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讷河市安仁小区中低产田改造(旱田改水田)项目项目执行单位名称:讷河市人民政府项目负责人:职务:讷河市农业开发办主任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齐齐哈尔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可行性研究总负责人:职务:经济负责人:职务:技术负责人:职务:项目建议书批准单位:项目建议书批准文号: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讷河市安仁小区中低产田改造(旱田改水田)项目,位于讷河市九井镇安仁村,开发面积0.6万亩。
该小区因土地位于讷谟尔河与九井二分干之间,地势比较低洼,加之受毗邻水田灌水浸润的影响,土壤含水量过大不利于旱田作物的生长,使项目区内的旱田粮食产量单产不高,甚至有些年份收成仅为2-3成,经济效益极为低下,农民反映十分强烈。
特别有相邻的双泉老水田项目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开发区的农民对旱田改为水田的积极性非常高。
为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解决项目区内粮食产量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实际问题,拟在此建设项目区,改旱田为水田,并且在小区内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的水稻品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在该小区内把旱田改为水田,对于科学有效的利用耕地和当地的水土资源,发展水稻生产,改进人民的食物组成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合陇南缘的松嫩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盛产大豆、马铃薯、水稻和甜菜。
1984年已来,由于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成功引进和大面积推广,讷河市水田灌区的二十多万亩水稻生产全部采用该项种植技术,已有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项目区的农民群众,也普遍掌握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该项目小区旱田改为水田,种植水稻和发展标准化的水稻生产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群众基础。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和工期讷河市中低产田改造(旱田改水田)项目位于讷河市九井镇境内,开发面积0.6万亩。
建设内容包括:新修灌水支渠4条,总长度5000米;排水支沟5条,总长度12800米;灌水斗渠11条,总长度8500米;排水斗沟11条,总长度8500米。
新修田间路23条,总长度22000米。
新修支渠分水闸3座,支渠跌水1座,过道涵19座,斗门11座,临时道涵18座;购置农业机械12台套;营造农田防护林300亩;实施测土施肥0.6万亩。
项目建设期2007年。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71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及省投资200万元,本级财政匹配14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57万元。
1.4效益项目建成后,水稻亩产可达到500公斤,项目区年增加优质水稻300万公斤,总增产252万公斤,增加产值394.8万元,增加收入306万元,项目区农业人口人均收入增加712元。
1.5组织领导和管理成立中低产田改造(旱田改水田)项目建设指挥部,市长任总指挥,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副指挥,有关委局主要领导任指挥部成员。
开发办负责具体的指挥协调,有关部门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完成分管的各项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区乡镇成立中低产田改造(旱田改水田)项目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实施,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奖惩机制,确保项目实施。
项目建成后移交项目乡镇管理。
运行时注意管好良种田建设及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对灌排渠系及配套建筑物要加强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同时大力宣传项目建设经验,提高项目区知名度,组织其他乡镇参观学习,为推动全市中低产田改造及优质水稻生产起到辐射、牵动作用。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讷河市安仁小区中低产田改造(旱田改水田)项目,位于讷河市东南部,讷谟尔河左岸,距讷河市40公里。
地处东经125°14′-125°19′,北纬48°27′-48°30′之间。
项目区东靠九井乡九井村,南与良种场接壤,西与讷南镇的双泉村(水田项目区)为邻,北以讷谟尔河为界与孔国兆林村相望。
开发区行政归属讷河市九井镇。
2.1.2水文气象本小区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第三、四积温带之间,属温凉半干旱区。
春季多晴少雨,便于农事;夏季多雨,光照充足;秋季昼夜温差大,初霜较早;冬季气温低,降水偏少。
年平均气温在1℃左右,全年日照时数为2750小时,无霜期125天,全年有效积温2400℃,全年平均降雨量440mm,作物生长季(5月—8月)降雨量为354mm,占全年降雨量的81%,多年平均蒸发量为726mm,作物生长季每天纯日照时数可达8.5小时,构成雨热同季。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热条件得到满足,昼夜温差大,为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积累有机物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本小区地形较为平坦,为讷谟尔河沿岸的河漫滩地,属河谷平原区,平均海拔211米,是我市典型的水稻农业区,种植水稻已有30多年的历史。
旱育稀植技术引进和推广也有20多年的历史。
项目区土壤类型土壤为草甸黑土,黑土层厚薄不等,约在20-40公分,有机质含量1-3 % 土体水分状况好,呈微碱性。
在低漫滩上地下水位高,易受洪涝灾害。
2.1.4水资源1、地表水资源本小区由山口水库通过卫星运河供水,引水干渠(卫星灌区九井二分干)设计引水流量为7.7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08立方米/秒,最大流量9.63立方米/秒,水质好,是区内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
