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业设计史之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工业设计史之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 该刊的编辑兼出版人、画家陶斯柏(Theo Van Doesberg Doesberg)是风 格派的理论家和发言人。风格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画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建筑师奥德(Jocobus J。P。Oud,1890一1963) 和建筑师兼设计师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等人。
里特维尔德红/蓝椅分析
• 红/蓝椅是风格派的典型作品,在艺术史上人们难以找到一件相比拟的作品 能如此完美地体现一种艺术理论。
• 它由机制木条和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结构空间, 各个构件间用螺钉紧固搭接而不用榫接,以免破坏构件的完整性。
• 椅的靠背为红色的,坐垫为蓝色的,木条漆成黑色。木条的端部漆成黄色, 以表示木条只是连续延伸的构件中的一个片断而已。
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等。这就导致了抽象的,特别是几何的形式,象征现 代性的机器美学应运而生。 • 先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工业及其产品成了绘画、雕塑的主题,由此而产生的 视觉语言又对工业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使设计逐渐摆脱了古典艺术的禁 锢而体现出工业产品自身的特色。 • 这场美术运动中的一些重要流派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都对 现代设计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图7-1
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相同点
• 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都把普通批量产品 作为一种艺术品来表现。
• 1914年杜查普(Marcel Duchamp)买了一 只廉价的铁制瓶架,署名后存列在其工 作室内,声称它是一件艺术品。
• 美国画家墨菲(Gerald Murphy)1922年 所作的一幅油画(图7-2)就是以一些日常 用品为主题,描绘了一只火柴盒、一具 安全刀架和一支自来水笔。画家似乎在 说:这些工业产品虽然貌不惊人,它们 比那些貌似非常重要的事物更有意义。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Cubism)产生并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前夕的法国,它的基本原则是用几何图形(圆柱体、 圆锥体、立方体、球体等)来描绘客观世界。立体 主义的创始人给立体主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作为一系列各种不 同平面、表面的一定分割来理解,这就是立体主 义。”
毕加索(Paplo Picasso)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 一,他在1909-1913年间的解析立体主义阶段就对 自然主义的题材进行了抽象,到了后来的综合立 体主义阶段则更加强烈地趋向于与机器美学相联 系的几何化。
功能主义
• 功能主义是一种持续了两百年的哲学思想,早在18世纪即已出现。在最简 单的意义上,功能主义认为一件物品或建筑物的美和价值是取决于它对于 其目的的适应性。功能主义最有影响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功 能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
理性主义
• 理性主义则是以严格的理性思考取代感性冲动,以科学的、客观的分析为 基础来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设计中的个人意识,从而提高产品的效率和 经济性。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主义并不是功能主义,也不等于理性主义, 它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也反对这些名称。
• 风格派艺术家把几何形式与机器生产等 同起来,追求那种在机器产品中的精确。
图7-5
风格派作品分析
• 风格派的作品虽然没有可理解的主题,常冠以“构图第X号”之类的名称。 • 但这些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它们体现了大多数欧洲人民渴望和谐
与平衡的心态。 • 有人认为四四方方的田野、笔直的道路和运河这种人工的荷兰景色是风格派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马来维奇(Kasimir Malevich,1868-1935)为 中心的一批艺术家就已转向一种完全的几何抽象,发展了一种在白色背景 下进行几何构图的抽象艺术。
• 1920年有两位前苏联艺术家发表了《生产宣言》,奠定了构成主义的理论 基础。
构成派设计理念
• 在政治上,构成派试图把对传统的抛弃以及对技术的热情与共产主义的理 想联系起来;
图7-11
第三节 构成派与俄罗斯先锋艺术
• 在俄罗斯先锋派艺术中,对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影响最大的是 构成派(Constructivism)。构成派艺术家力图用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的 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及雕塑的主题。他们的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工程 结构物,因此被称为构成主义。
构成派产生背景
• 无论是构成派还是风格派都热衷于几何形体以及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它们在旨趣上和做法上都无重要区别,实际上两派的一些成员也在一起活 动了。
• 从艺术上讲,两派都是抽象的,反现实主义的,但它们在造型和构图的视 觉效果方面进行的试验和研究是有价值的。对于现代建筑及工业设计起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节 走向现代主义
构成派出现了几种理论
• 1922年一位主要的理论家阿瓦托夫(B。Arvatov)提出了一个关于工业产品 的详尽观点。他声称,生产工程师的工作与艺术家的工作相似。工程师们 也是“事物的发现者、材料的组织者、形式的创造者”。艺术家与工程师 的技艺均来自实践经验,只是发现和发明的方式不同而已。强调个别工程 师-艺术家决定性综合作用 ;
工业设计史之艺术 变革与现代设计
主要线索: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勒加、德普罗、墨菲、风格 派、陶斯柏、蒙德里安、里特维尔德、构成派、塔特林、阿瓦托夫、李 西茨基、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理性主义、格罗披乌斯、米斯、柯布西 埃、机器美学、包豪斯、伊顿、纳吉、布兰德
第一节 美术革命
• 本世纪初,美术界产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性运动。 • 有一些共同的国际特征,如“为艺术而艺术”的信条受到了广泛的抨击,
三个乐师 毕加索
未来主义
• 未来主义(Futurism)是第一次大战之前首先出现于 意大利的一个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它对资本主义的 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它否定传统 的艺术规律,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并 提出把机器和工业作为现代艺术偶像和主题。在绘 画作品中,未来主义者试图表现现代生活的活力— —都市中人群的运动及汽车、火车的高速飞驰等, 他们还将一些普通的批量产品作为描绘的主题。勒 加(Fernand Leger)世纪20年代所作的一幅画《机 械 的 要 素 》 ( 图 7 - 1 ) 和 德 普 罗 ( Fortunato Depero)20世纪30年代所作的《钢与透平》中的机 械构图就分别体现了这两个方面。
图7-2 讨论不同点?
