建筑。
整个大殿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其前廊10根大理石柱上各精雕两条戏珠的飞龙工艺绝妙实为宫殿建筑中罕见殿内廊住皆楠木都彩绘团龙错金。
殿前有一名为“杏檀”的亭子是孔子晚年讲学的地方杏檀设教弟子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