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选择题(答案)

第5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选择题(答案)

第三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作业(选择题:14道单选题, 4 道多选题)点评( 1~14 为单选题)1. 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A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B •小于最大水灰比C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D.大于最大水灰比答案: C 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可通过其水灰比的大小来控制。

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mm 者。

A • < 80B •< 40C •< 30D •< 20答案: B 因坍落度试验筒尺寸限制,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 者。

3. 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显著提高。

A .强度B •抗冲击性C .弹性模量D .抗冻性答案: D 使用引气剂的混凝土内部会形成大量密闭的小孔,从而阻止水分进入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4.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水泥用量B 用水量C 水灰比D 水泥浆数量答案: B 单位用水量比例的增加或减少,显然会改变水泥浆的数量和稀稠,从而能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 )。

A.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B.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C. 表面积小,空隙率大D.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答案: D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前后的性能,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这样可在保证施工性能、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的同时,少用胶凝材料。

6. C30 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强度等级答案: C C30 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一。

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

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 (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f 表示。

cu,k7. 混凝土的徐变是由于水泥石中的(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粘性流动,并向毛细孔内迁移的结果。

A. 氢氧化钙晶体B. 水化硅酸钙凝胶体C. 水化铝酸钙晶体D. 水答案: B 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主要徐变发生在水泥石中最主要的水化产物一一水化硅酸钙凝胶中。

8. 碳化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碱度和收缩产生()变化。

A.增加、降低和增加B.降低、增加和降低C.降低、降低和降低D.增加、增加和增加答案:A 混凝土的碳化指的是水泥石中的Ca(0H)2被空气中的碳酸气作用生成中性化的CaC03和水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抗压强度增加,碱度降低,收缩增加。

9. 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A.速凝剂B.缓凝剂C.早强剂D.引气剂答案:B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最易出现的破坏,就是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开裂破坏。

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就要减小水泥水化速度及放热量。

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少用水泥,使用低热水泥,通过缓凝剂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

10.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mm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 0-10B. 10-20C. 30-50答案:B 根据大量的试验验证,砌巩砂浆的分层度为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D. 60-8010-20 mm 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11.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A.硫酸钠B.木质素磺酸盐C.硝酸钠)。

D. 石灰答案:A 木质素磺酸盐是缓凝减水剂,石灰会延缓水化硅酸钙的生成,硝酸钠的早强作用不及硫酸钠。

12. 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适宜的改善措施为()A.适当加大砂率B.加水泥浆(W/C不变)C.加大水泥用量D.加石子答案:A 粘聚性不好主要表现在水泥浆偏稀,水泥砂浆偏少,粗骨料偏多所致。

加大水泥用量会加大混凝土收缩和增加成本,通过适当改变砂率是更为适宜的改善措施。

13. 已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0.54,则砂率为()。

A. 0.30B. 0.35C. 0.54D. 1.86答案:B由砂率S p定义:S p —;变换后砂石比-=-Sp0.54;解方程得:p S+G G 1-S pS p=0.54/1.54=0.3514. 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为()。

A.坍落度B.分层度C.沉入度D.维勃稠度答案:D 根据我国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试验方法,对于坍落度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其流动性采用维勃稠度试验及指标。

(15~18为多选题:选择答案超过5个以上(包括5个)者为多选题!)15. 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砂率B.骨料的性质C.水灰比D.用水量E.水泥强度C答案:BCE 根据混凝土强度公式f eu,。

=^A 'f ee(亦-G B),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骨料的性质I A、- B;水灰比W/C或灰水比C/W ;水泥强度f ee。

16. 混凝土的耐久性通常包括()。

A.抗冻性B.抗渗性C.抗老化性D.抗侵蚀性E.抗碳化性F.防火性答案:ABDE 抗冻、抗渗、抗侵蚀、抗碳化分别从不同角度表征混凝土的长期性能。

17. 有防水、防潮要求的抹灰砂浆,宜选用()砂浆。

A.石灰B.水泥C.水泥石灰混合D.水泥粘土混合E.膨胀水泥砂浆答案:BE 有防水要求的抹灰砂浆通常要求其具备良好的防水、抗渗、耐水的能力,纯水泥砂浆比混合砂浆防水、防潮性能更优。

