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一技术措施(结构)

统一技术措施(结构)

工程
结构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及技术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J186-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2、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
3、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和要求。

二、工程概况及结构体系
本工程为工程,地下二层,南楼地上七层,北楼地上六层;中间综合活动中心三层。

根据建筑物高度和自然条件等情况,本工程主楼拟采用框架结构,裙房部分采用框架结构,并将南北主楼与三层裙房设缝分开。

三、结构设计中的有关等级
1、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如下:
南楼地上七层: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

其余: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

2、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3、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拟建场地土的类型为中硬土,其中:近中部以南地段属Ⅰ1类(特征周期0.35s)建筑场地、抗震有利地段,场地稳定性良好,建筑适宜性良好;近中部以北地段,属Ⅱ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0.45s)抗震一般地段,建筑适宜性一般。

注:南楼应按照7度,0.10g进行计算。

4、建筑物抗震等级:
南楼:地下一层及地上七层为二级,地下二层为三级。

北楼:地下一层及地上六层为框架三级,地下二层为四级。

裙房大跨度部分:地下一层及地上部分为框架二级,地下二层为三级。

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6、砼构件设计抗渗等级:
基础底板:P8级
砼挡土墙:P8级
屋面板:P6级
7、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
8、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四、自然状况及地基基础
1、地区基本风压为0.60KN/m2 ,本工程位于城市市区,地面粗糙度为C类。

2、地区季节性冻土标准冻结深度为0.5m。

3、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场地土层分布从上至下依次为:
第(1)层: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使用;
第(2)层:第○16层、花岗岩强风化带, 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000kPa,变形模量E0=45MPa。

第(3)层:第○17层、花岗岩中等风化带, 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2500kPa,弹性模量E=15×103 MPa。

第(4)层:第○18层、微风化花岗岩, 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4500kPa,弹性模量E=25×103 MPa。

第(5)层:第○181层、细粒微风化花岗岩, 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4800kPa,弹性模量E=25×103 MPa。

根据基础埋深及土层分布,本工程基础持力层宜采用第○18层、微风化花岗岩。

4、地下水情况
拟建工区地下水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长期浸水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地下水抗浮水位标高41.00米考虑(本工程正负零=47.50),故本工程水位相对标高为-6.50米。

5、基础型式
根据工程情况及地质报告建议,拟采用独立柱基+防水底板(梁板式)。

局部可能整体抗浮不满足要求,应设置抗浮锚杆,勘察应提供锚杆参数。

五、荷载取值(KN/m2)
恒载取值:
1、120mm厚楼板(大理石地面):----------------------4.7
其中:厨房类降板500mm--------------------------------14.7
网络地板类降板150mm------------------------------------6.2
卫生间降板150mm------------------------------------------6.5
2、120mm厚屋面:---------------------------------------7.0
活载取值:
(1)客房、小型会议室、办公室、一般门诊办公室:2.0
(2)灵活布置隔墙的办公室,微机室,超声室:3.0
(2)餐饮的餐厅部分:2.5
(3)楼梯、电梯前室、大堂、走廊、展厅、活动室类(兵乓球,羽毛球,门球场等):3.5
(5)舞台、健身中心,餐饮的厨房部分、口腔科:4.0
(6)有分隔的蹲厕公共卫生间(包括填料、隔墙):8.0
有浴缸的卫生间:4.0
其余卫生间:2.0
(7)储藏室、库房、仓库、档案库、南楼6F试验层:5.0
(8)通风机房、电梯机房:7.0
(9)上人屋面:2.0;
非上人屋面:0.5(计算时考虑施工荷载,按2.0输入)
(10)地下停车库(B2层):4.0;考虑消防车时:35.0
(11)变配电室:10.0;换热站:7.0
六、主要建筑材料
1、钢筋:
HPB300 fy=270N/mm2
HRB335 fy=300N/mm2
HRB400 fy=360N/mm2
梁、板、柱、墙、基础受力钢筋拟采用三级钢(HRB400)
梁、柱箍筋拟采用三级钢(HRB400)
3、填充墙:内墙拟采用蒸压轻质加气砼墙板,容重按6.8kN/m3
考虑。

(国标《03SG715-1》)
按高度每延米荷载:(设计使用时可直接乘层高)
150厚墙板(房间分隔墙):1.05kN/m
100厚墙板:(卫生间等内隔墙)0.70kN/m
外墙:采用轻质加气砼砌块砌筑,容重按7.5kN/m3,按高度每延米荷载:200厚加气块:2.65kN/m
玻璃幕墙:按高度每延米荷载:2.0kN/m
七、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
上部结构及地下室结构均采用现浇砼梁板结构。

地下一层顶作为整个结构的嵌固端,板厚180mm。

八、超长结构防裂措施
本工程基础~地下一层平面尺寸为属于超长结构。

根据《高规》需要采取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来减少温度和砼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本工程拟采用如下设计措施减少温度和砼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1、每隔30~40m间距设置施工后浇带,带宽800mm。

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设计时考虑设置一种类型后浇带,是普通后浇带,须在后浇带两侧砼浇注完成两个月以后浇注。

2、楼板配筋时考虑温度和收缩应力。

屋面板板厚不小于120mm,构造配筋双层双向,受力大的部位附加钢筋;楼面板板厚不小于120mm,采用分离式配筋,并根据《砼规范》(GB50010-2002)第10.1.9条规定,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配筋率不小于0.1%。

3、超长结构范围内砼全部用补偿收缩砼。

4、采取良好的保温隔热措施,如屋面设架空层,屋面保温隔热层和外围护墙选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等。

5、根据计算结果,对梁柱采取加强措施,特别是边柱和中部横梁,按计算结果加强配筋。

长度大于30m的梁,其腰筋加大加密。

6、控制应力集中裂缝,对孔洞周边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九、计算软件
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系列软件中的SATWE 及JCCAD设计计算。

(2010版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