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资优生培养之我见
作者:王德站
所谓数学资优生就是在数学方面天赋比较突出的学生。
在众多的中学生中,确实存在这样一批学生,这已经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证实,这已勿须质疑。
而资优生的培养在全国各省市都在有序的进行着,特别是近几年如何培养资优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毕竟,将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更重要的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我从事数学资优生的培养工作已九个年头,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沉淀出一些经验,现在写出来,希望得到指正和认可。
一.有关于班级学生的分类指导。
我们都知道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千万不能“一刀切”,
否则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积极性。
我认为对于40个学生的资优班,从知识掌握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学习知识相对较慢的同学。
这些学生一般有对数学的研究能力较强,逻辑思维好,喜欢独立思考,学会的知识不易忘记等特点。
我发现这类同学一般不宜跟着老师的步骤走。
教师应该指引学生提早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自己先钻研。
这样他们学到这段知识时就会跟上班级教学节奏。
学习知识相对较快的同学。
这学生的特点时对知识的掌握速度非常快,天生的即时反应快,掌握的知识的漏洞多。
教师如果观察不仔细的话,很容易被他们的上课表现所蒙骗,误以为其成绩优秀。
其实这些同学很多眼高手低,很多数学问题只能看到表面,且他们在计算,表达上总有些问题。
因为一个资优班很多学生属于这类,所以对他们的培养不可小视。
对于这类学生要多提醒他们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全能型学生。
一个资优班总有几个天资特点聪慧的学生,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突出。
对于这些学生应培养他们的自学和研究能力。
教师以指点为主。
常找他们谈心,注重德育教育,客观的讲这些学生思想波动比较大,万一误入歧途,对社会的危害也较常人大。
定期指导他们研究某段知识并及时反馈。
二.有关于课堂教学的实践
对于资优班的课堂教学进度,我认为平行班进度的1.5倍最佳(这还要看资优班生源的差异)。
我以初中根式教学为例。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安排了一个半月的课,资优班一个月就够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要求学生掌握教科书的深度,一个星期就够了,但课外知识的深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一定要学生扎实基本预算,只要这样就能后继勃发。
三.如何使用“活”字诀
这是资优学生培养的灵魂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会碰到方方面面的特殊问题,我们教师一定要灵活对待,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最近的教学中,班级有个学生发现《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八年级第一册》有一道例题是错的,我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和他一起研究他的问题,最后发现该学生是对的。
这不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吗?再比方说,今年刚刚获得国际金牌的我校学生林运成同学,在初中就开始看高中的数学,当时的资优班数学何老师给他鼓励帮他找资料。
他初中时高考卷就可以作到130分左右。
今年他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系。
四.留作业这个问题,这也是一门学问。
作业留不好,对学生时误导何不负责。
我认为给资优学生留作业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反馈与复习原则
如同给大多数同学留作业一样,我给这些数学资优生的作业也是对当日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我觉得宁可不给学生留作业,也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不作考虑是万万不可以的。
(2)“空闲”原则
我觉得给这些学生的作业一定要控制量。
我一般给学生的作业在半小时以内完成(对中等生而言)。
因为从几年教书的经验得知,这些资优生之所以数学学的好,是因为对这门科目有浓厚的兴趣,千万不能因为教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而抹杀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定要给学生留出一些自己支配的时间。
千万别小看这点点滴滴的“空间时间”,学生会利用这些学习和研究一些数学问题。
我所带的99届市北初理科班就出现多个自我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譬如,李禄俊同学在初一时就开始利用这些“空闲时间”研究方程的解法,到初二开学时他竟然把高次方程的解法研究地十分透彻,连三次方程的卡当变换也已熟悉。
所以给学生留下“空闲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3)不拘一格原则
龚自珍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于资优学生组成的理科班学生之间的天赋相差还是很大,有的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会让教师惊叹,而有些学生的天赋也只不过比一般学生好一点点罢了。
所以,作业只是对大多数同学布置的。
对于个别极优秀的学生而言,还是以个别知道的方式为佳。
(4)注重长假的原则
对于“十?一”,“五?一”,寒、暑假的作业,特别要慎重。
比方说“十?一”长假,有的教师喜欢发十张、八张考卷,我认为这种方法有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假期学生需要适当的放松与调节。
作业量过多,即使学生被逼完成了质量也不高,更不用说假期结束后收上来的作业,教师来不及批阅且学生对试卷内容已忘了差不多了,不会的问题仍旧不会。
这些试卷岂不成了“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一次“十?一”长假,我试着让学生写关于因式分解解法的方法,写的特别好。
班级中的郑凡同学自告奋勇要写方程的解法,他竟然写了46页,而且作了详细的目录,内容已经涉及到方程的“代解法”,“牛顿插值”等方法。
可见,好的作业对学生多重要。
上海中学的冯志刚老师寒暑假的作业是通过E-mail发给学生的,这样老师既可
以及时调整作业的内容,学生又可以收到教师的反馈和解答。
此法甚好!
早在零一年江泽民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当年他在深圳中学给出的九点圆问题难倒了当场的所有师生,而当年我校学生孙婷妮同学却给出了多种解法刊登在文汇报上。
所以对资优学生的培养是关系国家繁荣发展的大事,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