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业和社保中心业务培训材料

就业和社保中心业务培训材料

就业和社保中心业务培训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
按照局党组的安排,要求我就基层就业和社保中心工作讲业务。

说起讲业务,感觉班门弄斧,一是基层中心的工作由各职能股室在作具体业务指导;二是我从事具体的业务操作很少,经验远远不及基层中心从事具体工作的同事们。

所以,我只能从大的方面谈谈我对该项工作的看法和理解,不涉及具体的实际操作,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今天主要讲三个点,第一,基层中心工作概况,第二三方面是和我们基层中心名称一致,一是就业工作,二是社保工作。

一、基层中心工作概况
俗话说“上面分系统,下面当总统”,基层中心是县局的前沿阵地,几乎涵盖了局机关所有股室的工作。

基层中心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确实很忙,事杂、量大、服务对象整体素质不很高。

基层中心工作概括有四个大方面:一是各项就业和社保政策的宣传,接受群众咨询;
二是就业上,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失业登记》年检,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管理;社会保险补贴;就业援助认定;农村劳动力实名登记;组织劳务输出。

发布就业信息等;
三是社保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待遇核定、死亡注销,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退费,重复、死亡领待人员核查和基金追缴、信息变更和查询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基金征缴、住院报费资料上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领取人员的独子女证、违规入保、违规冒领的核查,待遇领取人员的资格认证、困难人员的慰问,老农保遗留问题的清理等等
四是乡镇和县局领导及股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就业方面工作
1、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开展的依据是《就业促进法》和人社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开展的目的是加强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管理,规范劳动者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行为,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既然目的是规范劳动者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行为,那么我必须掌握什么是就业?什么是失业?其登记具体的范围是什么?
就业是指处于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参加国民经济中某个部门的社会劳动,从而获得有劳动报酬或劳动收入作为其生活主要来源的状况。

说明了就业登记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劳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二是要有就业的愿望;三是从事的劳动合法,生活来源于其取得劳动报酬。

如丧失劳动能力和不在
劳动年龄范围内有事做不能登记为就业;他的生活来源不是该项劳动所得,也不能登记为就业,小偷、盗窃、走私的,贩毒的等,虽然有事做,但从事的是违法活动,更不能给其登记为就业。

失业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且处于无业状态的我市城镇常住人员和在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

说明了失业登记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但没有户籍性质完全限定:一是其有劳动能力;二是在劳动年龄范围内;三是要有就业的愿望。

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如瘫痪在床、年龄不满16岁或男超过60岁女超过50岁、有经济来源,不想做事的人均不是失业登记的对象,并不是没做事就是失业。

但是在登记失业的时候,必须注意失业率,这是各级政府民生工作的硬性指标,每年国家均有个失业率控制比例,现在与过去不同,过去是人工填报,想报多少就报多少。

现在直接就业系统中提取,你我无法更改,如果失业率高了,下级政府无法向上级政府交票,我们人社部门是无法向政府交差的。

2、就业援助对象认定:认定分三类:一是就业困难人员,二是享受“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三是享受“自主创业税收政策”人员。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主要讲社会的认知度高,我们接触最多的可以享受社保的援助类别—就业困难人员。

(1)定义,是指户籍在本县(或长期在本县居住)已办理失业登记、难以实现就业且无其它生活来源的下列人
员:必须满足这4个条件:一是本县户籍或长期在本县居住(这里没有分户籍的性质);二是办理失业登记;三是难以实现就业;四是无其它生活来源的下列人员:
①“4050”人员;②残疾人员(指持有《残疾人证》且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③低收入家庭人员;④按城镇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⑤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其月收入等于或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人员不属于就业困难人员。

凡来申请就业困难对象认定,你首先问他现在在干什么,如他回答有具体的事做,那他属于就业,应登记就业,谈不上失业登记,更谈不上就业困难对象认定;如他回答没有事做,在耍,带小孩等,那你就要继续回答为什么不做事,带小孩是否可以不上班?生活来源是什么?如属于不想找
事做,有经营性、投资性收入,谈不上失业登记,也谈不上就业困难对象认定。

就业援助认定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由于时间关系请大家看下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绵阳市就业援助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绵人社发〔2011〕53号),上有详尽的说明。

3、《就业失业登记》证年检:依据是《绵阳市<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时间为:每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内容为核实其就业失业状况、享受就业扶持政策情况,将相关信息录入就业服务信息系统。

目的是实行
动态管理,对已就业援助认定的或失业转就业的,根据情况实行退出机制。

我们中心的任务就是,在规定的时间收齐资料,核实准确状况,上交失业股就完成任务。

4、公益性岗位管理;
该项工作属于就业股的业务,详尽的应由他们讲解。

这里只讲我对公益性岗位和公益性岗位补贴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公益性岗位,简单点说是为公众服务的非指营利性岗位;公益性岗位补贴,通俗讲,指用人单位安置了已认定了的就业困难对象人员并发放工资和缴纳社保,国家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补贴,作为促进就业的奖励。

从概念上看需掌握三点:一是安置在公岗上的就业困难对象人员和其他员工是一致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工资,不是由补贴发工资;二是国家对用人单位补贴,不是对就业困难对象人员个人补贴;三是财务核算上,只要用人单位账目上有补贴收入,就业困难对象人员工资支出就正确的,不能搞账外帐。

5、社会保险补贴;这是个阶段性工作,只需发布信息,自然会有人来报,我们只需作好登记,按要求收齐资料,查询就业系统看是否符合条件,准确录入信息,尤其是银行卡信息要再三核对,避免款项打错,就万事大吉。

6、职业技能培训;这是就业股的业务,也是当地政府的民生工程任务,我们中心只是协调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全
程监管培训学校的培训过程,是否在上课,规定的学时是否上够等,清点参培人数等。

7、农村劳动力实名登记;该项工作任务繁重,各中心历经艰辛,基本完成数据入库工作。

虽然我们完成了入库工作,但是从数据的逻辑审核上,我们工作还有些疏惑,如婚否,学历等。

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大,工作变化大,新生劳动力增加和超龄劳动力退出,需实行动态管理,我估计不止今年要做,年年均要做,就像城乡居保一样,将成为一个常态性工作。

三、社保方面工作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新参保、缴费、待遇核定、死亡注销,退费,重复、死亡领待人员核查和基金追缴,信息变更和查询等,这些是常态性的工作,每天均接待大量的人员,具体经办人员都是行家,我就不敢讲了。

在这里我只提醒下:在待遇计发时间上城乡居保与职工养老值得注意的两个不同点,一是待遇领取时间上,职工养老以到龄的次月计发,城乡居保以核定待遇的次月计发;二是在缴费上,职工养老可以在到龄后缴费不影响待遇核定,城乡居保以到龄后缴费以实际缴费到账时间的次月计发待遇。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基金征缴、住院报费资料上报等是一个常态化工作,我这里提醒下大家:一是注意下上报住院报账资料的时间;二是住院报账所需资料,我们
八角中心目前就还有个别人搞不懂,有点成笑话了;三是系统参保录入经办人员必须注意的,要审核特殊缴费人员的身份,现在的村(居)变着花样乱开口子做人情,可以把一般居民应缴200可以变成低保只缴80,把风险和责任转嫁给我们的经办人员。

你们想一下,如果国家审计时,审计特殊缴费,这个骗取国家资金的责任谁来承担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