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引流管的护理PPT讲稿
2.冲洗液悬挂高度不宜过高,注意选 择低于60CM.
3.冲洗液温度的保持 4.如果膀胱内有出血或较多脓块造成
导尿管堵塞,可间断或连续冲洗
留置导尿常见问题
1. 漏尿 2. 血尿 3. 尿管脱出 4. 留置尿管引起疼痛 5. 尿管堵塞引流不畅
漏尿的原因
1.患者自身原因 2. 膀胱痉挛
3. 气囊注水量过少
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1. 作好心理护理 2. 妥善固定导管 3. 保持引流通畅 4. 加强无菌管理 5. 注意观察记录
心理护理
• 告知置管的目的、放置位置、引
流期间的注意事项及自我观察技 巧。
• 做好管道的标识。
妥善固定
• 顺应引流管停留的方向进行固定、
躁动不安的患者适当加以约束。
• 引流袋低于引流管插入部位,防
止逆流。
• 下床活动时引流袋低于引流管插
入部位20-30cm。
• 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 防止引流管打折、受压、扭曲、
脱落。
• 定时挤捏引流管、若有堵塞可用
注射器回抽、禁止擅自冲洗。
无菌管理
• 遵循无菌技术原则。 • 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性,定时更
换装置。
观察记录
•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粘稠度、性
状和量的变化。
• 及时发现及积极预防与引流管相
关的并发症:出血、吻合口瘘。
• 记录。
常见引流管
• 一、尿管引流 • 二、膀胱造瘘引流 • 三、胃肠引流 • 四、腹腔引流 • 五、T型管引流
尿管引流
目的
1. 准确记录尿量。 2.术前准备:盆腔内器官手术前留
置导尿,以保持膀胱空虚,可避 免术中误伤。
T形管引流
目的
1.减轻术后胆总管压力,避免胆 汁渗漏所致胆汁性腹膜炎。 2.引流残余结石。 3.促进胆道炎症消退。 4.支撑胆道,防止胆道狭窄或梗 阻形成。 5.术后行胆道镜取石、造影。
观察胆汁的颜色、性质和量
拔管指征
T管放置时间:一般2周 肝功正常;黄疸消退,体温正 常,无腹痛 大便颜色正常;胆汁量(少→ 多→少200-300ml/天),性状无 异常;T管造影证实胆总管下端 通畅.
3.泌尿系统的病人,可便于引流及 冲洗,减轻切口的张力,促进伤 口的愈合。
4.解除尿潴留:对于截瘫、昏迷、 会阴部有伤的病人,以保持会阴 部清洁,预防压疮。
留置导尿的护理
1.选择合适尿管。 2. 妥善固定导尿管。 3.防止泌尿系感染。 4.膀胱功能锻炼。
膀胱冲洗注意事项
1.冲洗液体量不宜过多,少量多次, 不宜过快, 60~80滴/min
护理
• (4)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
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 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 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 术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 知医生。引流装置每日应更换一次。
• (5)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 (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
况,指导活动。
4.尿管堵塞
血尿的原因
1.气囊未完全进入膀胱,注入液体 后压迫尿道,致尿道黏膜损伤; 前列腺增生者强行插入易引起 尿道黏膜损伤.
2. 拔管时损伤尿道黏膜. 3.强行拔出尿管。 4.膀胱冲洗方法不正确 ,由于滴速
过快,
尿管脱出的原因
1.气囊变小。 2.膀胱冲洗时刺破气囊通道。 3.尿管被强行拔出。
疼痛的原因
1.心理因素 。 2.操作因素。 3.尿管的因素。 4.固定因素 。 5.个体因素 。
尿管堵塞的原因
1.急性细菌性感染时,尿液浑浊, 尿沉淀产生,或膀胱出血,血凝 块堵塞.
2.长期留置导尿管,钙盐沉积或尿 管老化、硬化引起引流不畅 .
3.气囊畸形堵塞了导尿管侧孔.
膀胱造瘘引流
目的
• 解除尿路梗阻,保护肾脏功能
胃肠引流
目的
• 预防腹部手术中呕吐、窒息及
腹胀,利于手术操作。
• 减轻胃肠道内压力,解除或避
免腹胀,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 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减轻吻合口或伤口的张力,促
进愈合。
• 观察判断无消化道出血。
护理
• (1)禁食、禁饮。胃内注药
后应夹管0.5~1小时。
• (2)妥善固定 • (3)保持胃管通畅
拔管前准备
• 夹管 • T管造影
拔管后处理
更换引流袋
留置引流管的护理课件
外科引流技术
治疗性引流 预防性引流 检查性引流 引流: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 出体外或引离原处的方法
引流的目的
• 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
坏死组织
• 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
蓄积,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
• 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 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