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难点与应对策略——以《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为例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难点与应对策略——以《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为例
其二是数字文化。“冷香丸”的配料量都是以 “十二”为计量的。中国文化中对数字极其敏感,例 如“四”被称之为天数,因为一年有四季,天地有四 方。“五”被称之为人数,因为人有五官,有五脏, 有五指。天人合一就是“九”,所以九被称为至尊之 数。
《红楼梦》中“十二”这个数字尤为突出,如金 陵十二钗,十二优伶,补天顽石高十二丈等。周汝昌 先生认为:“十二乃是《石头记》中的一个基数。 ”“十二”是源于“三”,“三”在中国文化中有特 殊的地位,无论是品评人还是艺术都以上中下三段来 品。将官分为三段,每一段又分上中下三级,所以才 有了九品中正制。无论是九还是十二都是三的倍数, 所以“冷香丸”中凸显的“十二”数字,是源于中国 数字文化。
核心素养提升 文本特点规律 表达与交流运用
语言、思维、审美、文化
学术类:记录、传递信息 文学类:典型形象反映社 会生活
学习新知、迁移运用 思辨发现、完善创新 掌握写法、表达交流
“整本书阅读”1学分 18课时 贯穿三个学段
上册《乡土中国》——学术类 下册《红楼梦》——文学类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哲学
不同时代 不同种类 不同地域
这段故事读懂并不困难。
第二,“冷香丸”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从两方 面来看。第一是中医文化。薛宝钗的病是先天“热毒 ”,临床表现就是咳嗽。制作“冷香丸”的四种花和 四样水,蜂蜜、白糖以及煎汤用的黄柏都有一个共同 的功效,那就是清热、解毒、凉血。是对症下药的。
为什么四种花蕊都要选自白色的花呢?从中医的 角度看,青、红、白、黑、黄五色和心、肝、脾、肺 、肾五脏是相互作用的。青入肝,红入心,白入肺, 黑入肾,黄入脾。薛宝钗咳嗽,病来自肺,而白色能 入肺,所以“冷香丸”中四种花都要选自白色。
《红楼梦》品读会分为猜红楼、说红楼、演红 楼、诵红楼等几个环节,现场气氛活跃。
“阅读整本书”的班级活动
2018.4.11 抚 远一中高二七班学 生专题讲座第四季: 社科专题之“人间 博弈”。
主讲:于嘉宁。
经济学博弈论 的精彩构架,全班 热情快乐参与,难 以置信的超级精彩!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篇《乡土本三高度:1言情小说 2社会小说 3哲理小说 三层次:1读红楼故事 2读中国文化 3读哲学意蕴 三境界:1 宝黛爱情 2 家族兴衰 3 看破世情
《红楼梦》
怎样读: 1 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
用 2 抓住情节主线 3 关注人物形象塑造 4 品味日常生活细节 5 了解社会关系生活习
两类阅读,侧重两种思维方法
学术类
文学类
思维方法:逻辑思维
思维方法:形象思维
加工对象:核心概念
加工对象:意象
加工方式:分析、概括、 加工方式:想象联想
判断、推理、证明
《乡土中国》
阅读八法:
1 先看全景:阅读提要、序言、目录、后记。把握梗概, 整合信息。
2 先粗后细:浏览目录、推测联系 3 理解概念:每篇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理解、讨论、质疑 4 层层概括:段、篇、全书 5 发现作者:结合译文言、后记、评价 6 迁移运用:解释过去、现在,预见未来 7 读书报告:交流、讨论、辩论 8 笔记论文:有收获、有发现、有迁移、有疑问、有解释 教学切入 : 从某一具体生活实例分析入手,寻找相关的理论。 从解释概念出发,进而理解全书。 从概括段落、篇章、全书内容入手,发现主旨。
《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
,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 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 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 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 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 质的提升。
学习情境导引 学习活动安排 学习材料呈现 学习任务描述 学习资源链接 学习评价设计
康有为五岁能诵唐诗数百首。六岁读《大学 》、《中庸》、《论语》和朱熹所注《孝经》, 康有为十一岁时父亲去世,跟随祖父接受严格的 封建正统教育,攻读经史。他学习过宋明理学、 四行五学,以及顾炎武等大师的著作,除此之外 他攻读《周礼》、《仪礼》、《尔雅》、《说文 》、《水经注》诸书,以及《楚辞》、《汉书》 、《文选》诸文。
俗 6 鉴赏语言和诗词
任务:
1 把握人物关系
2 人物关系的多样性复 杂性
3 品味日常生活描写的 丰富文化内涵
4 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 诗词
5 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 或结局
6 体会《红楼梦》主题
也可从“五个一”读起
《第一回》的初读体验 一丸药的丰富内涵 一张账单折射出社会 一个人物的始终命运 一次诗会的作品鉴赏
他还说:“管弦乐队的乐谱如果要有意义,必 须历时性地沿一轴线(即,一页接一页、从左到右 地)阅读,同时又必须共时性地沿着另一轴线阅读 ,所有垂直地写出的音符组成一个总的组合单位, 即一束关系。”任务群正是这样的交响乐,而不是 18种乐器的轮番独奏。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转引自特伦斯·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 )
本书体例
• 书册名片: 推荐版本、内容梗概、作者简介、文学地位
• 教学价值 • 学程设计
整体框架、通读指导、重点突破、内容统整 • 教学现场
这个阅读课是怎么上的? • 专家视角
楮树荣 主编
“阅读整本书”的校本活动
温州翔宇中学瓯江书院的读书会,既有教师的 月读会,又有学生的周读会。 学生读书会每期都有 主讲人和主持人,沿着“读—讲—议”的顺序,由 一名学生主讲,然后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进行 讨论。