小区年平均降雨量440毫米,其中作物生长季(5-9月)降雨量为400毫米左右,水稻生长季节年有效降水为206毫米。
2、地下水资源小区地下水埋深1-5米,含水层为砂岩、砂砾岩中的承压水。
其厚度为10-50米,适宜成井深度30-50米。
井距一般在350-600米,单井出水量一为30-120吨/小时。
每年可补给地下水量为1.81亿立方米,常年可开采1.42用量亿立方米。
2.1.5制约因素和开发潜力1、低温、早霜成为威胁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通过应用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和超稀植技术,基本解决了水稻生产积温不足的问题。
2、该小区排、灌工程不配套,大部分支渠没有控制性建筑物,常出现水充足时浪费,水少时争嘴的情况。
因此,必须对开发区的水利工程按质量标准进行新建和维修,以确保正常生产用、排水需求。
3、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区内有0.6万亩的旱田由于临近讷谟尔河及受水田灌溉的影响,产量不高。
因此可通过修建用、排水渠系,把旱田改为水田,可增加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
同时,区内尚有0.36万亩的水田低产田,平均单产300公斤,低产原因主要由于渠系工程不配套,水稻生产季节内供水不平衡,影响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安仁小区资源充足,区内社会经济状况良好,人民生活富裕,有能力进行农业生产的再投入。
同时,受市场拉动的影响,水稻价格持高不下,生产效益远远高于其它作物,大大促进了水稻生产的发展。
因此,安仁小区具备农业开发的必要性和先决条件。
2.1.6自然灾害本区自然灾害以春旱为主,由其是2003年,由于春旱严重,农作物基本绝产。
另外小区上下游皆为水田由于防洪工程标准低(5年一遇的民堤),上下游水田用水期经常出现涝灾。
2.2社会经济状况2.2.1人口及劳力讷河市中低产田改造(旱田改水田)项目区为讷河市九井镇的安仁村。
总人口0.43万人,农业人口0.43万人,农业劳动力0.14万人。
总体看,九井水田项目区劳力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接受和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这为使用新技术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
2.2.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幅员面积3.6万亩。
其中耕地面积3万亩(耕地中水田面积0.36万亩、中低产田1万亩),林地0.12万亩,交通及居民点占地0.37万亩,其它用地0.11万亩。
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看,耕地面积较大,林木覆被率较高,交通道路畅通,村屯占地合理,土地利用状况科学合理。
2.2.3农业生产水平2006年项目区农作物播种面积3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0.3万亩。
农作物单产180公斤,其中水稻单产300公斤;粮豆总产576万公斤。
项目区水稻种植面积较大,水稻市场销路通畅。
但在水稻种植中良种应用较少,生产用种多为农户自留种,品种退化,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的生产效益2.2.4地方财政及农民收入项目区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12万元,农业纯收入1300万元,农业人口人均收入3750元。
项目区财政及农民收入来源包括种植业、牧业及加工业。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项目区科技服务体系健全,有农业技术服务站1个,农业技术人员13人,完全有能力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3基础设施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现有用水干渠一条,支渠三条(不完善),部分不完善的斗渠。
有四座干渠桥,一座排水交叉等工程。
讷谟尔河防洪堤(民堤)一条,防洪能力可达到5年一遇洪水标准。
2.3.2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项目区现有农业机械352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2台,小型拖拉机350台),配套农机具390套,综合机械化程度80%以上。
区内现有农机服务队1个,农机技术人员13人。
2.3.3交通与电力项目区交通便利,城乡公路纵横交错.乡村公路已实现网格化,为人民生活、农产品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项目区电力资源充沛,已实现与东北电网并网,电力资源可随时保证供应,尼尔基水库建成后,电力供应更加充足。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项目区农业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春旱、夏旱和邻近水田用水期的涝灾。
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粮食生产总量多、质量不高、效益不好,还是靠天吃饭的生产格局,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种植结构不够合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根据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使粮食生产即保证数量又确保质量,变低效型为高效型,达到改造中低产田的目的。
安仁小区的耕地大部分为讷谟尔河滩地,上下游皆为水田,常年受水的浸润和涝灾,解决了洪涝灾害,解决春旱问题,也就解决了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问题。
项目的建设把现有旱田改为水田,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土资源,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向生产高产高效的优质水稻方向发展,达到改造中低产田(旱田改水田),致富农民的目的。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是社会条件适宜。
项目区群众饱受自然灾害之苦,改善中低产田,把旱田改为水田,发展节水灌溉,种植高产高效的优质水稻,是群众企盼多年的好事,特别是有邻近双泉老水田项目区的带动作用,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很高。
二是气候条件适宜。
项目区位于第三、四积温带之间,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适宜旱育稀植水稻的生长。
三是有优质的良种保证。
我市现已有适宜我市气候及水土条件的品种(龙粳12号、龙粳14、龙粳16号、空育131号)等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