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试题第五章呼吸(复习)知识讲解

生理学试题第五章呼吸(复习)知识讲解

生理学试题第五
章呼
吸(复习)
一、名词解释:
1. 肺的顺应性
2. 肺表面活性物质
3. 用力呼气量
4. 通气/血流比值
5. 中枢化学感受器
6. 肺牵张反射
二、单选题:
()1•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气体
B .有利于胸腔内静脉血回流
C. 在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无变化
D .胸内压大于肺回缩力
E.气胸时胸内压为负压
()2. 以下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
B.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 稳定肺泡容积
D. 降低肺的顺应性
E. 防止毛细血管内液体滤入肺泡
()3.非弹性阻力主要成分是
A •气道阻力
B •肺泡表面张力
C. 组织粘滞阻力
D •肺回缩力
E •惯性阻力
()4.平静吸气末,肺内存在有
A. 潮气量+机能残气量
B. 机能残气量
C. 残气量
D. 潮气量
E. 残气量+补吸气量
()5.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气体的溶解度
B. 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C. 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D. 肺泡膜的通透性
E. 气体的分压差
()6. 氧离曲线受下列因素影响:
A. 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曲线左移
B. 温度增高曲线左移
C. pH增高曲线左移
D. 2,3-DPG增加曲线左移
E. CO增加曲线右移
()7.氧离曲线右移是因为:
A •体温升高
B •血液pH升高
C. 血液PCO2降低
D . 2, 3-磷酸甘油酸减少
E. H +浓度下降
()8.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A. 直接溶解
B. 和水结合成碳酸
C. 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 碳酸氢盐
E. 与血浆中蛋白结合
()9. 下列缺Q对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B. 直接兴奋脑桥呼吸中枢
C. 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
D. 轻度缺O时呼吸加深加快
E. 不影响外周化学感受器
()10.贫血患者Hb浓度降低,但一般并不出现呼吸加强,这是因为:
A. 颈动脉体血流量代偿性增加
B. 动脉血Hb氧饱和度正常
C. 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D. 动脉血PO2正常
E.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发生适应
()11. 血液中CO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A. 刺激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
B. 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C. 刺激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D. 刺激脊髓运动神经元
E.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12.慢性肺心病患者经常有CO2潴留,若吸入纯02可致呼吸暂停,因为这种病人呼吸中枢兴奋性的维持主要靠:
A. 高C0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 高C02刺激呼吸中枢
C. 缺0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D. 缺0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E. 缺02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4. 非弹性阻力主要取决于
5.
5. A气流形式
6. B气流速度
7. C呼吸频率
8. D管径大小
9. E气体种类
11.
10. 18.关于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时错误的
11. A 02和C0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
12. B 02和C02的运输形式以化学结合为主
13. C C02和Hb的氨基结合无需酶的催化
14. D 02和Hb的结合反应快可逆,需要酶的催化
26.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
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
B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
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E刺激心肺感受器
三、填空题
1. 肺内压变化建立的肺泡与外环境的压力差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胸廓节律性呼吸
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2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为方法造成肺内压于外环境压力差来维持肺通气。

3. 通气/血流正常比值为0.84 ,如比值增大,则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不足,无效腔增大。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绀是指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离Hb含量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100ml ___________ 寸的一种体征。

5. 影响氧解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温度T, C02增力卩,以及H+增加2.3DPG增加温
度___ 。

6. 呼吸的基本中枢在—延髓_.肺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对呼吸中枢的作用是—抑制吸气和促进吸气换为
呼气。

1. 二氧化碳解离曲线与氧离曲线不同:它不呈S形,而且没有____ 饱和点___________ 。

2. 用枸橼酸--葡萄糖液保存3周后的血液,由于糖酵解停滞,使红细胞内___________ 2, 3―― DPG _______ 含量
下降,这样氧合血红蛋白不易解离,影响运氧的能力。

3. 氧和Hb结合将促使二氧化碳的释放,这一效应称为________ 何尔登____________ 效应。

4. 血液中酸度增加时,氢离子与血红蛋白中某些氨基酸残基结合,促使血红蛋白分子构型由R型变为T 型,从而_____ 降低______ 了Hb对氧的亲和力。

5. 二氧化碳在红细胞内可与水反应,迅速生成碳酸,这是因为红细胞内含较高浓度的___ 碳酸酐酶。

6. 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 气管平滑肌_________ ,其传入冲动经____ 迷走______ 神经传入中枢。

7. 参与呼吸调节的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是 ________ 脑脊液中H+和C02 ____________ 。

8. 中枢化学感受器与外周化学感受器不同,它不感受________ 低02 _________ 。

9.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 _______ 肺泡无效腔 ___________ 。

10. 某些病人肺组织弹性降低或呼吸道狭窄,通气功能已经受到损害,但是测量____ ■市活量―仍可以正常
11. ____ 脑脊液__________ 的H+是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有效的刺激。

12. 正常情况下,氧解离曲线呈 _____ s ____ 形,而二氧化碳解离曲线进乎 ______ 线_____ 形。

13.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主要作用为 ______ 降低肺泡液气界面表面张力_______________ 。

四、问答题
1.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率高?
2 •什么是氧解离曲线?曲线上段、中段和下段的形态如何?分别有何生理意义?
3.试述血液中C02、H+和02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