第三是哲学意蕴。哲学就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 “冷香丸”是薛宝钗吃的一味药,她心思细腻,不喜 张扬,不干己事不开口但又心有成竹。她最大的特点 就是将自己的内心严严实实的隐藏起来,对于这样的 女孩子,我们不需要用激烈的语言去刺激她改变,只 需要暗示即可。“冷香丸”最大的特点,不在于它有 多大的疗效,而在于获得此药是在极其巧合的机缘下 完成的。在巧合中体会“冷香丸”的难得,又在难得 的基础上感受它的珍贵,又在珍贵的基础上获得疗效 。其实“冷香丸”治的是一种心病,换言之它的疗效 更多来自心理治疗。从心理暗示的角度让患者有信心 面对病痛,积极面对人生。心病还须心药医。从“冷 香丸”中读到的哲学意蕴就是内心的安稳,心灵的康 健才是人们必须关注的。
人生最重要的两句话:
“发现一个问题!” “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教师自身需要二次提升!
• 理论提升(语言、阅读、写作、思维) • 实践尝试(教材、校本、课内外) • 闯关克难(难点就是课题,尝试突破)
如:学习、思考有关的理论。
如:《思维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王宁) 《脑科学与教育译丛》(董奇) 《混沌学》 (詹姆斯·格莱克) 《结构人类学》 (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特伦斯·霍克斯)
《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 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 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 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 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 义。
数学家苏步青“小时候在家放牛,常骑在牛背上念 《千家诗》,稍大一些,就能背《唐诗三百首》。随后 对古文发生兴趣,爱读《三国演义》能背《左传》等名 著。”
诗词大赛姣姣者武亦姝“床头必放的一本书是《陆游 诗》,随身必带的一本书是《苏轼词》”
《课程标准》的有关阐述: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 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 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 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 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 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 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 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 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梁启超:幼年时从师学习,五岁时开始读《 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 ,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02年-1909年先后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 在 东山学堂读书时,受到康梁思想影响。
钱学森人生历程的重要阶段。通过考察其在大学时 期的学习经历,可以发现,中西交融的文化视野、文理相 通的知识结构、科艺结合的多维学养、专博相济的智力 储备、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转引自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学》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1991年5月第1 版)
任务群在多个主题统领下,以自主学习为主线 ,融入诸多语文教育的因素,形成了新的秩序。这 是复杂性思维的产物。
列维•斯特劳斯说,“多重意识”的思维能够 并愿意在几个层次上同时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并 在这一过程中构造一幅精细的令我们大惑不解的“ 世界图画”。
从一丸药尝到《红楼梦》的味道
《红楼梦》第七回薛宝钗和周瑞家的谈论“冷香丸”: 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
看了。……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这倒效验 些。”周瑞家的因问:“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 ,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的病,也是行好的事 。”宝钗见问,乃笑道:“不问这方儿还好,若问起这方儿 ,真真把人琐碎坏了。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的,只难得‘可 巧’。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 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末药一处,一齐 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之日的露十二钱, 霜降之日的霜十二钱,小雪之日的雪十二钱,把这等水调匀 ,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成龙眼大的丸 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 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