• 1929年席勒 (Charles Sheeler)的油画 《上甲板》(图73)更是直接以机 器本身作为绘画 主题。
图7-3
• 法国的钟表在一个世 纪前被设计成微型的 希腊神庙,现在则被 装饰成一件立体主义 的雕塑;一位瑞典雕 塑家则作了一尊内置 扬声器的机器偶像 (图7-4)。
美术革命成果
• 从设计手法上看与18世纪矫揉造作之风并无本质区别,但它们毕竟预示着 某种重要的东西,即人们已开始用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工业产品。
• 现代艺术通过将工业的形式与其内涵相分离,从而建立了一种与工业社会 相契合的新美学。人们不再把工业视为一种必须加以控制的粗鲁力量,而 是作为一个理想世界的范例。因此,必须允许机器表现它自己的形式和想 象力,而不必在它们身上强加一件古典的外衣。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分散的各种 设计改革思潮终于融会到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并标志着现 代工业设计的开端。
现代主义起缘
• 现代主义首先起缘于对机器的承认,机器既是以批量生产方式产生理性的 现代设计的源泉,其本身也是一种进步的象征。在产品设计上,这种思想 通常是以象征效率的风格来体现的。这里,科学性取代了艺术性,所以被 称为“机械化时代的美学”。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 里特维尔德8岁时便师承其父制作家 具,20岁开始学习建筑,深受工艺美 术运动的影响。1911年他单独开设了 一间家具店,1918年加入风格派。
• 他一生设计了大量家具(图7-6,图7 一7,及图7-8),其中红/蓝椅无疑是 本世纪艺术史中最富创造性和最重要 的作品。
图7-6 红/蓝椅
Hale Waihona Puke 图7-7图7-8构成派结局
• 构成派实现标准设计方案中惟一值得注意的成功是由名为“工作青年艺术 联盟”的一个列宁格勒工人团体所取得的 ;
• 1928年先锋派艺术被“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所取代,新古典再度复兴, 构成派很快销声匿迹了。
小结
• 前苏联先锋派艺术的实际成果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前苏联工业的客观条 件所限,无法为革新的理想提供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先锋派一直 未能将其乌托邦式的理想与设计和他们的时代结合起来。
绘画中隐匿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 • 但风格派艺术确实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
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
• 风格派最有影响的实干家之一是里特 维尔德,他将风格派艺术由平面推广 到了三度空间,通过使用简洁的基本 形式和三原色创造出了优美而功能性 的建筑与家具,以一种实用的方式体 现了风格派的艺术原则。
• 红/蓝椅既是一把椅子,也是一件雕塑,尽管坐上去并不十分舒服,但根据 设计者的最初目的,它还是相当功能性的。
• 几年以后,里特维尔德设计 了一组吊灯(图7-9),批量 生产的灯管被小黑块固定住, 然后悬挂起来,其中两支水 平,一支垂直,由此创造了 一件实用而全无矫饰的灯具。 这种灯具后来被包豪斯广为 采用。
• 风格派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应完全消 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 宙的法则——和谐。
• 蒙德里安的绘画(图7-5)典型地体现了 风格派的视觉语言。
• 他在作品中仅用三原色色块以及非彩色 的黑、白、灰色。对风格派的艺术家而 言,这些基本要素是整个视觉现实的基 础,他们追求的是将这些线条、块面、 色彩等相互冲突的因素构成一幅均衡而 合比例的画面,作为生活普遍和谐的一 种象征,一种将和谐推广到整个视觉环 境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