18. 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是()。

A.含碱量高B.水灰比大C.有碱活性骨料D.环境有水E.有活性混合材答案:ACD 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有3条,碱含量较高,有较多活性骨料, 有水的环境。

解答:1C 2B 3D 4B 5D 6C 7B 8A 9B 10B 11A 12A 13B 14D 15 BCE 16 ABDE 17BE 18ACD 4 错96,5 错95,6 错90,7 错85,9 错75,11 错60.第四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作业(选择题:14道单选题, 4 道多选题)点评( 1~14 为单选题)1. 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A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B •小于最大水灰比C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D.大于最大水灰比答案: C 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可通过其水灰比的大小来控制。

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mm 者。

A • < 80B •< 40C •< 30D •< 20答案: B 因坍落度试验筒尺寸限制,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 者。

3. 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显著提高。

A .强度B •抗冲击性C .弹性模量D .抗冻性答案: D 使用引气剂的混凝土内部会形成大量密闭的小孔,从而阻止水分进入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4.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水泥用量B 用水量C 水灰比D 水泥浆数量答案: B 单位用水量比例的增加或减少,显然会改变水泥浆的数量和稀稠,从而能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 )。

A.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B.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C. 表面积小,空隙率大D.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答案: D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前后的性能,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这样可在保证施工性能、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的同时,少用胶凝材料。

6. C30 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强度等级答案: C C30 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一。

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

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 (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f cu,k 表示。

7. 混凝土的徐变是由于水泥石中的(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粘性流动,并向毛细孔内迁移的结果。

A. 氢氧化钙晶体B. 水化硅酸钙凝胶体C. 水化铝酸钙晶体D. 水答案: B 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主要徐变发生在水泥石中最主要的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凝胶中。

8. 碳化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碱度和收缩产生 ( )变化。

A. 增加、降低和增加 B. 降低、增加和降低 C. 降低、降低和降低 D. 增加、增加和增加答案: A混凝土的碳化指的是水泥石中的 Ca (OH ) 2被空气中的碳酸气作用生成中性化的CaCO 3 和水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抗压强度增加,碱度降低,收缩增加。

9. 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

A. 速凝剂 B. 缓凝剂 C. 早强剂 D. 引气剂 答案: B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最易出现的破坏,就是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开裂破坏。

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 就要减小水泥水化速度及放热量。

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尽 可能少用水泥,使用低热水泥,通过缓凝剂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

10. 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 )mm 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 0-10 B. 10-20 C. 30-50 答案: B 根据大量的试验验证,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D. 60-8010-20 mm 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11. 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A. 硫酸钠B. 木质素磺酸盐C. 硝酸钠 )。

D. 石灰 答案: A 木质素磺酸盐是缓凝减水剂,石灰会延缓水化硅酸钙的生成,硝酸钠的早强作 用不及硫酸钠。

12. 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适宜的改善措施为( )A. 适当加大砂率B. 加水泥浆( W/C 不变)C. 加大水泥用量D. 加石子 答案: A 粘聚性不好主要表现在水泥浆偏稀,水泥砂浆偏少,粗骨料偏多所致。

加大水 泥用量会加大混凝土收缩和增加成本,通过适当改变砂率是更为适宜的改善措施。

13. 已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 0.54 ,则砂率为( )。

A. 0.30 B. 0.35 C. 0.54 D. 1.86 答案: B由砂率S p 定义:S p =S/(S+G );变换后砂石比 S/G=S p 心-S p )=0.54 ;解方程得: S p =0.54/1.54=0.35 14. 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为( )。

A. 坍落度B. 分层度C. 沉入度D. 维勃稠度 答案: D 根据我国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试验方法, 对于坍落度小于 10mm 的干硬性混凝土,其流动性采用维勃稠度试验及指标。

相关主题